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山海經(4年級下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0808
- 條形碼:9787020160808 ; 978-7-02-01608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海經(4年級下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 本書特色
本書是根據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由相關領域研究專家針對小學生讀者設計編撰出版的《山海經》讀本,具有以下特點和優勢: 一、選擇《山海經》中代表性篇目,原文根據可靠優良的底本校訂。 二、對每篇的重點字、詞的字音和字義、詞義都做了詳細的注釋。 三、《山海經》是先秦典籍,原文深奧難解,本書每篇都有對應的白話翻譯,以便于小學生理解。 四、本書特意設置“解讀”部分,屬于延伸閱讀,有更豐富的知識點和學術性,難度稍大一點。“解讀”的目的,是想在為同學們提供閱讀指導的同時,給老師和家長提供一些與《山海經》及神話學相關的專業知識,以便進一步輔導孩子們的閱讀。 五、本書插圖選自清人刻印的《山海經》,精美細膩地呈現了《山海經》中各種奇鳥異獸、神祇仙怪的模樣。
山海經(4年級下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 內容簡介
★ 奇特的中國神話典籍《山海經》,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 ★ 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學期“快樂讀書吧”推薦圖書 ★ 選篇經典,注釋詳盡,白話翻譯,延展解讀 ★ 清代精美繡像插圖,呈現《山海經》神獸世界 本書是語文教材小學四年級上學期“快樂讀書吧”欄目推薦圖書。《山海經》是眾多先秦典籍中十分獨特和重要的著作之一。其內容龐雜,反映的文化現象包羅萬匯;除了保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多種學術領域。目前小學生《語文》“快樂讀書吧”推薦閱讀《山海經》,本書即由相關領域資深專家專門為小學生選篇、注釋、翻譯、解讀這部奇特的典籍。
山海經(4年級下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 目錄
目 錄
前言 001
卷一 南山經 001
招搖之山 001
杻陽之山 003
青丘之山 005
柜山 007
漆吳之山 009
丹穴之山 010
雞山 012
令丘之山 014
侖者之山 015
卷二 西山經 017
太華之山 017
石脆之山 018
浮山 020
皋涂之山 021
女床之山 023
峚山 024
鐘山 026
槐江之山 028
昆侖之丘 032
西王母(一) 035
長留之山 038
陰山 040
三青鳥 041
天山 043
卷三 北山經 046
北岳之山 046
馬成之山 048
天池之山 050
精衛填海 051
卷四 東山經 054
泰山 054
空桑之山 056
北號之山 058
欽山 059
卷五 中山經 062
青要之山 062
和山 065
休與之山 067
姑媱之山 068
少室之山 070
泰室之山 072
驕山 073
光山 075
歧山 076
豐山 078
宣山 080
夫夫之山 082
洞庭之山 083
卷六 海外南經 088
比翼鳥 088
羽民國 090
頭國 092
三株樹 093
三苗國 094
貫匈國 096
不死民 097
羿殺鑿齒 098
周饒國 100
南方祝融 101
卷七 海外西經 103
大樂之野 103
形天舞干戚 105
女丑之尸 107
巫咸國 110
女子國 111
諸夭之野 112
龍魚陵居 114
乘黃 115
西方蓐收 117
卷八 海外北經 119
鐘山之神 119
共工之臣 121
聶耳之國 124
夸父逐日 125
尋木 127
跂踵國 128
歐絲之野 130
三桑 131
務隅之山 132
北方禺彊 133
卷九 海外東經 135
大人國 135
君子國 137
天吳 139
豎亥丈量大地 141
扶桑 142
東方勾芒 144
卷十 海內南經 146
梟陽國 146
