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師追憶與經方醫學傳承紀實:彩圖畫冊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9232
- 條形碼:9787513249232 ; 978-7-5132-492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師追憶與經方醫學傳承紀實:彩圖畫冊版 本書特色
胡希恕作為中國現代杰出的傷寒思想家、中醫臨床家、師承教育家。其經方學說尤其注重“謹守病機”,開創了以“八綱氣血”為核心的“六經—八綱—方證”辨證體系。作為“謹守病機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與 “臟腑經絡派”代表的劉渡舟先生、“方證藥證派”代表的葉橘泉先生,被譽為中國現代傷寒學術史上的三座高峰。這本由馬家駒主編的《走近胡希恕——胡老弟子跟師追憶與經方醫學傳承紀實(彩圖畫冊版胡希恕醫學全集)》是眾弟子回憶胡老學術的經驗集。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師追憶與經方醫學傳承紀實:彩圖畫冊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為胡希恕先生生平事跡、生前所帶學生的回憶性文章或專題訪談, 追憶和重溫了一代經方大師胡希恕生活和學術生涯的點滴風貌。此外, 本書內容還包括胡老學術傳人團隊傳承胡希恕經方醫學系列活動紀實, 希望為中醫師承教育提供一個細節化的生動模板。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師追憶與經方醫學傳承紀實:彩圖畫冊版 目錄
**節 馮世綸追憶胡希恕先生的經方人生
馮世綸(胡老弟子,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
第二節 段治鈞追憶結緣胡老十八載
段治鈞(胡老弟子,胡希恕名家研究室顧問)
第三節 陳雁黎追憶跟師胡老點滴記
陳雁黎(胡老弟子,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醫醫院主任醫師)
第四節 單志華追憶“我的老師胡希恕先生”
單志華(胡老弟子,《中醫傳承思辨錄》作者)
第五節 跟隨胡老親歷經方傳奇
郝萬山(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第六節 一代中醫巨匠——胡希恕先生晚年二三事
趙厚睿(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第七節 追憶胡希恕先生訪談錄
馬家駒博士(北京中醫醫院醫師)
第八節 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三部曲”
陳建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任)
第九節 《胡希恕醫學全集》提要簡介
陶有強(胡希恕名家研究室成員,馮世綸經方傳承班班主任)
第十節 胡希恕經方醫學傳承“畫傳”
后記繼承胡老遺志,做一代經方傳人
陶有強(胡希恕名家研究室成員,馮世綸經方傳承班班主任)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師追憶與經方醫學傳承紀實:彩圖畫冊版 節選
《走近胡希恕:胡老弟子跟師追憶與經方醫學傳承紀實(彩圖畫冊版)/胡希恕醫學全集》: 風雨處及老白干 1960年9月,我考入北京中醫學院(本科六年制)。1961年,陳慎吾老師給我們年級講《傷寒論》,胡希恕老師則帶教臨床見習課,每周下午1~2次。1963年的下學期半年,我和小朱同學走進胡老診室,完成期中實習課。此后胡老經常在家中講課,去1~2個同學也要講。老師備有提綱和寫書的手稿,拿出來就講,我做好筆記,耳濡目染,積累了很多資料。胡老笑臉迎笑臉送,溫文爾雅,和藹可親,很受同學尊敬。劉師母也特別客氣,對我們噓寒問暖。時過境遷已去50多年,二老的恩情,無法釋懷,心銘感激。恩師的教導,言之諄諄,猶在耳邊,令學生終生享用不盡。我不會數典而忘祖,故寫此緬懷胡老之文,以表情有獨鐘之念。 胡老家離學院很近,下班從附院走路回家,用時*多10分鐘。胡老住南小街北口的街東,有一排一層木結構的瓦房,都是門面房的小店,大多是賣日用品和雜貨的,看去房屋都很陳舊,油漆早已脫落,為新中國成立前所建。胡老一家三口住在中間的小店門面房,使用面積有30多平米。房頂是瓦,后墻是磚,屋檐下有老式小窗,兩側是店鋪,店鋪間的隔墻無窗。門面房的屋門是一個大木框,上下都有木槽,用十多塊高約2米寬約20厘米的木板鑲上,沒有玻璃,屋內光線很暗。冬天很冷,只取下3~4塊木板,就算是“門”。夏天很熱,全部取下木板。放個小方桌,坐小板凳,吃飯、喝茶、歇涼。晚上把木板全部裝上,就算是“門墻”。經常停電,所以有煤油燈。經常停水,所以用水缸。南小街有大而陳舊的公交車、有自行車、腳蹬平板三輪車,更有匆匆行人。大車開過,塵土飛揚,小販叫賣聲不絕于耳。這就是我為紀念胡老而撰寫的《滿江紅》里的“風雨處”。因為日軍攻打東北三省,胡老逃難,風餐露宿,從沈陽到北京來回跑了好幾趟,這就是《滿江紅》里的“冰雪月”,胡老當年生活之困難可想而知。 那時,北京中醫學院凡是直接調來的老師和干部,都分配有住房。胡老是幾位老教授聯名建議,由學院聘用的(而非直接調來的),因而沒有分配住房(這并不是歧視)。我所見到的是,1961年春至1967年夏,胡老一家住在這間租賃來的門面木屋,上班、寫書。 胡老上班不吸煙,很少喝茶。在家中講課,用紫砂壺泡花茶,對著壺嘴喝。吸的煙是“大前門”或“牡丹牌”香煙。胡老家吃晚飯的時間比學院開飯時間晚一些,我走到他家時,經常看到胡老手里拿著一個二鍋頭的小扁瓶,對著女兒喊道:“耀,打酒去”,同時拿給五分錢。耀買回當時用紅薯干做的四兩(125g)白干酒。家中無酒杯,胡老就對著瓶嘴喝。主食是定量的米和面粉,還有搭配的玉米面,吃的是素菜。我幾乎沒有看見他們家吃肉,因為當時買肉要肉票,每人每月*多發肉票二兩(約62克)。飯吃完酒也喝光了,胡老很高興,神氣足,說“開始講課”,點上了一支煙。 1961年深秋,胡老因營養不良,患有浮腫及肝大,學生勸胡老去醫務室開個證明,申請每日一小瓶鮮奶,胡老不同意,怕搞特殊影響不好。那時,朝鮮、越南的留學生,每晚夜宵有牛奶和蘋果。可是胡老夜里寫書,連杯牛奶都喝不上。 ……
走近胡希怒:胡老弟子跟師追憶與經方醫學傳承紀實:彩圖畫冊版 作者簡介
馬家駒,博士,師從首都國醫名師馮世綸教授、北京中醫藥大學谷曉紅教授等,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醫師。注重名老中醫經驗傳承,致力于胡希恕經方醫學體系研究,臨床將時方納入經方六經辨治體系,先辨六經繼辨方證,藥簡而效彰。在中醫在線網主講“胡希恕經方醫學概述”“左手傷寒右手溫病”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