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87102
- 條形碼:9787533487102 ; 978-7-5334-871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 本書特色
1.研究高考才能超越高考!本書作者致力于讓學生知道高考試題的來龍去脈,領悟課堂、生活與高考試題的內在聯系,將學生復習備考的眼前利益和語文學習的深遠影響有機結合,既使學生能夠順利通過高考關,又能用語文內在的力量去感化學生,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2.本書為廣大語文老師提供了解讀高中語文教學的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以引導教師對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其中的“課堂教學實踐”,展示了眾多生動的語文教學實例,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示范和參考。
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從事高中語文教學已有二十多年,首批湖北省高中語文骨干教師,從湖北到受聘于北京市重點高中北京市第五中學,一直是所在學校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骨干力量。本書精選作者二十多年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中的研究成果,從課堂教學實踐、高考試題研究、考前心靈氧吧、美文賞讀品評等幾個方面,為繁忙的高中語文教師提供有價值、有切身教學體會的教育教學參考。
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 目錄
**部分 課堂教學實踐
**篇 讓課堂在讀書中走向厚重和深入 / 003
第二篇 高中語文有效教學再思考 / 010
第三篇 做學生心靈的耕者——重讀陶行知教育名著有感 / 018
第四篇 孔子的師者魅力——好學、善學、樂學 / 024
第五篇 遙想夫子當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細讀 / 030
第六篇 讀而不厭、研而不倦——沉著面對新課標 / 035
第七篇 《燈下漫筆(節選)》教學設計 / 039
第八篇 “《邊城》研讀”教學設計 / 045
第九篇 《鴻門宴》教學設計 / 054
第十篇 《林黛玉進賈府》教學設計 / 064
第十一篇 閱讀·思考·寫作——蘇軾專題雙課堂教學設計 / 068
第十二篇 核心素養進課堂背景下的《論語》整本書閱讀學案
——由《論語》中的“周游列國”看孔子 / 079
第十三篇 我教《地球是圓的嗎?》 / 085
第十四篇 《歸去來兮辭》教學設計 / 088
第十五篇 孟浩然詩歌藝術研究 / 093
第十六篇 陳子琦背《過秦論》,太可愛了! / 102
第十七篇 精準立意,精確表達——記敘文“我的一位益友”升格指導 / 114
第十八篇 文中有我,巧鑄華章 / 120
第二部分 高考試題研究
**篇 閱讀概括型題目審題例析 / 129
第二篇 三方面下功夫,突破閱讀延伸題 / 134
第三篇 “一模”語文考試評卷的三點思考 / 138
第四篇 文言虛詞分類例析及備考指導 / 143
第五篇 高考文言虛詞試題探究及備考啟示 / 153
第六篇 高考語文卷病句題分類解析——以北京卷為例 / 162
第七篇 文言實詞意義推斷分類解析 / 169
第八篇 高考詩歌鑒賞試題探究及趨勢預測 / 173
第九篇 品詞析句解詩歌 / 186
第十篇 詩詞鑒賞的臉悄悄在變——聚焦高考古詩詞對比鑒賞 / 195
第十一篇 夯實基礎尋突破——高考“詞語(熟語)運用”探究 / 204
第十二篇 高考成語(熟語)題錯誤項分類解讀 / 209
第十三篇 理清線索攬全篇 / 215
第十四篇 高考現代文閱讀“含義”題例析 / 221
第十五篇 高考現代文閱讀“含義”題突破方略 / 226
第十六篇 高考現代文閱讀“作用題”解析 / 233
第十七篇 一字穿珠學語文——由“孿”字說開去 / 241
第十八篇 “暴戾”與“暴力” / 244
第十九篇 高考“微寫作題”指導與訓練 / 246
第二十篇 高考經典試題解析 / 254
第二十一篇 滿腔激情寫熱愛,一片丹心成美文——游學類記敘文的寫法 / 259
第二十二篇 從閱讀中挖掘作文素材 / 264
第二十三篇 沒有變化更需嚴陣以待 / 268
第二十四篇 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試題評析及佳作展評 / 271
第二十五篇 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試題評析及佳作展評 / 285
第二十六篇 201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試題評析及佳作展評 / 292
第二十七篇 2018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試題評析及佳作展評 / 302
第二十八篇 2019年高考北京卷作文試題評析及佳作展評 / 310