夏后啟之臣 147
窫窳與建木 149
氐人國 151
巴蛇食象 152
卷十一 海內西經 154
貳負之臣 154
昆侖之墟 156
開明獸 158
異木 159
群巫 161
服常樹 162
卷十二 海內北經 164
西王母(二) 164
犬封國 166
蜪犬 167
窮奇 168
祙 170
騶吾 171
從極之淵 172
登比氏 174
陵魚 175
卷十三 海內東經 177
雷神 177
卷十四 大荒東經 180
少昊之國 180
大言山 182
小人國 183
中容之國 184
司幽之國 185
鞠陵于天 187
禺 188
扶木 190
女和月母之國 192
應龍 194
夔 196
卷十五 大荒南經 198
蒼梧之野 198
巫山 200
不廷胡余 201
臷民之國 203
楓木 204
頭 206
羲和浴日 207
卷十六 大荒西經 210
不周負子 210
女媧之腸 212
西周之國 215
太子長琴 216
弇茲 218
吳姖天門 219
重、黎上天下地 221
常羲浴月 223
西王母(三) 225
夏后開 226
卷十七 大荒北經 229
九鳳 229
夸父追日 231
黃帝女魃 232
若木 235
燭龍 236
卷十八 海內經 238
雷祖 238
不死之山 240
都廣之野 242
建木 244
幽都之山 245
羿扶下國 247
鯀禹治水 249
山海經(4年級下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 節選
卷一 南山經 招搖之山 【原文】 山①,其首曰招搖之山②,臨于西海③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④而青花,其名曰祝余,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⑤而黑理,其華⑥四照,其名曰迷谷,佩之不迷⑦。 【注釋】 ① (què)山:南方山系的** 座山。 ② 招搖之山:古代有人說是四川的汶山,屬于岷山山系。 ③ 西海:西部海外,古代泛指中國西部、西南部廣大地區。 ④ 韭:山韭,野生植物,可以入藥。 ⑤ 榖(ɡǔ):即構樹。落葉喬木,雌雄異株。樹皮可用于制造宣紙和桑皮紙。 ⑥ 華:光華。 ⑦ 迷:迷眼。不迷,指不迷眼,即能明目。 【譯文】 南方山系的**座山叫招搖山,處于西部(西南部)的邊遠之地。山上長著許多桂樹,還出產豐富的金礦石和玉石。有一種草,長得像山韭一樣,開著青黑色的花,名字叫祝余。人們如果吃了這種草,就不會感覺到饑餓。山上還有一種樹木,長得和構樹非常相似,樹葉上有著黑色的紋理,并向四周散發出耀眼的光芒。這種樹的名字叫作迷谷。人們如果佩戴了它的葉子,就會使眼睛清澈明亮。 【解讀】 《山海經》這部書分為《山經》《海經》和《荒經》三個部分。其中的《山經》部分包括《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五篇,按南、西、北、東、中的順序排列,即主要講述南、西、北、東、中五個地理區位的山川地理和物產,其中間雜記敘了一些神話 人物和神話故事。 招搖山是《南山經》記敘的**座山,也是開篇之作。本節講述了山中出產的礦物和奇草異木,并為接下來的描述奠定了語言風格和行文體例。 杻陽之山 【原文】 杻①陽之山,其陽②多赤金③,其陰④多白金⑤。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⑥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⑦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⑧,佩之不聾,可以為底⑨。 【注釋】 ① 杻(niǔ):古代神話中的一種樹木。 ② 陽:陽面,指山丘的南面。 ③ 赤金:即銅。 ④ 陰:陰面,指山丘的北面。 ⑤ 白金:即銀。 ⑥ 文:這里同“紋”。 ⑦ 虺(huǐ):一種腹蛇類毒蛇的古稱。 ⑧ 判木:砍破木頭。 ⑨ 底:古文同“胝”,腳趾上的老繭。 【譯文】 南方杻陽山的南面盛產銅礦石,北面盛產銀礦石。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馬一樣,長著白色的腦袋,身上的紋路像老虎,有一條紅色的尾巴。這種野獸發出的聲音就像人在吟唱歌謠一樣,名字叫作鹿蜀。人們穿戴了用鹿蜀的皮或尾毛做成的衣服或飾品,就會使子孫繁衍昌盛。怪水出自這里,向東流淌,匯入一條名叫憲翼的河中。