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道路建筑材料(王福軍)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72932
- 條形碼:9787122372932 ; 978-7-122-3729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道路建筑材料(王福軍) 本書特色
1《道路建筑材料》根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及其相關專業應用型本科層次的教學要求而編寫,全面講述了有關道路建筑材料的相關知識。 2《道路建筑材料》詳細闡述了道路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技術性能,剖析了化學組成、結構、性能、應用之間的內在聯系,技術質量要求和試驗方法體現了現行國家標準或技術規范。 3《道路建筑材料》結合編者多年從事教學、科研、工程實踐而編寫,全面講述了有關道路建筑材料的相關知識。編寫團隊在建筑材料相關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實踐經驗豐富。
道路建筑材料(王福軍) 內容簡介
《道路建筑材料》根據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專業及其相關專業應用型本科層次的教學要求而編寫,全面講述了有關道路建筑材料的相關知識。本書總體上共分為七章,前六章分別講述了砂石材料、石灰和水泥、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瀝青材料、瀝青混合料、建筑鋼材等道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基礎知識,第七章以現行標準規范為依據詳細列舉了常用建筑材料的常規試驗方法。 《道路建筑材料》可供高等學校土木工程、道路橋梁與渡河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地下空間、材料科學與工程、地質測繪等專業的本科生作為教材使用,還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閱讀。
道路建筑材料(王福軍) 目錄
一、道路建筑材料在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1
二、道路建筑材料的未來發展方向 1
三、道路材料的分類和本課程研究的內容 2
四、材料的組成與技術性質的關系 3
五、道路材料應具備的技術性質 3
六、道路材料質量評價和技術標準 4
七、本課程的地位及其學習方法 4
本章小結 5
復習思考題 5
**章 砂石材料 6
**節 砂石材料的技術性質 6
一、砂石材料的巖石學特征 7
二、巖石的技術性質 9
三、集料的技術性質 14
第二節 礦質混合料的組成設計 19
一、礦質混合料的級配理論 19
二、級配曲線范圍的繪制 22
三、礦質混合料的組成設計方法 24
本章小結 29
復習思考題 30
習題 30
第二章 石灰和水泥 32
**節 石灰 33
一、石灰的消化和硬化 33
二、石灰的技術要求和技術標準 34
三、石灰及其制品的技術性質 37
四、石灰的應用和儲存 37
第二節 硅酸鹽水泥 38
一、概述 38
二、硅酸鹽水泥礦物組成及特性 39
三、硅酸鹽水泥的凝結硬化理論 41
四、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和技術標準 43
五、硅酸鹽水泥石的腐蝕與防止 47
第三節 摻混合材料水泥 48
一、混合材料的品種及性質 48
二、普通硅酸鹽水泥 49
三、摻混合材料水泥 50
第四節 常用水泥的選用與貯存 53
一、水泥的選用 53
二、水泥的驗收 54
三、水泥的運輸及貯存 54
第五節 其他品種水泥 54
一、道路硅酸鹽水泥 54
二、快硬硅酸鹽水泥 55
三、膨脹水泥及自應力水泥 56
本章小結 57
復習思考題 58
習題 59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和砂漿 60
**節 普通水泥混凝土 61
一、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組成材料 61
二、普通水泥混凝土的技術性質 71
三、普通水泥混凝土以抗壓強度為指標的配合比設計 83
四、路面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 93
五、普通水泥混凝土的質量控制 97
第二節 其他功能混凝土 99
一、高強混凝土 99
二、流態混凝土 101
三、纖維增強混凝土 102
四、碾壓式水泥混凝土 103
五、仿生裂縫自愈合混凝土 104
第三節 建筑砂漿 107
一、砌筑砂漿 107
二、抹面砂漿 113
三、防水砂漿 115
本章小結 115
復習思考題 116
習題 116
第四章 瀝青材料 119
**節 石油瀝青 120
一、石油瀝青的生產和分類 120
二、石油瀝青的化學組成和結構 122
三、石油瀝青的技術性質 125
四、石油瀝青的技術要求 136
五、改性石油瀝青 139
第二節 煤瀝青 142
一、煤瀝青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特點 142
二、煤瀝青的技術性質與技術標準 144
三、煤瀝青與石油瀝青的鑒別 145
笫三節 乳化瀝青 146
一、乳化瀝青的組成材料 146
二、乳化瀝青的形成機理與分裂機理 148
三、乳化瀝青的制備 150
四、乳化瀝青的技術標準 151
本章小結 152
復習思考題 153
第五章 瀝青混合料 155
**節 概述 155
一、瀝青混合料的定義 156
二、瀝青混合料的分類 156
第二節 熱拌瀝青混合料 157
一、瀝青混合料的組成結構和強度理論 157
二、瀝青混合料的組成材料 160
三、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標準 164
四、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170
第三節 其他瀝青混合料 182
一、冷拌瀝青混合料 182
二、煤瀝青混合料 185
三、橋面鋪裝材料 186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材料——瀝青膠黏劑 186
五、多孔隙瀝青混凝土表面層 187
六、多碎石瀝青混凝土 188
七、再生瀝青混合料 188
八、其他新型瀝青混合料簡介 189
