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黃河流域藍皮書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72301
- 條形碼:9787520172301 ; 978-7-5201-723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河流域藍皮書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 內容簡介
目前靠前已經出版的有《山東沿黃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寧夏沿黃城市帶土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與模式研究》《沿黃城市帶發展的金融理論與實踐》《西北沿黃灌區鹽堿地改良與利用》等圖書,此類研究均屬于某個區域、某個省區市某一方面的研究,如山東沿黃區域經濟發展研究、西北沿黃灌區鹽堿地改良與利用、寧夏沿黃城市帶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河南沿黃濕地景觀格局及動態研究、河南省沿黃城市后備地下水水源地勘查開發與保護等,研究的面比較窄,較為單一,研究者人數較少,出版的數量約為8本,而關于沿黃方面的藍皮書目前還沒有。本書側重于沿黃全流域協同發展、共同治理,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全流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為流域和各地方協同發展奠定基礎,提供智力產品。
黃河流域藍皮書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 目錄
1打贏新時代黃河生態保衛戰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 段慶林/001
一黃河流域發展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任務/002
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與原則/008
三形成“一軸、三區、五河段、七大城市群”的空間發展新格局/010
四抓住水沙關系重點,保障黃河長治久安/015
五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構筑黃河生態安全屏障/018
六加大自然資本投資,提高資源利用效率/022
七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廣綠色生產方式/025
八建設七大生態城市群,推行綠色生活方式/030
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走出一條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035
十大力弘揚黃河文化,共建美好精神家園/039
Ⅱ綜合戰略篇
2黃河流域生態經濟帶研究 于法穩 方蘭/043
3黃河流域城市群資源承載力綜合評價報告 卜曉燕 董鎖成 崔丹 左鵬飛/066
4黃河流域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研究 李曦輝 張杰 鄧童謠/086
Ⅲ流域形勢篇
5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成效及展望 孫發平 張明霞/102
62019~2020年四川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協同發展報告 柴劍峰 何祖偉 王詩宇 馬莉/115
72019~2020年甘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 馬繼民/133
82019~2020年寧夏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報告 王林伶 許潔/147
92019~2020年內蒙古沿黃生態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報告 文明 劉小燕/159
102019~2020年陜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 顧菁/172
112019~2020年山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 楊茂林 韓東娥 韓蕓/187
122019~2020年河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 王建國 李建華 趙中華/200
132019~2020年山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 張述存 周德祿 錢進/215
Ⅳ生態保護篇
14黃河流域綠色發展綜合評價報告 賀茜/231
15黃河寧蒙段綜合治理對策報告 薛塞光 宋天華/244
16黃河流域產業生態化的路徑與政策研究 鄧生菊/259
Ⅴ黃河經濟篇
17黃河流域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 何苑 燕星宇/272
18黃河流域內蒙古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的產業優化升級途徑研究 于光軍/284
19黃河流域水資源約束下的糧食安全發展策略研究 彭俊杰/296
Ⅵ黃河文化篇
20黃河流域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弘揚研究 張述存 張鳳蓮 宋暖/308
21黃河中上游河套地區歷史文化特點 劉天明/322
22黃河上游地區文化遺存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胡芳/339
23山西省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路徑研究 高春平/352
24黃河文化與寧夏文學 牛學智/362
Ⅶ和諧黃河篇
25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帶報告 張燕/375
26高原生態畜牧業助推青海高質量發展報告 代辛 李婧梅/389
27黃河流域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報告 高萍/403
Ⅷ附錄篇
28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事記 王愿如/417
黃河流域藍皮書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報告(2020) 作者簡介
張廉 寧夏社會科學院院長、教授、法學博士,兼任寧夏法學會副會長、寧夏社科聯副主席。從事法學教學和研究工作30余年,出版了《中外法律思想命題研究》《中國經濟法的起源與發展》《行政法學》等專著和教材20多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法律科學》《政治與法律》《法學雜志》《南京大學學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130多篇,并有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獎。 2014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011年入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09年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2002年獲中國法學會第三屆杰出中青年法學家提名獎。段慶林 寧夏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兼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常務理事,寧夏回族自治區空間規劃評議委員會專家委員,寧夏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領域涉及“一帶一路”、內陸開放型經濟、中國農村經濟、西北區域經濟、生態經濟、寧夏經濟社會重大發展戰略問題研究等。主持執筆完成各類課題數十項,完成科研成果一百多萬字。出版有《中國農村家庭經濟研究》《城與鄉》等專著,參與主編《寧夏經濟藍皮書》《寧夏智庫叢書》《西北藍皮書》等數十部。已經在《管理世界》《社會學研究》《戰略與管理》《中國農村經濟》《中國軟科學》《經濟學家》等學術期刊公開發表論文百余篇。有十多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有關專題全文轉載,或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雜志摘編。研究成果獲得十多次省部級獎勵。對策報告十多次獲得自治區黨政領導肯定性批示。曾為自治區黨委理論務虛會講解寧夏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支點專題。王林伶 寧夏社會科學院綜合經濟研究所負責人、副研究員,寧夏創新驅動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寧夏回族自治區第十一屆政協委員,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寧夏經濟學會理事、寧夏統計學會理事、民革寧夏區委會參政議政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一帶一路”與中阿經貿關系、區域經濟與產業經濟、資源環境開發與保護。自2010年至今主持并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主持并完成其他省區級、市級、院級社科規劃項目、重大現實問題項目、智庫課題、社會招標等課題30余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軟科學項目、社會委托課題20余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在《城市問題》《寧夏社會科學》等核心期刊和一般期刊及公開出版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論文獲省部級一等獎、二等獎及優秀獎4項。有10余篇研究報告獲省部級領導肯定性批示與采納。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