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絡病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0079
- 條形碼:9787513240079 ; 978-7-5132-400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絡病學 內容簡介
《絡病學(供中醫、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用 第2版)》分上、中、下及附篇。上篇為絡病學總論,論述了絡病學的現代詮釋、學術地位及學科價值,詳細總結絡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系統論述了絡病學說研究的理論框架——“三維立體網絡系統”,闡述了絡病發病因素、發病特點、病機特點、病機變化、辨證六要;中篇為絡病治療與方藥,論述了絡病的治療原則、絡病證候、臟腑絡病辨證論治及臟腑相關絡病論治,按功能重新分類通絡藥物,介紹了主要通絡藥物、傳統通絡方劑、當代絡病學說指導難治性疾病治療研究的代表性創新方藥。下篇舉例論述絡病學說的臨床運用,重點闡述“脈絡一血管系統病”及類風濕關節炎、重癥肌無力等10余個病種的絡病辨證治療,以便舉一反三,擴大絡病學說的臨床運用。附篇重點探討絡脈與絡病理論的現代生物學和病理生理學基礎,不作為教學內容,僅供課后閱讀,啟迪思路。《絡病學(供中醫、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用 第2版)》主要供高等醫學院校中醫、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及碩士、博士研究生使用。
絡病學 目錄
**章 絡病學概論
**節 絡病學的現代詮釋
第二節 絡病學的學術地位
第三節 絡病學的學科價值
第二章 絡病學說的形成與發展
**節 《內經》奠定了絡病學說的理論基礎
一、首次系統創立中醫學的核心理論——經絡學說
二、“經脈”概念漸行分離,心脈血液循環系統初步成形
三、首次論述了絡脈與絡病,為絡病學說奠定了理論基礎
第二節 《傷寒雜病論》奠定了絡病證治基礎
一、臟腑辨證
二、六經辨證
三、絡病證治
第三節 清代葉天士發展了絡病學說
一、提出“久病入絡久痛入絡”,使絡病成為內傷疑難雜病的病機概念
二、將絡病學說用于溫熱病,創建衛氣營血辨證體系
三、記載絡病表現
四、發展絡病治法用藥
第四節 當代對絡病學說的繼承與發展
一、理論研究
二、臨床研究
三、實驗研究
第三章 絡病學說研究的“三維立體網絡系統”
**節 絡脈的網絡層次和空間位置
一、網絡層次
二、空間位置
三、絡脈的結構特點
第二節 絡脈的運行時速和常度
一、時速與常度
二、絡脈氣血運行特點
第三節 絡脈的生理功能
一、運行經氣
二、運行血液
第四節 氣血相關的中醫絡脈理論特色
一、氣為血之帥
二、血為氣之母
……
第四章 絡病病因病機
第五章 絡病辨證
中篇 絡病治療與方藥
第六章 絡病治療
第七章 絡病治療的常用藥物
第八章 絡病治療的代表方劑
下篇 絡病理論的臨床運用
第九章 脈絡-血管系統病
第十章 心律失常
第十一章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第十二章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
第十三章 糖尿病腎病
第十四章 肝硬化
第十五章 重癥肌無力
第十六章 運動神經元病
第十七章 類風濕關節炎
第十八章 硬皮病
第十九章 再生障礙性貧血
第二十章 感染性疾病
附篇 絡脈與絡病的現代研究
附錄
絡病學 作者簡介
吳以嶺,1979年南京中醫學院首屆碩士研究生,現為主任醫師、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973首席科學家、國家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政協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