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藝術家的軌跡(中國戲曲學院晚霞工程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7894
- 條形碼:9787503967894 ; 978-7-5039-678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家的軌跡(中國戲曲學院晚霞工程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稿是一本個人論文集。內容主要是藝術人才,尤其是戲曲人才的培養與挖掘、藝術人才的知識更新和進修、藝術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戲曲人才的知識結構、創造思維與人才、戲曲教育史的研究。
藝術家的軌跡(中國戲曲學院晚霞工程叢書) 目錄
人才貶值與戲曲危機
歷史的機遇在于選擇
——談“叫座劇目”的主客觀因素
物質基礎與戲曲振興
——兼談“文人下!
應當重視藝術經驗的總結
——懷念與思考
向管理要效益
——干部素質與戲曲振興
“馬太效應”與明星隕落
系統工程,綜合效應
——振興戲曲芻議
第二章 獎勵與拔擢人才
談藝術評獎與戲曲振興
第三章 寬松的政治環境有利人才崛起
藝術家的膽識和風格
——看《青絲恨》演出所想到的
像他那樣愛護人才
——記著名導演藝術家楊文龍
關于文藝創作與文藝批評的斷想
——讀書札記
第四章 領導關愛與文藝人才
夏衍同志關心青年文藝工作者
文藝人才研究者的知心朋友
——高占祥散記
陳荒煤同志二三事
第五章 調查研究與發掘人才
天賦·勤勉·機遇
——戲曲演員成才情況調查
革新·創造·人才
——與黃梅戲演員的一次討論
造就人才的藝術
第六章 人才個案分析
藝術家的軌跡
——“四大名旦”成才初探
梨園世家代代傳
——記譚門七代
苦學·多思·博采
——高盛麟藝術生活片斷
霜葉紅于二月花
——訪著名藝術家李桂云
“追求科學需要特殊的勇敢”
——記布萊希特專家丁揚忠教授
報幕也是一門藝術
——記優秀報幕員李小玢
藝海揚帆
——記評劇表演藝術家馬泰同志
戰罷藝場又文場
——記新鳳霞學文化
劍與筆并用的作家
——記著名戲劇家馬少波同志
藝術家的情趣
——訪郭頌
丹青圣手業精于勤
——記戲劇、電影美術家馬強
讓團結之花,結出藝術之果
——從田桂蘭謝幕談起
**屆“梅花獎”獲得者:劉玉玲
——一位多才多藝的河北梆子演員
要造就更多的青年藝術家
——略談任跟心的成才之路
**屆“梅花獎”獲得者:郭澤民
——一位珍惜時間的蒲劇演員
藝術家的“思想庫”
——記話劇演員蔣寶英
一段鮮為人知的影壇軼事
為人才崛起而呼喚
——訪人才學研究者王通訊同志
好學不倦的青衣新秀王蓉蓉
貴在獨創
——記一位富有哲理和才情的畫家
真正的演員:美的創造者
——記滬劇青年藝術家馬莉莉
開拓前進、勇于突破的鄭子茹
勤奮創造出人才
——記白派傳人劉萍
滬上升起一顆新星
——記滬劇演員茅善玉
一位開拓型的戲曲導演
——記“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余笑予
絢麗多姿的姐妹花
——訪越劇演員何賽飛、夏賽麗
賢伉儷
師徒情
——新鳳霞和她的學生戴月琴
后記
藝術家的軌跡(中國戲曲學院晚霞工程叢書) 節選
《藝術家的軌跡(中國戲曲學院晚霞工程叢書)》: 由于世界的五光十色和人的知識、閱歷、性格的差異性決定了作品體裁的廣泛性和作品風格的多樣性,因此創作必須是自由的! ≌_地執行“雙百方針”,就是堅持創作自由和評論自由的原則。“雙百方針”是我黨發展學術文化堅定不移的方針,是在承認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各種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我們長期的根本方針。一方面,我們要提高文藝工作者對人民的責任感;另一方面,我們主張領導機關要保證文藝工作者在創作和文藝批評上的必要自由。文藝工作有它自己的特點和規律,限制得太死或強求一律是不行的。所以創作上特別是藝術風格上是應該給予必要自由的,作家、藝術家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風格進行自由的藝術創造。