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醫用化學(李東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71089
- 條形碼:9787122371089 ; 978-7-122-3710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醫用化學(李東輝) 內容簡介
《醫用化學》全書共二十一章,涉及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三大模塊,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醫用化學基礎知識,溶液,電解質溶液,緩沖溶液,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配位化合物,膠體、溶膠與高分子溶液,常見離子的定性分析,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有機化合物概述,烷烴和環烷烴,不飽和烴,芳香烴,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含氮有機化合物和雜環化合物,主要生命物質基礎以及天然有機化合物。每章均設置“閱讀材料”,介紹與醫學相關的化學知識,以期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此外,每章后編寫了習題,供學生自測與檢驗。全書內容可根據各專業實際安排的課時選用。 《醫用化學》可作為高等院校護理、醫學影像、康復醫療、生物醫學工程、醫學檢驗、中醫、衛生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基礎課教材。
醫用化學(李東輝) 目錄
**章緒論 / 1
**節化學是一門中心學科1
第二節化學與醫學2
一、化學在醫學中的作用2
二、現代醫學與化學的緊密關系4
三、為什么要學習醫用化學5
閱讀材料科學實驗是化學之本6
化學家的通式“C4H4”6
習題6
第二章醫用化學基礎知識 / 7
**節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7
一、測量8
二、物質的分類與鑒定14
三、物質的分離17
閱讀材料2-1色譜-原子吸收聯用技術20
第二節化學式和化學反應方程式21
一、物質的量21
二、*簡式與化學式21
三、化學方程式與反應產率24
閱讀材料2-2化學反應的標記26
第三節生命中的化學元素27
一、生命元素的分類27
二、微量元素的生理與生化功能29
三、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31
閱讀材料2-3臨床元素分析34
習題34
第三章溶液 / 37
**節溶液組成量度的表示方法37
一、物質的量濃度37
二、質量濃度38
三、質量摩爾濃度38
四、摩爾分數39
五、質量分數39
六、體積分數39
七、濃度的相互換算39
第二節溶液的滲透壓41
一、滲透現象和滲透壓41
二、溶液滲透壓的計算42
三、滲透壓在醫學上的意義43
閱讀材料滲透壓的實際應用及其在臨床上的意義46
習題48
第四章電解質溶液 / 50
**節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電離50
一、基本概念50
二、解離度與解離常數51
三、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52
第二節酸堿質子理論54
一、酸堿基本概念54
二、酸堿的共軛關系54
三、酸堿的物質形式55
四、酸堿反應與酸堿強度55
第三節水溶液的酸堿性及pH值的計算57
一、水的質子自遞反應57
二、共軛酸堿對Ka與Kb的關系58
三、一元弱酸、一元弱堿溶液的pH值計算58
閱讀材料電解質溶液與人體健康61
習題62
第五章緩沖溶液 / 64
**節緩沖作用64
一、緩沖溶液的組成64
二、緩沖作用的原理64
第二節緩沖溶液的pH值65
一、亨德森-哈塞爾巴赫方程65
二、緩沖溶液pH值的計算66
第三節緩沖容量68
一、緩沖容量68
二、影響緩沖容量的因素69
三、緩沖溶液的配制70
四、緩沖溶液在醫學上的意義72
閱讀材料酸中毒和堿中毒74
Good’s 緩沖液74
習題75
第六章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 / 77
**節原子的結構78
一、原子的組成78
二、核外電子運動狀態79
三、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83
第二節分子結構88
一、化學鍵88
二、共價鍵理論89
三、雜化軌道理論92
四、分子間作用力96
閱讀材料分子軌道理論100