河水中生長著一種黑色的龜,形狀像烏龜,長著鳥一樣的頭和虺蛇一樣的尾巴,名字叫作旋龜。旋龜發出的聲音就像砍伐樹木時發出的聲音。人們穿戴了用旋龜殼做成的服飾,就不會耳聾,同時還可以醫治腳底的繭疾。 【解讀】 《山海經》的《山經》部分記錄了很多礦產信息。這些信息反映出我國上古先民很早就對這些礦產資源有著深入的了解,并對其加以明確記載。本節中“赤金”和“白金”的不同表述,以及下文對各種礦物質的記載,就意味著當時的人們已經具有了礦 物分類上的科學知識。而穿戴某種動物毛皮能夠帶來吉祥好運或治療某種疾病的記敘,則反映了人們當時的某種民俗觀念或信仰。 青丘之山 【原文】 青丘①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②。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③,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④。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若呵⑤,名曰灌灌⑥,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于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⑦,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⑧。 【注釋】 ① 青丘:神話中的地名,在南海之外。 ② 青(hù):一種非常好的丹類礦物,可以做顏料。 ③ 九尾:九條尾巴。 ④ 蠱(ɡǔ):古代的一種巫術,這里指蠱毒妖邪。 ⑤ 呵:呼叫。 ⑥ 灌(huàn)灌:一作獾獾,是被《呂氏春秋》稱為美味的鳩鳥。 ⑦ 赤鱬(rú):傳說中紅色的異魚。 ⑧ 疥(jiè):癬類皮膚病。 【譯文】 青丘山的南面盛產玉石,北面盛產美丹青。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狐貍一樣,長著九條尾巴,叫聲像嬰兒,能吃人。吃了九尾狐的肉,能夠讓人規避妖風邪氣的侵害。山上還有一種鳥,樣子像斑鳩,叫聲像人在相互呵呼,名字叫灌灌。人們佩戴了灌灌的羽毛,就不會被他人迷惑。英水從青丘山發源,向南流入即翼澤中。水中有一種奇怪的動物,名叫赤鱬。它的外形像魚一樣,又長著人一樣的面孔,其叫聲如鴛鴦一般。吃了赤鱬的肉,會使人不生疥瘡皮癬。 【解讀】 九尾狐是我國民間故事和文學作品中知名度很高的一種頗有靈性的動物,常常幻化為妖媚的女子,與人間男子發生各種戀愛故事。而這種動物的原型,就來源于《山海經》中的這條記載。不過有趣的是,《山海經》記載的九尾狐,原本是一種瑞獸。直到漢代以前,九尾狐都是一種吉祥的象征。相傳大禹治水走到涂山,就有九尾白狐前來造訪。歷代帝王也相信如果國家政通人和,九尾狐就會出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漢代以后,《山海經》中九尾狐“能吃人”的特征就被加強和放大,其形象也逐漸由瑞獸向惡獸轉化,*后成為歷代各種野史筆記及文學作品中那只媚惑人的狐貍精了。 柜 山 【原文】 柜①山,西臨流黃,北望諸毗,東望長右②。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③,多丹粟④。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⑤;其音如狗吠,其名曰貍力,見則其縣多土功。有鳥焉,其狀如鴟⑥而人手,其音如痺⑦,其名曰鴸⑧,其鳴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⑨。 【注釋】 ① 柜(jǔ):樹木名,即櫸樹。 ② 流黃、諸毗、長右:均為山名。 ③ 白玉:白色的玉石,著名者有羊脂玉、和田玉等。 ④ 丹粟:細小如粟的丹砂。 ⑤ 距:雞爪。 ⑥ 鴟(chī):鷹的一種,又叫鷂鷹。 ⑦ 痺(pí):鳥名,指雌性鵪鶉。 ⑧ 鴸(zhū):神話中的異鳥,有兇兆。 ⑨ 放士:獲罪被流放的人。 【譯文】 南方柜山,西面臨近流黃山,向北可以望見諸毗山,向東可以望見長右山。英水從這里發源,向西南方流去,匯入赤水。其中有很多潔白的玉石,還有很多粟米般細小的丹砂。山上有一種野獸,形狀像小豬,但長著雞爪一樣的腳。它的聲音像狗叫,名字叫作貍力。貍力出現在哪里,那里就會大興土木。山上還有一種鳥,形狀像鷂鷹,但長著人一樣的手。