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乳腺癌保乳治療(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269292
- 條形碼:9787117269292 ; 978-7-117-2692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乳腺癌保乳治療(第2版) 內容簡介
請填寫本書的精準定位、社會價值、主要支持項目情況;主要內容及亮點;編寫團隊突出優勢;市場競爭的突出優勢。
乳腺癌保乳治療(第2版) 目錄
**節 Halsted理論及其手術范式
一、Halsted乳腺癌根治術
二、乳腺癌擴大根治術
三、乳腺癌改良根治術
第二節 后Halsted時期理論及手術范式
第三節 保乳前期
第四節 保乳期
一、Institut Gustave Roussy(1GR)臨床研究
二、Milan I期臨床研究
三、NSABP B-06臨床研究
四、NCI臨床研究
五、DBCG-82TM臨床研究
六、EORTC 1080l臨床研究
第五節 保乳手術的循證醫學研究
一、放療的局部獲益和生存獲益
二、手術范圍大小的局部獲益和生存獲益
第六節 保乳手術與乳房切除手術的預后對比
第七節 保乳手術的病灶切除程度
第八節 保乳手術的現狀
一、全球保乳率概況
二、保乳率變化的原因
三、我國尚未廣泛開展保乳手術的原因
第九節 早期乳腺癌術式選擇的影響因素
第十節 保乳手術術后的生存質量
一、保乳手術的術后生存質量
二、提高術后生存質量的生物學獲益
三、如何協助提高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第二章 保乳手術的外科問題
**節 保乳手術的確切指征
一、概述
二、年齡
三、多發腫物的保乳問題
四、中央區腫瘤
五、淋巴脈管浸潤是否可以保乳
六、乳腺導管原位癌
七、小葉原位癌可否保乳
八、浸潤性小葉癌
九、廣泛導管內成分可否保乳
十、Paget病
十一、遺傳性乳腺癌患者可否保乳
十二、葉狀腫瘤的保乳問題
十三、妊娠期乳腺癌
十四、隱匿性乳腺癌
十五、Ⅳ期/晚期乳腺癌保乳問題
十六、乳腺密度與保乳的關系
十七、三陰乳腺癌的保乳問題
十八、特殊病理類型乳腺癌的保乳
第二節 技術學習
一、保乳技術回顧
二、特殊情況保乳問題
三、邊緣評估法
四、冰凍切片病理診斷在保乳術中的運用
第三節 術后并發癥及處理
一、出血及血腫
二、傷口積液
三、感染
四、傷口裂開
五、局部傷口的異物結節
第四節 保乳手術的美容評價
一、外科手術及放療對乳房形態產生的影響
二、乳房美容情況評價方法
第三章 影像技術進展對保乳手術的促進與影響
**節 保乳術前影像學檢查的臨床意義
一、術前新輔助治療的MRI
二、MRI在乳腺癌常規治療(非新輔助化療)中的作用
三、小結
第二節 術中影像學對保乳治療的指導意義
一、術中B超引導的保乳手術
二、術中X線成像系統引導保乳手術
第三節 術后影像學對保乳治療的指導意義
一、術后超聲對保乳術后隨訪的指導意義
二、術后乳腺鉬靶檢查的監測及復發診斷鑒別
三、保乳術后MRI的監測
第四章 保乳手術的局部復發問題
**節 局部復發的重要性
第二節 保乳術后局部復發的高危因素分析
一、DCIS保乳治療后局部復發的高危因素分析
二、浸潤性乳腺癌保乳治療后局部復發高危因素分析
第三節 局部復發的臨床表現及預后
一、乳腺癌保乳術后局部復發的臨床表現
二、真性復發與新發腫瘤
三、不同類型IBTR的預后分析
第四節 局部復發治療策略的優化
一、解救性外科治療
二、解救性放療的國際共識
三、解救性系統治療
第五章 新輔助治療后的保乳手術問題
**節 新輔助化療降期后的保乳問題
第二節 新輔助化療的保乳手術方法
一、新輔助化療前原發腫物標記技術
二、新輔助化療后手術技巧及腫物切除范圍
第三節 局部晚期乳癌新輔助化療后的保乳
第六章 保乳治療中的放射治療
**節 放射治療在保乳綜合治療中的歷史發展地位和價值
第二節 放射治療在保乳綜合治療中與其他治療手段的優化時序配合
一、保乳術后放療與手術的安全時間間隔
二、放療與化療的順序
三、放療與內分泌治療的順序
四、放療與靶向治療的順序
第三節 導管內原位癌保乳術后的放射治療
一、導管內原位癌的治療歷史發展與保乳術后放療的價值
二、DCIS保乳術后放療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三、局部復發的預后因素及其對治療的指導意義
第四節 早期浸潤性乳腺癌保乳術后的標準放射治療
一、保乳手術+術后放療的指征及禁忌證
二、保乳術后WBI的標準及放射治療在保乳治療中的重要意義
三、瘤床加量照射的必要性和價值
四、乳腺癌保乳術后區域淋巴結陽性患者的術后放療
第五節 早期浸潤性乳腺癌保乳術后的大分割放療
一、大分割放療的概念和發展過程
二、大分割放療的臨床應用和展望
第六節 早期乳腺癌保乳術后的加速部分乳腺放療
一、加速部分乳腺放療的理論基礎、定義及發展
二、加速部分乳腺放療的應用現狀、適應證及存在問題
第七節 特殊情況下浸潤性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的精準加減法