習題101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 103
**節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04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義104
二、配位化合物的組成104
三、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05
第二節配位平衡106
一、配離子的穩定常數106
二、配位平衡的移動107
第三節螯合物108
一、螯合物和螯合效應108
二、影響螯合物的穩定性因素108
三、配位滴定法簡介108
第四節配位化合物在醫學上的應用110
一、配位化合物在生命過程中的作用110
二、屬于配合物的藥物110
三、配位化合物的其他生理作用111
四、配位化合物應用于臨床檢驗112
閱讀材料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112
習題113
第八章膠體、溶膠與高分子溶液 / 114
**節膠體的基本概念114
一、分散系114
二、分散系的分類115
第二節溶膠115
一、溶膠的定義與特性115
二、溶膠的分類116
三、膠團的結構116
四、溶膠的基本性質116
第三節高分子溶液119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119
二、高分子溶液的特點119
三、高分子溶液對溶膠的保護作用120
四、納米醫藥簡介120
閱讀材料納米科技的起源122
習題122
第九章常見離子的定性分析 / 124
**節常見陽離子的定性分析124
一、K+的鑒定125
二、Na+的鑒定125
三、NH+4的鑒定125
四、Ba2+的鑒定125
五、Al3+的鑒定126
六、Pb2+的鑒定126
七、Cr3+的鑒定126
八、Mn2+的鑒定127
九、Fe3+的鑒定127
十、Fe2+的鑒定127
十一、Cu2+的鑒定127
十二、Ag+的鑒定128
十三、Hg2+的鑒定128
十四、Hg22+的鑒定128
十五、Co2+的鑒定128
十六、Zn2+的鑒定129
第二節常見陰離子的定性分析129
一、Cl-的鑒定129
二、Br-的鑒定129
三、I-的鑒定130
四、S2-的鑒定130
五、S2O2-3的鑒定130
六、SO2-3的鑒定130
七、SO2-4的鑒定131
八、NO-2的鑒定131
九、NO-3的鑒定131
十、PO3-4的鑒定132
十一、CO2-3的鑒定132
第三節常見陽離子的系統分析法簡介132
閱讀材料水中的重金屬元素133
習題133
第十章滴定分析法 / 135
**節滴定分析法概論135
一、滴定方法分類135
二、滴定分析法對化學反應的要求137
三、標準溶液和基準物質137
四、滴定方式139
五、滴定分析中的計算140
第二節酸堿滴定法141
一、酸堿指示劑141
二、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144
三、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149
第三節酸堿滴定法的應用149
一、NaOH的測定149
二、乙酰水楊酸的測定150
三、食醋總酸度的測定150
閱讀材料非水滴定及其應用151
習題152
第十一章分光光度法 / 154
**節分子光譜學基礎154
一、電磁輻射和電磁波譜154
二、電磁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55
第二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156
一、物質顏色與吸收光的關系156
二、吸收光譜157
三、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157
四、Lambert-Beer定律的適用范圍159
第三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應用160
一、定性分析160
二、純度鑒定161
三、定量測定161
四、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分析的條件選擇163
閱讀材料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應用實例164
習題166
第十二章有機化合物概述 / 167
**節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167
一、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167
二、有機化合物的特點168
