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改變思維(新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76816
- 條形碼:9787532176816 ; 978-7-5321-768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改變思維(新版) 本書特色
★ “改變思維,進而改變自己;改變自己,進而改變周邊;改變周邊,進而改變境遇,*終改變世界。思維才是力量!” ★ 《改變思維》是一部哲學隨筆。作者錢旭紅深感現實工作生活中我們許多人,做不到精神獨立、思維自由,缺乏邏輯、形象、批判、創造的思維及能力。于是,從全人類共同價值的科學人文切入,從天地、文明、科學、經史、認知、智慧、地緣、養成、氛圍的角度,論述強調思維的巨大力量,提出思維重建和發展的路徑,以呵護每個人的幸福,復興文明的輝煌。
改變思維(新版) 內容簡介
華東師范大學校長錢旭紅談思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變思維。2012年《改變思維》版出版,此次出修訂增補版。錢旭紅痛感教育中重要的不是思想,而是思維。改變思維,進而改變自己;改變自己,進而改變周邊;改變周邊,進而改變境遇,很終改變世界。
改變思維(新版) 目錄
改變思維(新版) 節選
第16 章 好大的樹和生命自組織:家族、文化、文明 “好大一棵樹”,是一首歌的名字,歌頌一位逝去的偉人。而我在這里所說的樹,不是真正的樹,而是一個有關文化、文明單元的既無形又有形的樹,一棵家庭、家族的樹,百年千年文化的樹,告訴你我自己是從哪來的樹。 我朋友的孩子,進入上海的某初中學習,老師讓他們認識自己的方式是,讓他們做一個探究式的調查并完成一篇論文,寫出自己五代以內的家譜,包括自己、爸媽、爺奶和外公外婆、曾祖父母和曾外祖父母、再往前祖輩等。結果這小孩,驚奇地發現自己具有差異而多方面的血統和文化文明背景,有滿族、漢族、苗族,同盟會、國民黨、共產黨,皇家格格、農村貧民、抗日英雄,佛教、道教、基督教……這小孩**次感受到了文明文化的沖突、震撼和融合,一些原先只在書本上、電影上才出現的故事和巧合,卻出現在她自己的身上,出現在她的前輩上。知道了自己的來龍去脈,人就變得更大度、更包容、更有使命感,學會了用包容性、繼承性、多樣性、批判性的眼光去看事物,擁有了人生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從而有了深深的使命感,擁有了屬于每個人自己的、個性化的、不竭的文化源泉和文明自信。 經歷焚書坑儒、無數戰爭、自然災害和“文革”破四舊那般的變故災難,經歷加官晉級、富貴輝煌、家道中落、底層拼搏等幾起幾落而幸存下來的家庭家族文化,具有異乎尋常的生命力。存在就是合理的,經過數千年來的淘汰和生長,大浪淘沙,歲月清洗,自然演化,適者生存,剩下的都是精華。 千年的大樹,往往樹冠高大、根深葉茂、樹徑粗壯、文化源遠流長。歐洲極為尊重文明留下的痕跡和腳印,對歷史文化和建筑保護極好。歐洲文明史較長,但也沒有中國連綿不斷五千年的歷史長。與歐、美、日相比,中國的家譜家族文化的歷史普遍是*長的。 在河南嵩山寺里,有許多古樹,有的竟然超過四千年,也就是說,在女皇武則天來此封禪或者投放除罪金簡時,這些樹已經二千五百年。這些樹真正是蔚為壯觀?吹竭@些樹,就像看到千百中華大家庭姓氏家族的血脈樹、基因樹。百家姓,就像百棵樹,它們組成的是一片文明的樹林;千家姓,就像千棵樹,它們組成的就是整個文明的森林。每個人自身都是這些樹上的一片小樹葉,每片樹葉都不相同,都各有特色,都有著自身的使命。 