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中藥藥理基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8396
- 條形碼:9787513248396 ; 978-7-5132-483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藥藥理基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中藥藥理基礎》是一本介紹中藥的現代藥理作用及其現代臨床應用的教材,是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在上一版教材的基礎上修訂而成。
中藥藥理基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目錄
總論
**章 緒論
**節 中藥藥理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
第二節 中藥藥理學的發展簡史
第二章 中藥藥性理論的現代研究
**節 中藥藥性的現代研究
一、寒涼藥的藥理作用
二、溫熱藥的藥理作用
第二節 中藥五味的現代研究
一、辛味藥
二、甘味藥
三、酸(澀)味藥
四、苦昧藥
五、咸味藥
六、淡味藥
第三節 中藥升降浮沉理論研究現狀
一、中藥的升浮
二、中藥的沉降
第四節 中藥歸經理論研究現狀
一、歸經的概念
二、歸經的臨床意義
三、歸經的現代研究
第五節 對中藥毒性的現代認識
一、中藥不良反應的類型
二、中藥成分的毒性
第三章 影響中藥作用的因素
**節 藥物因素
第二節 機體因素
一、生理因素
二、病理因素
三、心理因素
第三節 環境因素
第四章 中藥藥理作用的特點及研究思路
**節 中藥藥理作用的特點
一、中藥作用的兩重性
二、中藥作用的差異性
三、中藥作用的量效關系
四、中藥作用的時效關系
五、中藥作用的雙向性
六、中藥藥理作用與中藥功效
第二節 中藥藥理學研究思路
一、重視中藥復方藥理的基礎研究
二、中藥藥理作用研究與證的研究結合
三、中藥分類對比研究
四、與中藥功效相關的系統藥理作用研究
五、中藥作用機制及物質基礎研究
六、中藥毒性研究
各論
第五章 解表藥
**節 概述
第二節 常用藥物
麻黃
桂枝
柴胡
葛根
細辛
……
第六章 清熱藥
第七章 瀉下藥
第八章 祛風濕藥
第九章 芳香化濕藥
第十章 利水滲濕藥
第十一章 溫里藥
第十二章 理氣藥
第十三章 消食藥
第十四章 止血藥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藥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十七章 安神藥
第十八章 平肝息風藥
第十九章 開竅藥
第二十章 補虛藥
第二十一章 收澀藥
第二十二章 驅蟲藥
第二十三章 外用藥
**章 緒論
**節 中藥藥理學的研究內容和任務
第二節 中藥藥理學的發展簡史
第二章 中藥藥性理論的現代研究
**節 中藥藥性的現代研究
一、寒涼藥的藥理作用
二、溫熱藥的藥理作用
第二節 中藥五味的現代研究
一、辛味藥
二、甘味藥
三、酸(澀)味藥
四、苦昧藥
五、咸味藥
六、淡味藥
第三節 中藥升降浮沉理論研究現狀
一、中藥的升浮
二、中藥的沉降
第四節 中藥歸經理論研究現狀
一、歸經的概念
二、歸經的臨床意義
三、歸經的現代研究
第五節 對中藥毒性的現代認識
一、中藥不良反應的類型
二、中藥成分的毒性
第三章 影響中藥作用的因素
**節 藥物因素
第二節 機體因素
一、生理因素
二、病理因素
三、心理因素
第三節 環境因素
第四章 中藥藥理作用的特點及研究思路
**節 中藥藥理作用的特點
一、中藥作用的兩重性
二、中藥作用的差異性
三、中藥作用的量效關系
四、中藥作用的時效關系
五、中藥作用的雙向性
六、中藥藥理作用與中藥功效
第二節 中藥藥理學研究思路
一、重視中藥復方藥理的基礎研究
二、中藥藥理作用研究與證的研究結合
三、中藥分類對比研究
四、與中藥功效相關的系統藥理作用研究
五、中藥作用機制及物質基礎研究
六、中藥毒性研究
各論
第五章 解表藥
**節 概述
第二節 常用藥物
麻黃
桂枝
柴胡
葛根
細辛
……
第六章 清熱藥
第七章 瀉下藥
第八章 祛風濕藥
第九章 芳香化濕藥
第十章 利水滲濕藥
第十一章 溫里藥
第十二章 理氣藥
第十三章 消食藥
第十四章 止血藥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藥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藥
第十七章 安神藥
第十八章 平肝息風藥
第十九章 開竅藥
第二十章 補虛藥
第二十一章 收澀藥
第二十二章 驅蟲藥
第二十三章 外用藥
展開全部
中藥藥理基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作者簡介
潘年松,男,漢族,祖籍重慶酉陽,生于貴州省鳳岡縣,無黨派人士,博士后,教授。貴陽中醫學院學士,河南中醫學院碩士,成都中醫藥大學博士,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后。現任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潘年松同志2005年來,先后擔任貴州省遵義中醫學校副校長,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馮彬彬,博士,副教授,西南大學藥學院、中醫藥學院藥用資源化學專業畢業,主要從事中藥保健品研發、中藥炮制、中藥新藥和中藥藥理的研究工作。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