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廣州文博.拾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1066865
- 條形碼:9787501066865 ; 978-7-5010-6686-5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州文博.拾叁 內容簡介
《廣州文博》是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文物局)和廣州市文物博物館學會編輯出版的學術性刊物,創刊于1985年。2007年起經主管部門批準,改由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本刊物作為廣州市文物博物研究者一個公開的學術園地,致力于探討不同歷史時空下的各種歷史文化現象,收集和整理館藏歷史文獻、文物及田野考察資料、考古發掘資料,并積極探索反映文博行業發展特點的陳列展覽、宣傳教育、文物保護等專題研究。論文和書評以中文為主,兼及英文及主要外國語種。
廣州文博.拾叁 目錄
1.從生計經濟看石峽遺址
2.夏商時期青銅文化大背景下的多樣性格局概論——兼談嶺南的印紋陶與原始瓷
3.再論秦征嶺南與漢平南越境遇之不同
4.南越宮苑彎月池上建筑的復原研究
5.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特點
6.《新語鈾義》的學術價值
7.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殘銅人俑的解析
8.五羊傳說勾沉——以舊志記載為中心
9.試論平安初期日本對漢典的模仿與轉化——以《省試賦得珠還合浦》與《浦島子傳》所用“合浦”典故為例
10.中西海上交通樞紐——古室利佛逝與三佛齊文獻研究綜述
11.尋找粟特人的蹤跡——“絲綢之路的腓尼基人”
12.西安出土一方唐番禺府折沖都尉袁石墓志考
13.廣東乳源云門禪寺南漢二碑調查與研究論述
14.《伍怡和分家產議約》剖析
15.廣州十三行天寶行印章的發現及其意義
……
2.夏商時期青銅文化大背景下的多樣性格局概論——兼談嶺南的印紋陶與原始瓷
3.再論秦征嶺南與漢平南越境遇之不同
4.南越宮苑彎月池上建筑的復原研究
5.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特點
6.《新語鈾義》的學術價值
7.南越國宮署遺址出土殘銅人俑的解析
8.五羊傳說勾沉——以舊志記載為中心
9.試論平安初期日本對漢典的模仿與轉化——以《省試賦得珠還合浦》與《浦島子傳》所用“合浦”典故為例
10.中西海上交通樞紐——古室利佛逝與三佛齊文獻研究綜述
11.尋找粟特人的蹤跡——“絲綢之路的腓尼基人”
12.西安出土一方唐番禺府折沖都尉袁石墓志考
13.廣東乳源云門禪寺南漢二碑調查與研究論述
14.《伍怡和分家產議約》剖析
15.廣州十三行天寶行印章的發現及其意義
……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