一、老年低危復發風險乳腺癌保乳術后免除放療的可行性
二、臨床陰性前哨淋巴結活檢陽性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對腋窩處理的價值
三、新輔助化療后病理完全緩解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臨床決策的加減法
第八節 乳腺癌保乳術后的放射治療技術
一、體位固定及掃描技術
二、放療物理技術
第九節 乳腺癌保乳術后放療的常見放射損傷和并發癥
一、放射性皮膚損傷
二、放射性肺損傷
三、放射性心臟損傷
四、上肢水腫
五、臂叢神經損傷
六、第二原發性腫瘤
七、肋骨骨折
八、其他反應
第七章 整形保乳手術時代
**節 乳腺腫瘤整形修復術基本原則及分類
一、基本概念及原則
二、乳腺腫瘤整形修復術分類
第二節 乳腺整形修復術手術細節
一、乳腺內腺體整形術基本步驟
二、乳腺內腺體整形術相關技術細節
三、通過經典縮乳術及其部分變形用于乳腺腫瘤整形
四、乳腺整形保乳術相關并發癥
第八章 保乳治療的其他問題
**節 多學科會診、乳腺專科建設和保乳手術
一、多學科會診與保乳手術
二、專科化建設與保乳手術
第二節 保乳概念擴展——廣義保乳策略
一、射頻消融技術
二、高強度聚焦超聲技術
三、其他消融技術
四、乳腔鏡技術
附錄 中英文對照表
索引
乳腺癌保乳治療(第2版) 作者簡介
宋爾衛,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院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乳腺腫瘤醫學中心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腫瘤轉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乳腺外科醫師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乳腺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廣東省抗癌協會乳腺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保健委員會保健會診專家。 2000年在中山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先后在德國艾森大學醫學院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從事研究工作,2004年8月全職回國在中山大學工作。2005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09年被評為CMB(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杰出教授,并獲得第二屆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2013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14年人選中組部“萬人計劃”第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多項重大科研項目。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期刊論著111篇,他引總數5734次,包括通訊作者在Cell、Cancer Cell、Science rrranslational Medicine等51篇(SCI他引共2859次,其中單篇最高995次,7篇他引超100次);第一作者在Nature Medicine等12篇。研究成果共獲國內外發明專利授權8項,以第一完成人獲2015年同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3年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2014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此外,擔任BMC Cancer和Cancer Science雜志副主編,Jourh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雜志編委;主編4部專著,參與3部乳腺癌診療共識和5部專著的編寫。 特別注重臨床實踐與基礎研究結合,圍繞腫瘤轉移對腫瘤炎性微環境和非編碼RNA(ncRNA)的作用開展深入研究。這些系統性的創新成果為靶向ncRNA和腫瘤微環境診治腫瘤開拓了新思路,產生了重要國際影響,Cancer Cell中國亮點專題介紹了其相關成果。每年診治乳腺癌患者300余例,改良了乳癌保乳術式,開展乳腺腫瘤整形修復和乳房重建等手術,主持3項乳腺癌臨床試驗。創建融合外科、內科、整形、科研、轉化的乳腺腫瘤中心。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