第三部分 文學走筆摭拾
**篇 弦歌不輟,文以報國——讀齊邦媛的《巨流河》 / 321
第二篇 《奔跑的母親》賞讀 / 324
第三篇 母愛頌歌——《我去看花》賞讀 / 328
第四篇 《涉江》片段選讀 / 331
第五篇 至純至美,意趣橫生——《我喜歡咱們一起過》賞讀 / 333
第六篇 維護父親的尊嚴,你具備這個資格了嗎?——讀《誰也不能訓斥我
的父親》 / 337
第七篇 措辭含蓄而韻味悠遠——張籍《節婦吟》賞析 / 342
第八篇 《子夜》導讀 / 345
第九篇 用文字記錄成長——《直升班優秀作文》序 / 354
第十篇 蘭心蕙質張月瑤——《一片清陰落筆床》序 / 358
第十一篇 靈氣與悟性 / 363
第十二篇 書香人生 / 365
第十三篇 說不盡的“梧桐” / 367
第十四篇 寒假讀書樂陶陶 / 370
第十五篇 高考閱卷拾零 / 374
第十六篇 劉東楊的十八歲 / 385
跋 為學生的成長而驕傲 / 389
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 節選
**篇 讓課堂在讀書中走向厚重和深入 語文,是傳唱千年的詩詞名篇,是熠熠生輝的千古文章;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赤子情懷。從遠古走來,語文如一泓清泉滋養一代又一代讀書人的心田。 《論語》告訴我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對我們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儒家教我們腳踏實地,千里之行,積于跬步,直至天下擔當;道家啟迪我們超越自己,舉重若輕,乘物以游心,與天地精神往來!讀書,為精神的成長補鈣! 一、讀書,增加課堂教學的厚度 讀書,讓課堂豐富靈動,扎實有效,能增加課堂教學的厚度,從而激起學生極強的參與意識和濃厚的興趣。愛因斯坦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 高三復習,字詞積累面廣量大、煩瑣零碎,如何讓學生學得有趣,興味盎然又記得牢固、扎實有效,經得住考試的檢驗。其實,不只是在專門的字詞專題中復習,在文言文教學中也可以隨機滲透。比如,接手新一屆高三,講評2012年北京卷文言文宋濂的《李疑傳》,文中有一句“在故旅邸”,我就抓住這個“邸”字展開。 我問,咱們班語文成績*牛的是誰?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出一個名字——張碩。我讓張碩到黑板上聽寫,張碩大大方方地上來了。于是,我開始報聽寫:“官邸、詆毀、抵御、中流砥柱、砥礪品行。”我說,五年、十年之后,在座的各位都將成為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那么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大家必須從中學時代就砥礪自己的品德和行為 (在隨機造句中,讓學生體會到中流砥柱和砥礪品行的用法)。張碩不負眾望,全部寫對,高高興興回座位了。我在黑板上寫了一個“紙”,要求大家寫出三個帶“紙”的成語,這個不難,大家很快想到了“紙醉金迷”“洛陽紙貴”“紙上談兵”。我說,咱們文科班的學生,要有文科班的水平,老師接著剛才的說,能夠在不遠的將來成長為國家發展的中流砥柱,我們必須從中學時代開始砥礪品行,而不能沉溺于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紙醉金迷的生活中,因為儒家告訴我們,要承擔使命,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啊!由“紙”,老師講了一個高考頻率比較高的成語,意思是擊掌而談,拍著巴掌談,談得很融洽、很高興。這個成語就是“扺掌而談”,在2010年的天津卷中出現過,考的是“扺”的讀音。如果這個成語考字形的話,大家想想,會在哪個字上做文章?“扺”,對,注意,“紙”和“扺”右下面都沒有“、”;而剛才張碩同學寫的“官邸、詆毀、抵御、中流砥柱、砥礪品行”右下面都有“、”。再板書一個字“氏”,姓氏。由“氏”想到父母長輩對孩子的慈愛,用一個成語說叫“舐犢情深”。我板書“吮癰舐痔”,讓大家猜字面意思。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我做了進一步的延伸,其實也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我說,《紅樓夢》 中“金陵十二釵”之一的妙玉清高孤傲,飽讀詩書,輕易不贊賞誰,但是她卻說了一句“文章是莊子的好”。魯迅評價莊子及其文章時,也說“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先秦諸子中,我喜歡孔子的溫柔敦厚、春風化雨;喜歡孟子的俠肝義膽、氣勢磅礴;喜歡墨子的赴湯蹈火、兼愛非攻;喜歡荀子的博學嚴謹、謙和儒雅;但我*喜歡的還是莊子。學生時代讀《莊子》,覺得文章好玩,莊子怎么會有那么超強的想象力,文中的成語、寓言故事俯拾皆是,比如運斤成風、游刃有余、東施效顰、邯鄲學步、螳臂當車、蝸角虛名、蠅頭微利、呆若木雞、萇弘化碧、鼓盆而歌、薪盡火傳……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多,思考更多的是莊子文字背后的智慧。