有根的人,心情穩定,知道從哪來的人,容易判別我是誰、我應該到哪去,會明白自己是從哪棵樹上發芽而成長起來,有自我加冕的使命擔當,F代的分子生物學、遺傳生物學的生物進化樹,是依據物種進化、基因分子層面的進化而得,前者源起的歷史不過二百年左右,后者源起的歷史不過一百年。而與這樣的進化樹所類近、但歷史更為悠久的,是中華民族文明的家族譜系,少則幾百年,動輒一千年,多則幾千年。 女性通過線粒體遺傳,男性通過染色體遺傳,父母分屬兩棵不同的家族樹,也就是說每個人分屬于兩棵家族樹,每個人具有兩套不同的文化視野、文化傳承和文化創新的機制。兩棵家庭文化樹的交會產生了我,這又強化了“我”與父或母所屬的家族樹不同的獨立性。過去由于男尊女卑,只記錄以男子為傳承的家族樹,從父姓。今后,也應該記錄以女子為傳承的家族樹,從母姓。這樣一個人的文化文明的脈絡才更為全面和準確。思維的傳承和創新才更為完整。 歷史上*早文化的象征,是圖騰。圖騰在原始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早的社會組織標志,具有團結群體、密切血緣關系、維系社會組織和互相區別的職能。同時通過圖騰標志,得到圖騰的認同,受到圖騰的保護。圖騰,承載著神之靈魂,是氏族的徽號或象征。原始部落崇拜大自然,因而產生圖騰,常用圖騰去闡釋神話、記載古典及民俗民風。原始人信仰,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種特定的物種,或者認為與某物種有親緣關系,因此,圖騰信仰便與祖先崇拜發生了聯系。不同區域的人有不同的圖騰崇拜,比如中國人的圖騰一般為龍。 那什么是人類文明的*初標志?有人如此問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人們估計,她的回答也許是類似魚叉和陶罐等器具或是類似衣服等。但,瑪格麗特就她的研究發現,給出了一個令人始料未及的回答:“一根愈合的股骨。” 她解釋,古代的人如果斷了股骨,無法生存,就會被四處游蕩的野獸吃掉。斷了股骨的人,除非得到別人的幫助,否則不能打獵、捕魚或逃避野獸的傷害。因此,如發現*早的愈合的股骨,則表明有人將傷者帶到了安全的地方,并且花時間與他待在一起,照料他,使他慢慢康復。所以,文明*早的標志應該是人們開始互相幫助,而不是明哲保身,放棄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從肉體上,人與人是分離的,從精神和思維以及文化上講,人與人是關聯的,甚至是一體的。所以,從文化上講,我們是同一個“人”,這人就是“人類”;我們每個人只是這個永存之“人”的一個稍縱即逝的細胞,特點各異的細胞組成了這個“人”。 所謂生命現象,就是具有自組織、自復制、自適應的不斷演化能力的事物。生命有存在的維度和多樣性:個體、群體、“神明”。群體生命不僅僅指生物性的個體生命的組合集成,更可以代指文化、文明層面的生命。這種生命體現在精神、思維、氣質、風氣等方面,具有周期性、起源復制、分化、演化和終點的特點。 每個個體都是群體生命的某一個時間段的承擔者,也是對群體生命的某一個時間段的貢獻者;群體生命依賴所有個體生命的全體而生存發展,每個個體的缺失都對群體的生存發展產生微擾性的影響,但一般不存在絕對性的、決定性的、致命性的影響。個體生命終將消失。而群體生命幾近天長地久,幾乎不會消失。只有當*后一個個體、或者一對個體消失后,群體生命才有可能消失。 群體生命的活動能力取決于個體間的協調共振。同頻共振,振幅巨大,能量巨大,形成群眾運動,其既可以有巨大的創造力,也可以產生極大的破壞力,成為失去個人獨立判斷、無視人道底線的烏合之眾。 群體生命上升,超越個體生命的集合,而呈現接近純粹精神的形象,如將其神化、拔高、抽象、再擬人化,即為人類創造的“神明”。某些宗教說,上帝根據自己的模樣,造了人的模樣;而實際是,人們收集眾人的模樣,歸納抽象聚焦,將上帝造出了人的模樣。 