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中醫學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8518
- 條形碼:9787513248518 ; 978-7-5132-485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學基礎 內容簡介
《中醫學基礎(供中醫、中藥、中藥制藥、中醫康復保健、農村醫學等專業用 第2版)》是全國中醫藥行業中等職業教育中醫藥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系統闡述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中醫學的基本特點、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精氣血津液學說、經絡學說、病因病機等基礎理論,以及對病情的中醫學診察和判斷、辨別證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疾病的防治原則與中醫養生和康復方法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為其他中醫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醫學基礎 目錄
模塊一 緒論
項目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一、春秋戰國、秦、漢時期
二、晉、隋、唐時期
三、宋、金、元時期
四、明、清時期
五、近代和現代
項目二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項目三 《中醫學基礎》的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
一、主要內容
二、學習方法
模塊二 陰陽五行學說
項目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和屬性
二、陰陽學說的主要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項目二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及歸類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模塊三 藏象學說
項目一 藏象學說概述
項目二 五臟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腎
項目三 六腑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項目四 奇恒之腑
一、腦
二、女子胞
項目五 臟腑之間的關系
一、臟與臟之間的關系
二、腑與腑之間的關系
三、臟與腑之間的關系
模塊四 精氣血津液學說
項目一 精
一、精的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生理功能
項目二 氣
一、氣的概念
二、氣的生成
三、氣的運動
四、氣的生理功能
五、氣的分類
項目三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
模塊五 經絡
模塊六 體質
模塊七 病因
模塊八 病機
模塊九 診法
模塊十 辯證
模塊十一 養生防治與康復
附錄實驗實訓指導
主要參考書目
項目一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與發展
一、春秋戰國、秦、漢時期
二、晉、隋、唐時期
三、宋、金、元時期
四、明、清時期
五、近代和現代
項目二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主要特點
一、整體觀念
二、辨證論治
項目三 《中醫學基礎》的主要內容及學習方法
一、主要內容
二、學習方法
模塊二 陰陽五行學說
項目一 陰陽學說
一、陰陽的基本概念和屬性
二、陰陽學說的主要內容
三、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項目二 五行學說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特性及歸類
二、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三、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模塊三 藏象學說
項目一 藏象學說概述
項目二 五臟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腎
項目三 六腑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
項目四 奇恒之腑
一、腦
二、女子胞
項目五 臟腑之間的關系
一、臟與臟之間的關系
二、腑與腑之間的關系
三、臟與腑之間的關系
模塊四 精氣血津液學說
項目一 精
一、精的概念
二、精的生成
三、精的生理功能
項目二 氣
一、氣的概念
二、氣的生成
三、氣的運動
四、氣的生理功能
五、氣的分類
項目三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
模塊五 經絡
模塊六 體質
模塊七 病因
模塊八 病機
模塊九 診法
模塊十 辯證
模塊十一 養生防治與康復
附錄實驗實訓指導
主要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