我們要保證作家的權益。《周易》上有一句話:“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比说乃枷胧嵌喾N多樣的,不可能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框子都框起來。我們是要求“一致”“同歸”是同歸于社會主義,在大方向上,在根本利益上一致起來。但達到“同歸”“一致”手段則應是多樣的。同中央保持一致是指在政治上,在大的方向、方針政策方面,而在藝術問題上要給予充分的自由。這不是自由化。伴隨著創作自由,也必須保證文藝批評上的自由。創作側重于想象,側重于情感,是形象思維。評論則是一種理性思維。無論是創作還是評論,都是創造性的精神勞動,*忌蹈襲陳規。所謂獨創性,就是要敢于道人所未道,不可拾人牙慧,落人窠臼! ∨u自由即批評家有批評作品的自由,作家也有對批評家反批評的自由。這種批評都應當是在平等、自由、民主的基礎上進行的,不能對作家和批評家施加政治壓力。魯迅說:“批評者有從作品來批判作者的權利,作者也有從批評來批判批評者的權利。”看一部作品的政治傾向首先是看這部作品對人民的態度。區別一個作品優劣的根本標志是對人民的態度。人民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動力。一部作品只要不是反人民的,不違反憲法,就不應當禁止。對待不同的藝術見解完全允許個人保留意見,不能動不動就讓檢討。因為認識上的是非曲直是需要經過歷史檢驗的。有時今天看來是正確的東西,過一定時期也許就會被歷史證明是完全錯誤的或基本錯誤的。相反也是一樣,今天看來是錯誤的東西,經過若干時期的檢驗,也可能被歷史證明是完全正確的或基本正確的! Υe誤批評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沉默,沉默有時也是一種反抗。魯迅說過,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姚雪垠在《八十抒懷》一文中記述了他30年代寫的一部小說被誣為“黃色”作品,這對剛走上文壇的年輕的作家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然而他沒有反駁,也沒有消沉,而是默默繼續創作。事實證明那些批評均是不實之詞。錯誤的批評沒有打垮姚雪垠,反而使他變得成熟、深沉、堅強。著名俄國作家屠格涅夫在一篇文章中對無言的反抗講得相當中肯:“我對青年作家還有一個*后的勸告和一個*后的請求。我的朋友們,無論人家怎樣誹謗你們,請千萬不要為自己辯白,不必設法解釋誤會,自己不要說,也不要聽人家說‘*后的話’,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其它一切總會順利解決的。不管怎樣,先過一個相當時期再說——到那時候,你們再用歷史的觀點去看已往的一切爭吵,像現在我試做的一樣。”① 只有充分保證批評與反批評的自由,而且這種批評是在平等基礎上展開的,無任何外在政治壓力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樣對批評者和反批評者都有教益。這樣人們也就再也不會把批評與“打倒”這個概念聯系在一起。這種批評才是真正的百家爭鳴,才能對繁榮創作有益。 ……
藝術家的軌跡(中國戲曲學院晚霞工程叢書) 作者簡介
齊建昌,筆名龔念周、文川、思明、思遠。1935年1月24日生于河北省高陽縣賈家塢村。1950年起先后在中國京劇院、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戲曲學院從事黨務、編輯等工作。16歲起開始發表習作,至今已在全國4個宜轄市、20個省會的110種報刊發表文章1300余篇;著有《風聲·雨聲·讀書聲》(上、下冊);與他人合作出版圖書15部,主要有《川劇旦角表演藝術》《文藝人才成功之路》《名人名言錄》《天安門革命詩文選》《人才學大辭典》等。入選《人才學大辭典》《中國當代名人錄》《中國藝術界名人錄》《中國民間名人錄》等辭書。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