一個人經常參與的群體,叫內群體,即我群;內群體以外的所有群體,叫外群體,即他群。群體內外特征會在各種標志、禮儀或習俗上體現出來。群的性質和范圍會經常變化,群間界限不是一成不變的,時常相互轉換。群體生命,就是指整個群體擁有一個集體的共同想法、信念、意志,也就是一種我即族群、族群即我的那種合一感。一個族群只要不徹底滅亡就可以不斷重生。這樣族群類型的群體生命,以個體為基礎構造單元整合在一起,從而匯聚整合成整個族群、群體生命的感知力、計算力、行動力。 無論是個體生命,還是群體生命,還是人類“神明”的出現,關鍵是基于自組織這一生命的重要特征。自組織,一步步地把生命從個體提煉走向群體,*終覆蓋到全體;也一步步地把生命從身體層面提煉到身體和精神并重的層面,*終到達更多的精神層面。在自組織方面,圖靈無疑也是杰出的研究者,而不僅僅是計算機、人工智能的開拓者,他在1952 年發表了《形態發生的化學基礎》,首次用數學方程描述了生命系統是如何通過化學機制過程而自組織的,闡明了無特征的事物會形成有特征的事物,形態發生進而可能出現,形態發生是自組織一個令人驚嘆的實例。圖靈理論為老虎條紋的形成提供了預測根據,即在老虎身上,催化劑激發了深色條紋的生成,而抑制劑則阻擋這些條紋周圍再生長出深色塊。這些反應在老虎表皮細胞中擴散,進而形成重復性的條紋圖案。 系統和過程的自組織在自然界非常普遍,人類社會也與之非常相像。將生物自組織的概念拓展,就可能易于理解文化的自組織。以簡單為起點,基于簡單和反饋的基礎之上開始的演化,雖盲目但有創意,無意中能創造出復雜系統,其顯示的自組織的能力及能量,會令人不可思議。與自然生態的秩序形成類似,政治、社會、經濟、學術等領域秩序的形成,就是由自組織諸步驟所引發的,其中經歷了某些復雜的相變過程。 新版后記 我走向我所在的實驗大樓的十五層,看見我周圍的同事都嘰嘰喳喳地指著窗外的地面在議論著什么,有幾位熟悉的同事陪在我身邊,我走近窗戶透過玻璃一看,有什么大驚小怪的,不過是下雨了、地濕了。然而,周圍人又嚷嚷起來,說積水了,還有污物,我再定睛一看,不過是積水淹沒地面,有東西漂浮起來,水中一縷縷地漂浮著水草綠的植物,我說,這是雨大泛濫、河水上漲、排水不暢,也沒有什么值得大驚小怪,一會兒水位就會下去。但不一會兒,同事們又說,水漲上來了,我一看,不得了,水竟然淹掉了**層樓,仔細看去,那水澄藍清澈,不像是河水,是海水!這時我開始有點擔心,擔心自己的家。不一會兒,海水淹掉了二樓、三樓……十樓、十一樓,來不及思考和細想,我趕忙和同事們一起跑向電梯,希望能夠由此升向樓頂,尋找求生通道,因為我知道我不會游泳?墒墙^望的是,無論怎么按按鈕,電梯也沒反應,而此時海水已經從十五樓的樓道、十六樓樓道倒灌而進、自上而下似瀑布一樣沒頂倒灌而進,我絕望地驚呼,完了,要死在今天,我已經無路可逃!我多希望我是在做夢、這一切不是真的,然而我敲打墻壁,驚恐又徒勞地看著快吞沒我的洪水,這是真的!掙扎中……我醒了,氣喘吁吁,原來那還是夢。 夢醒了!稍稍定神,我對自己作精神分析,問自己我為什么會做這么一個夢,為什么會做這樣一個噩夢,這夢叫什么名字?細想近日想到、聽到、看到*多的是席卷全國的疫情,特別是在昨日深夜得知,*早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因感染病毒而失去了生命,舉國為李文亮悲傷,我難過傷心,可能是這些原因,才使我做了這個寓言式的“滅頂之災”的噩夢。人的大腦有多強大、人的夢就有多強大,一個短小的荒誕噩夢,揭示了正在發生的重大事件。 謊言的可怕,體現在蘇聯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也體現在美國的航天飛機計劃。