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化工產業文化教育(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57779
- 條形碼:9787122357779 ; 978-7-122-3577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化工產業文化教育(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 內容簡介
本書為化工產業文化拓展教材,是重量教學資源庫“精細化工技術”民族化工文化板塊內容,分為七個章節,包括化工產業文化概述、中國古代化工、近代典型化工產業文化、現代化工產業文化、化工行業文化、化工產品領域文化和化工教育科研文化等內容。為適應“產業文化進校園”要求,本書分析化工產業文化的概念,研究“四大信條”化工產業文化內涵,梳理化工產業文化的發展歷程,整理化工產業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文化,以樹立化工專業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學生的化工專業文化素質。本書是化工專業學生素質教育教材,也可供化工企業宣傳文化部門、化工行業培訓組織和化工行政管理部門參考使用。
化工產業文化教育(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 目錄
**節 化工產業文化的概念 1
1.化學 1
2.化工 2
3.化工產業 3
4.化工產業文化 3
第二節 化工產業文化的形成 4
1.化學思想淵源 4
2.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結果 5
3.化工產業工業遺存之一 6
4.化工產業高端化的組成部分 7
第三節 化工產業文化的意義 8
1.化工產業發展的文化服務 8
2.化工產業發展的文化導向 9
3.化工產業從業者的文化素質 9
第二章 中國古代化工 10
**節 化工手工業 10
1.人工取火 10
2.陶器 12
3.瓷器 14
4.青銅器 16
5.鐵器 19
第二節 日用化工 20
1.漆器與桐油 20
2.釀酒 24
3.鹽 26
4.印染與漂洗 27
第三節 特殊化工 33
1.煉丹術與黑火藥 33
2.古代中醫藥 37
第四節 能源 39
1.炭 39
2.煤 42
3.石油 45
第三章 近代典型化工產業文化 49
**節 重化工業 49
1.“永久黃”工業體系 49
2.“四大信條”企業文化 51
3.侯氏制堿法 52
第二節 輕化工業 53
1.味精 53
2.火柴 55
3.制糖 56
4.其他輕化工品 60
第三節 近代化工產業文化雛形 60
1.愛國 60
2.科學 62
3.實業 62
第四章 現代化工產業文化 64
**節 化工安全文化 64
1.本質安全 64
2.工程安全 65
3.安全教育 65
4.安全制度 66
第二節 化工綠色文化 68
1.綠色化工 68
2.低碳生產 69
3.清潔生產 69
第三節 化工創新文化 70
1.技術改造 70
2.科技研發 71
3.協同創新 71
第五章 化工行業文化 73
**節 化工制造業界文化 73
1.工匠精神 73
2.標準化 74
3.綜合化與精細化 74
第二節 化工儲運業界文化 75
1.多樣化 75
2.嚴格化 75
3.系統化 76
第三節 化工營銷業界文化 77
1.合法 77
2.合理 78
3.公平 78
第六章 化工產品文化 80
**節 石油化工文化 80
1.自主自立 80
2.大慶精神 81
3.鐵人精神 82
第二節 煤化工文化 83
1.高端轉化 83
2.融合發展 84
3.忠厚吃苦 85
第三節 精細化工文化 85
1.價值性 85
2.精密性 86
3.技術密集 86
第四節 農化工文化 87
1.無害 87
2.民生 88
3.健康 88
第七章 化工教育科研文化 90
**節 化工教育文化 90
1.“西學東漸”與化工教育 90
2.大中專院校的化工教育文化 92
第二節 化工科研文化 95
1.化工科研院所文化 95
2.化工企業研發文化 96
3.化工行業組織文化 98
第三節 科研突出成就及產業政策導向 99
1.胰島素 99
2.青蒿素與諾貝爾獎 100
3.部分化工及相關產業政策導向 105
后記 123
作者簡介 124
參考文獻 125
化工產業文化教育(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 節選