三、有機化學在醫學中的重要性168
第二節有機化合物中的結構理論168
一、碳原子的特性169
二、分子的化學結構與性質的關系170
第三節有機化合物共價鍵斷裂方式和反應類型171
一、均裂與自由基反應171
二、異裂與離子型反應171
第四節有機化合物的分類172
一、按碳架分類172
二、按官能團分類172
第五節有機化合物的命名173
一、次序規則174
二、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原則174
閱讀材料世界上**種抗生素——青霉素176
一種從中藥中發現的神奇藥物176
習題177
第十三章烷烴和環烷烴 / 178
**節烷烴178
一、烷烴的結構178
二、碳原子的類型179
三、烷烴的命名179
四、烷烴的異構現象182
五、甲烷的鹵化反應184
第二節環烷烴185
一、環烷烴的分類和命名185
二、環烷烴的構造異構187
三、環烷烴的結構與構象188
第三節立體化學基礎190
一、平面偏振光和物質的旋光性190
二、對映異構體的構型191
閱讀材料對映異構在生命醫學上的意義194
習題195
第十四章不飽和烴 / 197
**節烯烴197
一、烯烴的結構和命名197
二、烯烴的構造異構198
三、烯烴的順反異構198
四、烯烴和炔烴的命名199
第二節烯烴的化學性質202
一、催化加氫203
二、親電加成反應203
第三節炔烴的結構和性質206
一、炔烴的結構206
二、炔烴的化學性質206
第四節二烯烴和共軛效應207
閱讀材料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謝產物209
植物精油中的烯烴成分209
習題210
第十五章芳香烴 / 212
**節芳香烴的分類和命名212
一、單環芳烴212
二、多環芳烴212
三、非苯型芳香烴213
第二節苯及其同系物的結構213
第三節芳香烴的化學性質214
一、苯環上的親電取代反應214
二、取代苯親電取代反應的定位規律216
閱讀材料內源性芳香類神經遞質在醫學上的意義220
習題221
第十六章醇、酚、醚 / 223
**節醇223
一、醇的分類、命名和結構223
二、醇的物理性質224
三、醇的化學性質226
第二節硫醇228
一、硫醇的結構、分類和命名228
二、硫醇的物理性質228
三、硫醇的化學性質228
第三節酚229
一、酚的分類和命名230
二、苯酚的結構230
三、酚的物理性質230
四、酚的化學性質231
第四節醚233
一、醚的分類和命名233
二、醚的結構234
三、醚的物理性質234
四、醚的化學性質234
五、冠醚237
第五節與醫學有關的代表物237
一、甲醇237
二、乙醇237
三、丙三醇238
四、苯甲醇238
五、苯酚238
六、甲酚238
七、乙醚238
閱讀材料茶葉與茶多酚239
中國的酒文化與健康飲酒240
習題240
第十七章醛、酮 / 242
**節醛、酮的分類和命名242
一、醛、酮的分類242
二、醛、酮的命名243
第二節醛、酮的結構與性質244
一、醛、酮的結構244
二、醛、酮的物理性質244
三、醛、酮的化學性質245
第三節與醫學有關的代表物249
一、甲醛249
二、乙醛249
三、丙酮249
四、樟腦250
閱讀材料甲醛的危害250
習題251
第十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 253
**節羧酸253
一、羧酸的結構和分類253
二、羧酸的物理性質254
三、羧酸的化學性質255
四、重要的羧酸260
第二節取代羧酸和羧酸衍生物261
一、羥基酸261
二、氧代酸(羰基酸)265
三、酯、酰胺、酰鹵266
四、脲、酰脲272
閱讀材料前列腺素274
β-內酰胺類抗生素274
習題275
第十九章含氮有機化合物和雜環化合物 / 277
**節芳香硝基化合物277
一、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命名277
二、芳香硝基化合物的結構277
三、芳香硝基化合物的性質278
第二節胺類化合物279
一、胺的分類和命名279
二、胺的結構280
三、胺的物理性質281
四、胺的化學性質282
五、胺的代表化合物286
第三節季銨鹽和季銨堿288
一、季銨鹽和季銨堿的結構、制備與命名288
二、季銨鹽和季銨堿的性質289
三、季銨鹽和季銨堿的應用289
第四節雜環化合物的分類290
第五節六元雜環化合物291
一、吡啶291
二、喹啉和異喹啉294
三、其他六元雜環化合物295
第六節五元雜環化合物296
一、吡咯、呋喃、噻吩296
二、吲哚298
三、其他五元雜環化合物299
閱讀材料維生素302
習題305
第二十章主要生命物質基礎 / 306
**節蛋白質306
一、蛋白質的分子組成306
二、蛋白質的分子結構308
三、蛋白質的變性309
第二節糖類309
一、單糖309
二、二糖311
三、多糖312
第三節核酸313
一、核酸的分類313
二、核酸的分子組成314