本章小結 190
復習思考題 191
習題 191
第六章 建筑鋼材 193
**節 鋼材的分類及技術性能 194
一、鋼材的分類 194
二、建筑鋼材的技術性質 195
第二節 化學成分對鋼材技術性能的影響 198
第三節 橋梁結構鋼的技術要求 199
第四節 橋梁結構用鋼材 201
一、碳素結構鋼 201
二、優質碳素結構鋼 203
三、低合金結構鋼 204
四、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筋和鋼絲 205
本章小結 214
復習思考題 214
習題 215
第七章 道路建筑材料試驗 216
試驗一 砂石常規試驗 216
一、巖石的密度、毛體積密度試驗 216
二、巖石單軸抗壓強度試驗 219
三、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篩分試驗 221
四、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試驗(網籃法) 224
五、粗集料堆積密度及空隙率試驗 226
六、粗集料壓碎值試驗 228
七、粗集料磨耗試驗(洛杉磯法) 229
八、細集料篩分試驗 231
九、細集料表觀密度試驗(容量瓶法) 233
十、細集料堆積密度及緊裝密度試驗 234
十一、細集料泥塊含量、有機質含量、云母含量試驗 236
試驗二 水泥常規試驗 238
一、水泥細度檢驗方法 238
二、水泥標準稠度、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 240
三、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 243
試驗三 水泥混凝土試驗 246
一、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拌和與現場取樣方法 246
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試驗(坍落度法) 248
三、水泥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試驗 249
四、水泥混凝土抗彎拉強度試驗 251
試驗四 瀝青試驗 252
一、瀝青試驗概述 252
二、瀝青針入度、延度、軟化點試驗 255
三、瀝青與粗集料的黏附性試驗 260
參考文獻 263
道路建筑材料(王福軍) 節選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城鎮建筑、道路交通等領域快速發展對道路建筑材料的性能及施工應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傳統建筑道路材料雖在基礎工程中廣泛應用,但難以滿足快速發展的基礎建設對高標準工程的要求。在當代工程建設中,水泥混凝士、鋼材、鋼筋混凝土、瀝青和瀝青混凝土雖是不可替代的結構材料,但新型合金材料、有機材料、新型土工合成材料、化學材料及各種復合材料等已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為此,了解道路建筑材料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和新型工程材料及施工技術標準,把握工程材料發展趨勢顯得尤為重要。 道路建筑材料課程是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橋梁隧道、工程管理、地質測繪、地下空間、城市規劃、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各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道路建筑材料的知識、原理、材料技術標準、施工規范,為后續專業課程及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提供堅實基礎。 本教材依據本科教育對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定位與之相適應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進行編寫,教材中所闡述的內容反映了建筑工程*前沿的知識。教材詳細闡述了道路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技術性能,剖析了化學組成、結構、性能、應用之間的內在聯系,技術質量要求和試驗方法體現了*新國家標準或技術規范。書中每章明確三維目標,即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著重指出本章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并建議教法,采用案例法、模擬仿真教學法,模擬真實材料檢測環境,有利于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理解與掌握。 本書是結合編者多年從事教學、科研、工程實踐而編寫,全面講述了有關道路建筑材料的相關知識。本書總體上共分為七章,前六章分別講述了砂石材料、石灰和水泥、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瀝青材料、瀝青混合料、建筑鋼材等道路工程常用材料的基礎知識,第七章以現行標準規范為依據詳細列舉了常用建筑材料的常規實驗方法。 本書由吉林建筑大學王福軍副教授、關國英講師以及長春建筑學院李靜瑤講師為主編,吉林建筑大學朱會榮講師、羅晶講師參編,由吉林建筑大學趙洪凱教授主審。其中,李靜瑤編寫**章、第二章,朱會榮參編;關國英編寫第三章、第四章;王福軍編寫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羅晶參編。 由于時間倉促,編者水平所限,書中不完善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同行和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道路建筑材料(王福軍) 作者簡介
王福軍,吉林建筑大學材料學院,副教授,1988年6月畢業于武漢工業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與工程專業。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土工程材料和道路建筑材料的授課任務,有著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