《化工產業文化教育》: 3.瓷器 古代先民在陶器制作工藝的基礎上發明了瓷器,硬陶是過渡品種。龍山文化時期,在江南和東南沿海地區,人們生產出一種印紋硬陶。稱其為硬陶是相較于一般的灰陶、紅陶而言,其采用了與一般陶器不同的原料。灰陶、紅陶采用的是易熔黏土,而硬陶采用的是接近于瓷土的黏土,其中,酸性氧化物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含量顯著增加了;堿性氧化物成分,如氧化鈣、氧化鈉、氧化鉀等相對減少了。原料變化使陶器的燒成溫度上升到1100℃左右,燒成的陶器不僅燒結程度好,較堅硬,吸水率也明顯下降,擊之能發出清脆的響聲。這種硬陶由于胎質細膩,外形美觀,堅實耐用,很快成為深受歡迎的陶器新品種,并迅速地被推廣,在西周獲得很快的發展。 在商代中期出現一類帶青灰色、青黃色或青綠色釉的器物,人們曾稱它為青釉器。這類器物內外表面都刷有一層厚薄不勻的玻璃釉,而釉和胎的結合并不是很牢,易剝落。胎以灰白色為主,也有深灰或褐色,一般較致密,有的斷口還呈現玻璃光澤,采用的原料與硬陶十分相近,二氧化硅含量高達71%以上,而一般陶器大多在70%以下,胎中助熔劑(氧化鈣、氧化鎂等)含量在1%左右,而一般陶器在3%以上;胎中氧化鐵含量在2%左右,而一般陶器大多在6%左右;據分析,這類青釉器的釉是含氧化鈣16%左右的石灰釉。石灰釉是一種以氧化鈣為主要助熔劑的高溫透明釉,在1050℃以上高溫下燒熔。據測試這類青釉器的燒成溫度一般為1200℃左右,所以胎質燒結致密,吸水率在3%以下。商周時期的原始瓷器大多與印紋硬陶同時出土,有的還在同一窯中燒成。它們內胎的化學組成基本一致,不同的是硬陶胎中所含的氧化鐵較高。硬陶己不屬于陶器的范疇,而是更多地接近瓷器的條件,印紋硬陶是由陶向瓷過渡的中間產物,以后的瓷器是由它發展而來。 在春秋時期的我國江南地區,原始瓷器的燒制進入鼎盛時期,其燒成的數量己占同期陶器總數的一半左右,而且有些原始瓷器胎質細膩,器形規整,胎薄而均勻,胎內氧化鐵含量進一步降低,外表的青釉也有進步,在質量上已較接近近代的瓷器。東漢墓葬或遺址中,發現了眾多的原始瓷器,其中有一些原始瓷器,例如浙江上虞小仙壇東漢晚期窯址出土的青釉瓷器,其胎質灰白,燒結致密,吸水率僅0.28%,其0.8毫米的薄片已透光,即具有較好的進光性。它通體施釉,釉面光潤,胎釉結合緊密。由于采用浸釉方法,釉層增厚且透明,呈淡雅清澈的青色。釉是石灰釉,含氧化鈣15%以上,燒成溫度1260-1310℃。通過顯微鏡觀察和X射線分析,其瓷胎中能看到殘留的石英顆粒較細,分布均勻,表明制胎的瓷石是經水碓粉碎,坯泥較細,瓷胎內長石殘骸中發育較好的莫來石到處可見,偶爾可見玻璃中的二次莫來石,玻璃態物質較多,還有少量的閉口氣孔。瓷釉內無殘留石英,釉泡大而少,使釉特別透明,胎釉交界處,可見多量的斜長石晶體自胎向釉生成而形成一個反應層,故胎釉結合較好。這些瓷器已達到了近代瓷器的標準。因此可以認為,*遲在東漢晚期,中國已燒出成熟的青瓷,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向成熟瓷器的過渡。 “瓷”字的使用首見于晉代潘岳《笙賦》:“披黃包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釃”。不但有“瓷”字,而且還有“縹瓷”之詞語。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解釋“縹”字時說:“縹,皂青白色。”故“縹瓷”當指晉代青瓷。兩晉南北朝時,制瓷業進入成熟階段,其中以越窯(浙江紹興)的青瓷和邢窯(河北內丘、臨城)的白瓷*為著名。優質瓷器燒制是在大約5世紀(南朝)開始的。瓷器的制造已成為手工業生產中的一個重要部門。南北朝時期的青瓷,胎質堅實,通體施釉,呈青綠色。瓷器的顏色主要是由釉中的金屬元素決定的,其中特別是鐵元素的含量起著重要的作用。鐵在自然界中分布很普遍,其氧化物有氧化亞鐵和三氧化二鐵,前者呈綠色,后者呈黑褐色或赤色。青瓷是用還原焰產生氧化亞鐵而成。瓷土中的氧化亞鐵的含量在0.8%-5%之間,綠色由淡至濃。含鐵量太大,超過5%,則因還原困難而成四氧化三鐵,顏色就成暗褐色甚至黑色。所以掌握氧化亞鐵的含量是燒制青瓷的關鍵。隨著青瓷的發展,白瓷的燒制也在南北朝開始。白瓷的呈色劑主要是氧化鈣,它要求鐵的含量越少越好,否則會影響白瓷的白度,因此白瓷的燒制說明了對瓷土篩選技術的提高。唐代除制作日常生活用具的瓷器外,還大量制作精美的瓷器藝術品。唐宋時景德鎮的制瓷業已躍居全國首位,瓷器頗為精美,宋元瓷器更是中國瓷器史上的珍品。著名的窯場有開封的官窯、禹州(河南禹縣)的鈞窯、汝州(河南臨汝、寶豐)的汝窯、定州(河北曲陽)的定窯等。 唐人張戩《考聲切韻》寫道:“瓷,瓦類也,加以藥面而色澤光也。”宋人丁度《集韻》稱:“瓷,陶器之致堅者。”瓷器是陶器中的一個品種,含長石的礦物可以熔解并用作瓷釉,燒制方法是將長石摻和在粗陶士之中,從而燒制而成,瓷器燒制比陶器溫度高,坯料在高溫下處理時,其中易熔化的部分化成玻璃狀,這樣就把坯中的小孔堵實了,不會再吸入水分,于是燒出來的瓷器非常結實,輕輕地敲打會發出清脆響聲。宋朝瓷業分工更細,用料講究,時人有詩句“官窯瓷器玉為泥”,在胎質、釉料和制作技術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期。河北曲陽的定窯,以燒白瓷為主,胎細壁薄,釉白滋潤,以工整雅素的印花白瓷為當時白瓷的佼佼者。邯鄲市彭城鎮的磁州窯,也以燒白瓷為主,釉下黑彩富有特色。陜西銅川市的耀州窯,主燒青瓷,線條流暢的刻花青瓷被譽為“北方的越器”。浙江龍泉市的龍泉窯,創制出以黏稠石灰堿釉為特征,以梅子青、粉青的釉色為代表的青瓷,達到了當時青瓷工藝的高峰。