三、核酸的結構315
第四節脂類化合物315
一、油脂316
二、類脂317
閱讀材料朊病毒蛋白與瘋牛病318
DNA指紋技術318
習題318
第二十一章天然有機化合物 / 320
**節概述320
一、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生物合成320
二、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和分離321
三、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研究方法321
第二節芳香類天然有機化合物322
一、苯丙素類322
二、黃酮類324
三、醌類324
第三節烴類天然有機化合物325
一、萜類和揮發油325
二、甾體化合物326
三、生物堿327
閱讀材料黃曲霉素與中毒328
揮發油及其應用328
習題328
部分習題答案 / 330
附錄 / 356
一、國際單位制(SI)的基本單位356
二、SI有關導出單位356
三、常用酸、堿的性質357
四、水的離子積常數357
五、弱電解質在水中的解離常數357
六、常見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25℃)359
七、常見配離子的穩定常數359
八、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波長的選擇范圍360
九、羅馬數字表360
十、希臘字母及其讀音360
參考文獻 / 361
**節化學是一門中心學科1
第二節化學與醫學2
一、化學在醫學中的作用2
二、現代醫學與化學的緊密關系4
三、為什么要學習醫用化學5
閱讀材料科學實驗是化學之本6
化學家的通式“C4H4”6
習題6
第二章醫用化學基礎知識 / 7
**節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7
一、測量8
二、物質的分類與鑒定14
三、物質的分離17
閱讀材料2-1色譜-原子吸收聯用技術20
第二節化學式和化學反應方程式21
一、物質的量21
二、*簡式與化學式21
三、化學方程式與反應產率24
閱讀材料2-2化學反應的標記26
第三節生命中的化學元素27
一、生命元素的分類27
二、微量元素的生理與生化功能29
三、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31
閱讀材料2-3臨床元素分析34
習題34
第三章溶液 / 37
**節溶液組成量度的表示方法37
一、物質的量濃度37
二、質量濃度38
三、質量摩爾濃度38
四、摩爾分數39
五、質量分數39
六、體積分數39
七、濃度的相互換算39
第二節溶液的滲透壓41
一、滲透現象和滲透壓41
二、溶液滲透壓的計算42
三、滲透壓在醫學上的意義43
閱讀材料滲透壓的實際應用及其在臨床上的意義46
習題48
第四章電解質溶液 / 50
**節電解質在溶液中的電離50
一、基本概念50
二、解離度與解離常數51
三、同離子效應和鹽效應52
第二節酸堿質子理論54
一、酸堿基本概念54
二、酸堿的共軛關系54
三、酸堿的物質形式55
四、酸堿反應與酸堿強度55
第三節水溶液的酸堿性及pH值的計算57
一、水的質子自遞反應57
二、共軛酸堿對Ka與Kb的關系58
三、一元弱酸、一元弱堿溶液的pH值計算58
閱讀材料電解質溶液與人體健康61
習題62
第五章緩沖溶液 / 64
**節緩沖作用64
一、緩沖溶液的組成64
二、緩沖作用的原理64
第二節緩沖溶液的pH值65
一、亨德森-哈塞爾巴赫方程65
二、緩沖溶液pH值的計算66
第三節緩沖容量68
一、緩沖容量68
二、影響緩沖容量的因素69
三、緩沖溶液的配制70
四、緩沖溶液在醫學上的意義72
閱讀材料酸中毒和堿中毒74
Good’s 緩沖液74
習題75
第六章原子結構和分子結構 / 77
**節原子的結構78
一、原子的組成78
二、核外電子運動狀態79
三、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83
第二節分子結構88
一、化學鍵88
二、共價鍵理論89
三、雜化軌道理論92
四、分子間作用力96
閱讀材料分子軌道理論100
習題101
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 103
**節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104
一、配位化合物的定義104
二、配位化合物的組成104
三、配位化合物的命名105
第二節配位平衡106
一、配離子的穩定常數106
二、配位平衡的移動107
第三節螯合物108
一、螯合物和螯合效應108
二、影響螯合物的穩定性因素108
三、配位滴定法簡介108
第四節配位化合物在醫學上的應用110
一、配位化合物在生命過程中的作用110