它的叫聲與母鵪鶉發出的叫聲相似,名字叫作鴸。鴸鳥名字的由來,就在于它鳴叫時發出“朱、朱”的聲音,因此叫作“鴸”。鴸鳥在哪里出現,那里就會出現很多被流放的罪人。 【解讀】 上古先民認為,人世間的某種社會現象的出現與自然界的某種生物的出現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或有著某種因果關系。本節中,貍力的出現和土木工程的興起之間、鴸鳥的出現和罪人被流放之間,就存在這種動物的出現與人類社會生活現象的產生之間的因果關系。它反映出上古先民在解釋某種社會現象的產生時所采取的一種神話思維狀態。 漆吳之山 【原文】 漆吳之山,無草木,多博石①,無玉,處于海東②。望丘山,其光載出載入③,是惟日次④。 【注釋】 ① 博石:可以做棋子的特殊石頭。一說博通“薄”,意為磐石、大石。 ② 海東:大海東面。一說為浙江東部海外。 ③ 載:托住。 ④ 次:居處。 【譯文】 南方的漆吳山處于大海的東邊。山上不長青草樹木,但多產可以做棋子的特殊石料,沒有玉石。從山上可以望見大海中的丘山。那里霞光時起時落,是太陽歇息的地方。 【解讀】 《山海經》中多次記載了太陽、月亮升起和降落的山嶺。本節記敘的是東海之外的一處景象。在那里,太陽初升,霞光萬道。從海邊望去,冉冉升起的紅日正好從丘山背后冒出頭來,就像停留在山間歇腳。紅日四周,朝霞滿天,波光粼粼。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卷!從這節簡單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獲知古人很早就開始了對太陽運行的觀察,并對此做出擬人化的解釋。 丹穴之山 【原文】 丹穴①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②。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③而文,名曰鳳皇④。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⑤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注釋】 ① 丹穴:丹山上的洞穴,神話中鳳凰鳥居住的地方。 ② 渤海:海岸邊蜿蜒曲折的地方,并非現在遼寧、河北、山東等省市之間的渤海。一說渤字同“郣”,指大地隆起。 ③ 采:古文同“彩”。 ④ 鳳皇:即鳳凰,這里“皇”是“凰”的古字。 ⑤ 膺(yīnɡ):胸部。 【譯文】 南方的丹穴山,盛產金礦石、玉石等礦物。丹水發源于這里,一直向南流淌,在一處蜿蜒曲折的港灣流入大海。山上有一種鳥,形狀像雞,羽毛五彩斑斕,名字叫鳳凰。鳳凰鳥頭上的斑紋代表 “德”,翅膀上的斑紋代表“義”,背上的斑紋代表“禮”,胸部的斑紋代表“仁”,腹部的斑紋代表“信”。這種鳥啊,吃喝都自然從容,一邊唱歌,一邊跳舞。如果鳳凰鳥出現,天下就會祥和安寧。 【解讀】 丹山上的丹穴,是中國神話中因鳳凰居住而著名的吉祥之地,又叫作鳳穴,歷史上很多文學作品都曾提到它。如南北朝時梁元帝的《職貢圖序》說:“逾空桑而歷昆吾,度青丘而跨丹穴。”唐代杜牧《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詩說:“貂簪荊玉潤,丹穴鳳毛光。”等等皆是。 與丹穴齊名的是鳳凰鳥。鳳凰集德、義、禮、仁、信五種美德于一身,是中國神話中*著名的吉祥鳥。古代文獻中記載鳳凰鳥*早、形象描繪*完整的當屬《山海經》中的本段記載。漢代以后對鳳凰鳥外形的描繪又有所變化,如許慎《說文解字》說鳳凰有著蛇一樣的頸項、魚一樣的尾巴、龍一樣斑紋、烏龜一樣的背脊、燕子一樣的下頜、雞一樣的嘴巴等等,都是對《山海經》記載的補充和完善,*終形成了*具中國特色的鳳凰鳥形象。
山海經(4年級下學期)/小學語文教材快樂讀書吧推薦書目 作者簡介
周明,1957年生,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神話研究所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山海經》等神話類典籍。曾長期擔任神話學專家袁珂先生助手,協助其完成《中國神話傳說詞典》《中國神話史》《山海經校注(修訂版)》等。個人著述有《中國神話資料萃編》《釋神校注》《山海經集釋》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