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凡·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690777
- 條形碼:9787535690777 ; 978-7-5356-9077-7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凡·高 本書特色
☆ 本書主體部分的文章在1937年首次發表,被譽為藝術史上介紹凡·高作品的*佳文獻之一。此版本修訂擴充版,后半部分的作品分析由利茲大學藝術社會史與藝術批評史學家格里塞爾達·波洛克教授添加完成。內容權威,經得起時間考驗。 ☆ 本書采用了不同于其他藝術家專著的敘述方式,將凡· 高的藝術作品與生活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前半部分結合37張黑白日常習作,完整梳理凡·高37年的人生境遇與藝術經歷。后半部分通過48張8開彩色大畫幅代表作品,深入解析凡·高“不遵循任何時代或環境法則”的創作風格。 ☆ 威廉·烏德提出了4個開創性的觀點: 1、凡·高的生活不遵循任何時代或環境的法則,作品也沒有遵循固定的模式或發展方向。他走的是前輩們從沒走過的艱難之路,即從文學、思想、道德與社會問題的世界過渡至感性的藝術世界。 2、印象派畫家喜歡事物外表,懷著溫和的資產階級之心去熱愛。而凡·高熱愛事物本身。印象派畫家喜歡明亮,而凡·高是太陽的瘋狂崇拜者。凡·高身上有一種不同尋常的、更為深層次的東西。 3、“感傷”是凡·高藝術作品的核心要素。他的故事與眼力、調色板、畫刷無關,卻與一顆囿于黑暗牢籠里孤獨的心有關。 4、凡·高的愛,不是喜歡、偏愛、同情、審美情趣,而是有著更深層次的情感:博愛——聯結人與事之間的深層宗教關系。這是他生命與藝術的根基所在。 ☆ 藝術史shou選入門經典套系,暢銷全球50年,被譽為西方藝術教育的“經典教科書”。 世界ding尖藝術出版機構——英國費頓出版社傾力打造。后浪出版公司官方引進,是系統、輕量級閱讀又不失專業地了解藝術史的ji佳途徑。 “彩色藝術經典圖書館”整套叢書共有46冊,精選在藝術史中占據重要地位的38位藝術家及8大風格流派輯錄而成。是一套可以帶回家的“藝術圖書館”,也是一座可以近觀的“紙上美術館”。
凡·高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文森特·凡·高的一生和他的代表性作品。作為一個畫家,文森特·凡·高的職業生涯是短暫的,但他在藝術實踐中創造出新的風格。他色感敏銳、技藝卓越,作品視覺沖擊力強,對20世紀的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像《向日葵》《黃房子》《播種者》這些作品深受當代人喜愛。凡·高同時期的杰出藝術評論家、交易商威廉·烏德,親眼見證了20世紀初凡·高的名聲大噪。迄今為止,烏德于1937年首次發表的文章仍被認為是介紹凡·高作品的*佳文獻之一。本書為修訂擴充版,注釋由利茲大學藝術社會史與藝術批評史格里塞爾達·波洛克教授添加完成。
凡·高 作者簡介
威廉·烏德(Wilhelm Uhde),(1874-1947) 德國藝術收藏家與藝術評論家。作為20世紀現代藝術的發現者和守護神之一,他獨具慧眼,包括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Pablo Picasso),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亨利·盧梭(Henri Rousseau),薩賀芬·路易斯(Séraphine Louis)等畫家都因他的資助與引薦聲名鵲起,震驚世界畫壇。威廉·烏德青年時期曾主修法律,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期間對藝術產生濃厚興趣,為了更深入、更直接地研究現代藝術,威廉·烏德于1903年移居法國巴黎。 譯者簡介: 韓雯, 天津人,現定居上海,自由插畫師,英俄雙語翻譯,專注兒插創作和藝術書籍翻譯。上海外國語大學俄語語言文學系碩士,曾赴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大學進修。譯有《夏加爾》等。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