二、屬于配合物的藥物110
三、配位化合物的其他生理作用111
四、配位化合物應用于臨床檢驗112
閱讀材料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法112
習題113
第八章膠體、溶膠與高分子溶液 / 114
**節膠體的基本概念114
一、分散系114
二、分散系的分類115
第二節溶膠115
一、溶膠的定義與特性115
二、溶膠的分類116
三、膠團的結構116
四、溶膠的基本性質116
第三節高分子溶液119
一、高分子化合物的分類119
二、高分子溶液的特點119
三、高分子溶液對溶膠的保護作用120
四、納米醫藥簡介120
閱讀材料納米科技的起源122
習題122
第九章常見離子的定性分析 / 124
**節常見陽離子的定性分析124
一、K+的鑒定125
二、Na+的鑒定125
三、NH+4的鑒定125
四、Ba2+的鑒定125
五、Al3+的鑒定126
六、Pb2+的鑒定126
七、Cr3+的鑒定126
八、Mn2+的鑒定127
九、Fe3+的鑒定127
十、Fe2+的鑒定127
十一、Cu2+的鑒定127
十二、Ag+的鑒定128
十三、Hg2+的鑒定128
十四、Hg22+的鑒定128
十五、Co2+的鑒定128
十六、Zn2+的鑒定129
第二節常見陰離子的定性分析129
一、Cl-的鑒定129
二、Br-的鑒定129
三、I-的鑒定130
四、S2-的鑒定130
五、S2O2-3的鑒定130
六、SO2-3的鑒定130
七、SO2-4的鑒定131
八、NO-2的鑒定131
九、NO-3的鑒定131
十、PO3-4的鑒定132
十一、CO2-3的鑒定132
第三節常見陽離子的系統分析法簡介132
閱讀材料水中的重金屬元素133
習題133
第十章滴定分析法 / 135
**節滴定分析法概論135
一、滴定方法分類135
二、滴定分析法對化學反應的要求137
三、標準溶液和基準物質137
四、滴定方式139
五、滴定分析中的計算140
第二節酸堿滴定法141
一、酸堿指示劑141
二、滴定曲線和指示劑的選擇144
三、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149
第三節酸堿滴定法的應用149
一、NaOH的測定149
二、乙酰水楊酸的測定150
三、食醋總酸度的測定150
閱讀材料非水滴定及其應用151
習題152
第十一章分光光度法 / 154
**節分子光譜學基礎154
一、電磁輻射和電磁波譜154
二、電磁輻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155
第二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156
一、物質顏色與吸收光的關系156
二、吸收光譜157
三、朗伯-比爾(Lambert-Beer)定律157
四、Lambert-Beer定律的適用范圍159
第三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應用160
一、定性分析160
二、純度鑒定161
三、定量測定161
四、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分析的條件選擇163
閱讀材料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應用實例164
習題166
第十二章有機化合物概述 / 167
**節有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學167
一、有機化學的研究對象167
二、有機化合物的特點168
三、有機化學在醫學中的重要性168
第二節有機化合物中的結構理論168
一、碳原子的特性169
二、分子的化學結構與性質的關系170
第三節有機化合物共價鍵斷裂方式和反應類型171
一、均裂與自由基反應171
二、異裂與離子型反應171
第四節有機化合物的分類172
一、按碳架分類172
二、按官能團分類172
第五節有機化合物的命名173
一、次序規則174
二、有機化合物的命名原則174
閱讀材料世界上**種抗生素——青霉素176
一種從中藥中發現的神奇藥物176
習題177
第十三章烷烴和環烷烴 / 178
**節烷烴178
一、烷烴的結構178
二、碳原子的類型179
三、烷烴的命名179
四、烷烴的異構現象182
五、甲烷的鹵化反應184
第二節環烷烴185
一、環烷烴的分類和命名185
二、環烷烴的構造異構187
三、環烷烴的結構與構象188
第三節立體化學基礎190
一、平面偏振光和物質的旋光性190
二、對映異構體的構型191
閱讀材料對映異構在生命醫學上的意義194
習題195
第十四章不飽和烴 / 197
**節烯烴197
一、烯烴的結構和命名197
二、烯烴的構造異構198
三、烯烴的順反異構198
四、烯烴和炔烴的命名199
第二節烯烴的化學性質202