1986 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空中解體,七名宇航員絕望暴亡,諾獎得主物理學家費曼的介入調查才揭開主管們一再無視預警的黑幕和虛假呈報的真相,費曼說:大自然是不可欺騙的。而十七年后,2003 年再次因為掩蓋真相、無視預警,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在回程中爆炸,又使另七名宇航員喪生。投入巨資、歷時四十年的航天飛機計劃黯然告退。 瘟疫對常人而言,是很遙遠的事情,結果我們竟然十七年里碰到了兩次全國性的疫情! 2003 年非典肆虐、人員交往驟減,我看著空無一人的北京天安門廣場照片,心中不是滋味。我因從大連到上海,被隔離在家,安靜無人打擾的日子里,我完成了國家重點研究計劃項目的申報并成功。 十七年后,2020 年新冠肺炎肆虐,不幸的歷史再次重演,會議驟減,在為照片上空無一人的武漢火車站傷心的同時,我像所有人一樣,為抗擊瘟疫的傳播,自外地回滬,作自我隔離,不得出門。從而得以在此空閑時間里,完成拖了多年的本書新版寫作。 在本書即將完稿之際,國內情況已明顯好轉、疫情得到了明顯控制,而國外的疫情卻每況愈下,令人揪心。各國國家、社會和民族的優點缺點、強點弱點,在病毒的進攻面前毫無遮擋地一覽無余,希望這場疫情是今后實現社會進步、全球進步的重要“奇點”“拐點”。無論如何,真心祈禱疫情在全球盡早被控制,還人類以平安! 將此書盡早增補修訂再版,以奉獻給讀者閱批,是我數年來始終在心里的愿望。然而,因過于忙碌,難以找出時間來完成這一任務。高興的是,今年我終于完成了這件大事,盡管這已是**版出版近八年以后了。 我全部的時間都用于了研究思考和從事大學管理,只能用幾乎所有的業余時間來完成此書的增補修訂。我時常自嘲自己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電影,沒有娛樂,但樂此不疲。我生怕突然時間消失或者自己人生完結,不能將自己的思考留下來供后人參考。 未泯的童心,對世界的好奇,使得我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想嘗試、想經歷,于是,我將每天每時獲知的自己非常想看的書籍、電影、動漫、電視連續劇等名稱按類記錄下來,已經有長長的好幾列,以備完成此書增補修訂后,有空時再去慢慢品味欣賞,以彌補因沒有時間所導致的內心缺失。實在忍不住時,就去看一下列表單,似乎就有了片刻的休閑和滿足。 一個人、一個文明、一個社會的內心強大,是真正的強大,而內心強大者其面容反而會變得平和謙遜寧靜,根源是其內心知曉什么是真相、真知、真理,原因是道在人心。 感謝上?破兆骷覅f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江世亮先生,感謝華東師范大學精密光譜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健教授,初稿完成后,他們閱讀了全部書稿并提出了修改建議。與此同時,感謝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涂善東教授,感謝華東師范大學學校辦的陳超先生,他們閱讀了部分篇章,并提出了修改建議。 感謝上海文藝出版社趙南榮先生、肖海鷗女士給予的幫助! 感謝我的家人,在我思考和寫作過程中,給予我的啟發和幫助。 2020 年02 月23 日完成初稿 2020 年03 月22 日全文定稿 2020 年04 月15 日補修終稿
改變思維(新版) 作者簡介
錢旭紅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范大學校長,華東理工大學前校長。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