景德鎮窯已燒出白度和透光度均高、釉如碧玉、胎薄質堅的影青瓷(又名青白瓷)行銷海內外。河南禹縣的鈞窯,其產品無論釉色和工藝都獨具特色。它的瓷釉配方中氧化硅含量較高,氧化鋁含量較低,五氧化二磷含量達0.5%-0.95%,在1250-1270℃燒成時,形成乳濁釉,釉色特別:當它以氧化銅作呈色劑時,若釉中含0.1%-0,3%的氧化銅和氧化錫,在還原氣氛中燒成后呈紅色,其中以胭脂紅為*好;若氧化銅含量較低,僅有0.001%-0.002%,釉就可能呈天藍、天青或月白色;紅釉和藍釉相互熔合后又得到紫色,這就是所謂窯變的呈色機理。鈞瓷的燒制經驗為以后多種色釉,特別是紅色釉的燒制提供了參照。宋代龍窯瓷具有火焰流速低的特點。它既可使熱量充分利用,又可使全窯溫度均勻,從而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同時窯的構造龐大,有的一次可燒制兩萬余瓷器,在數量和質量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 ……
化工產業文化教育(高職高專十三五規劃教材) 作者簡介
高尚榮,男,漢族,河南南陽人。2004年到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原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任教,先后擔任教師、思政輔導員、人文社科部(馬克思主義學院)副主任(主持工作)等職,現為學校發展規劃處(高教研究所)副處長(副所長)(主持工作)。先后擔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論語選讀》《社會學》《化工產業文化》等必修與選修課程教育,撰寫《中國重化工先驅范旭東的職工教育思想及啟示》等論文50多篇,主持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葉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專項課題《葉圣陶“人己一體”倫理思想與學生人格養成研究》(課題編號:YZ-c/2016/19)、江蘇省人才辦、江蘇省社科聯2016年度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人才發展)資助項目《南京江北新區新興產業發展與高技能人才培養研究》(項目編號16SRB-12)、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2019年度江蘇省社科應用研究精品工程一般資助項目“‘蘇派職教’視角下江蘇特色高水平高職建設路徑研究”(19SYB-109)等課題項目研究。出版《技術德性研究》(獨撰)、《小康社會的工農業建設》(合撰)專著2部,副主編及參編《職業生涯規劃》《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大學生科學文化讀本》教材2部,獲得學校優-秀教育工作者、百名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干教師等榮譽稱號。 楊小燕,男,教授,江蘇常州人。2004年從南化集團研究院調入南京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現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先后擔任過化工系高分子教研室專任教師、化學工程系副主任,分管學生管理和科技管理,后在應用化學系擔任副主任,分管科技工作,并在期間掛職六合區科技局副局長,2014 年擔任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科技處處長,2017 年以來擔任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化工與材料學院院長。具有化工總控工高級考評員職業資格。近五年來獲得江蘇省輕工協會 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共青團中央、教育部等“挑戰杯”大賽三等獎指導教師、江蘇省團委、教育廳等“挑戰杯”大賽一等獎指導教師等稱號。擔任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術》負責人、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群《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負責人、江蘇省環保廳重點項目主持人、江蘇省師培中心高職教師緊缺領域創新平臺主持人、教育部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精細化工技術》(備選)主要執行人等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