一、催化加氫203
二、親電加成反應203
第三節炔烴的結構和性質206
一、炔烴的結構206
二、炔烴的化學性質206
第四節二烯烴和共軛效應207
閱讀材料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謝產物209
植物精油中的烯烴成分209
習題210
第十五章芳香烴 / 212
**節芳香烴的分類和命名212
一、單環芳烴212
二、多環芳烴212
三、非苯型芳香烴213
第二節苯及其同系物的結構213
第三節芳香烴的化學性質214
一、苯環上的親電取代反應214
二、取代苯親電取代反應的定位規律216
閱讀材料內源性芳香類神經遞質在醫學上的意義220
習題221
第十六章醇、酚、醚 / 223
**節醇223
一、醇的分類、命名和結構223
二、醇的物理性質224
三、醇的化學性質226
第二節硫醇228
一、硫醇的結構、分類和命名228
二、硫醇的物理性質228
三、硫醇的化學性質228
第三節酚229
一、酚的分類和命名230
二、苯酚的結構230
三、酚的物理性質230
四、酚的化學性質231
第四節醚233
一、醚的分類和命名233
二、醚的結構234
三、醚的物理性質234
四、醚的化學性質234
五、冠醚237
第五節與醫學有關的代表物237
一、甲醇237
二、乙醇237
三、丙三醇238
四、苯甲醇238
五、苯酚238
六、甲酚238
七、乙醚238
閱讀材料茶葉與茶多酚239
中國的酒文化與健康飲酒240
習題240
第十七章醛、酮 / 242
**節醛、酮的分類和命名242
一、醛、酮的分類242
二、醛、酮的命名243
第二節醛、酮的結構與性質244
一、醛、酮的結構244
二、醛、酮的物理性質244
三、醛、酮的化學性質245
第三節與醫學有關的代表物249
一、甲醛249
二、乙醛249
三、丙酮249
四、樟腦250
閱讀材料甲醛的危害250
習題251
第十八章羧酸及其衍生物 / 253
**節羧酸253
一、羧酸的結構和分類253
二、羧酸的物理性質254
三、羧酸的化學性質255
四、重要的羧酸260
第二節取代羧酸和羧酸衍生物261
一、羥基酸261
二、氧代酸(羰基酸)265
三、酯、酰胺、酰鹵266
四、脲、酰脲272
閱讀材料前列腺素274
β-內酰胺類抗生素274
習題275
第十九章含氮有機化合物和雜環化合物 / 277
**節芳香硝基化合物277
一、芳香硝基化合物的命名277
二、芳香硝基化合物的結構277
三、芳香硝基化合物的性質278
第二節胺類化合物279
一、胺的分類和命名279
二、胺的結構280
三、胺的物理性質281
四、胺的化學性質282
五、胺的代表化合物286
第三節季銨鹽和季銨堿288
一、季銨鹽和季銨堿的結構、制備與命名288
二、季銨鹽和季銨堿的性質289
三、季銨鹽和季銨堿的應用289
第四節雜環化合物的分類290
第五節六元雜環化合物291
一、吡啶291
二、喹啉和異喹啉294
三、其他六元雜環化合物295
第六節五元雜環化合物296
一、吡咯、呋喃、噻吩296
二、吲哚298
三、其他五元雜環化合物299
閱讀材料維生素302
習題305
第二十章主要生命物質基礎 / 306
**節蛋白質306
一、蛋白質的分子組成306
二、蛋白質的分子結構308
三、蛋白質的變性309
第二節糖類309
一、單糖309
二、二糖311
三、多糖312
第三節核酸313
一、核酸的分類313
二、核酸的分子組成314
三、核酸的結構315
第四節脂類化合物315
一、油脂316
二、類脂317
閱讀材料朊病毒蛋白與瘋牛病318
DNA指紋技術318
習題318
第二十一章天然有機化合物 / 320
**節概述320
一、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生物合成320
二、天然有機化合物的提取和分離321
三、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研究方法321
第二節芳香類天然有機化合物322
一、苯丙素類322
二、黃酮類324
三、醌類324
第三節烴類天然有機化合物325
一、萜類和揮發油325
二、甾體化合物326
三、生物堿327
閱讀材料黃曲霉素與中毒328
揮發油及其應用328
習題328
部分習題答案 / 330
附錄 / 356
一、國際單位制(SI)的基本單位356
二、SI有關導出單位356
三、常用酸、堿的性質357
四、水的離子積常數357
五、弱電解質在水中的解離常數357
六、常見難溶化合物的溶度積(25℃)359
七、常見配離子的穩定常數359
八、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波長的選擇范圍360
九、羅馬數字表360
十、希臘字母及其讀音360
參考文獻 / 361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