就拿今天要講的“吮癰舐痔”來說:莊子一生沒做過什么大官,倒不是他沒有做官的機會和能力,楚王曾經聘他做相,被他拒絕了,這個故事記載在《莊子·秋水》中,鮑鵬山先生《莊子,在我們無路可走的時候》一文對此做了繪聲繪色、生動逼真的演繹。莊子生活貧困,槁項黃馘,面黃肌瘦,甚至到了借米下鍋的地步。他向監河侯借米,監河侯表面大方,開空頭支票,口惠而實不至,莊子講了涸轍之鮒的故事。 莊子很窮,他有一個鄰居叫曹商,被宋王派遣出使秦國。去的時候,宋王給了他幾輛車子;回來的時候,因為得到秦王的賞識,車子增加到上百輛。這人一回到宋國,就得意揚揚地去見莊子,想在莊子面前顯擺顯擺,他對莊子說:“住在破巷子里,編著草鞋子,餓得面黃肌瘦,這是我比不上先生的。但是,與大國國君只不過見上一面,就能得到上百輛 車子,這是我的長處。” 我問學生:“此時此刻,如果你是莊子,面對這樣的譏諷挖苦和嘲笑,你怎么回答?”有個女孩說:“我不理他,轉身就走。”有個男生說:“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上百輛車子嗎,我還不要呢?” 那莊子怎么回答的呢?莊子既不生氣也不惱怒,而是淡淡地說:“曹商啊,我聽說秦王的身體不好,身上長的有膿瘡、癤子,所以秦王有令,能夠把他的癰呀癤子呀弄破治好的,賞車一輛;如果用舌頭去舔他的痔瘡,就能得到車子五輛。事情越下作,賞賜就越多。曹商啊,你究竟為秦王做什么了,居然得到這么多車子?” 講到此,我發現學生一個個仰著小腦袋,眼睛睜得大大的。我說,故事確實有趣,咱們*終的目的是能經受考試的檢驗,現在,我們把這個知識點梳理一遍,來個總結。我打開PPT中已經梳理好的內容:邸:官邸、詆毀、抵御、中流砥柱、砥礪品行紙:紙醉金迷、紙上談兵、洛陽紙貴、扺掌而談氏:姓氏、舐犢情深、吮癰舐痔再如,復習《游褒禪山記》一文,學生翻譯“所謂華山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時,把句中的“陽”字譯成“向陽”或者“陽面”,或者不譯;也有部分學生譯成“南面”,但不夠準確。正確的理解應該是 “山的南面”。 講評時,我結合自己的閱讀積累,用PPT打出一串文字,請同學們解釋各句中的“陽”: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崔顥《黃鶴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杜甫《登岳陽樓》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王維《漢江臨泛》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范仲淹《漁家傲》 漢陽,即指漢水的北面;岳陽,即指岳麓山的南面;洛陽,即指洛水的北面;襄陽,即指襄水的北面;衡陽,即指衡山的南面。 又比如,檢查聽寫“余音繞梁”,由“梁”講一串相關詞語,如“雕梁畫棟、懸梁刺股、偷梁換柱、跳梁小丑、梁上君子、逼上梁山、頂梁柱、棟梁”。由“梁”講到“粱”,再講一串相關詞語,如“一枕黃粱、黃粱美夢、紈绔膏粱”。為加深學生的印象,更好地掌握“梁”和“粱”的區別,我給學生補充了自己百讀不厭的《紅樓夢》里的經典片段: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 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西江月》兩首寫賈寶玉的經典: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 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由“韶光”講到湯顯祖《牡丹亭》里,杜麗娘游園時唱的那段經典 唱詞: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北大教授曹文軒有感于中學只重在培養知識維度,而忽略審美教育維度的現狀,說過,只有知識維度的結果就是學校成了技校,不是培養人才而是培養技師。他疾呼,除了知識和思想,還有美和情調這些更高貴的東西! 力爭把課上得靈動活潑,多一些詩意,既能經得起考試的檢驗,也想盡可能多地給學生一些經典文化的滋養。其實,高考語文每一個考點的復習都不是孤立的,在字、詞、成語甚至修改病句的復習中,我往往會滲透相關詩詞,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書,讓學生不斷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愛上語文,下功夫學好語文。
高中語文教學思考與實踐 作者簡介
朱香平,北京市第五中學語文高級教師,全國中學語文“十佳教改新星”,北京市骨干教師,北京市高考語文優秀評卷員;在《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教學通訊》《語文月刊》《中學語文教學》等全國知名期刊上發表論文近百篇;輔導學生在《作文通訊》《創新作文》《考試》《新高考》等發表作文數百篇;2015年出版《作文其實并不難》。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山海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