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國企混改實戰100問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84262
- 條形碼:9787300284262 ; 978-7-300-2842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企混改實戰100問 本書特色
國企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為激活國企的活力、創造力,國家推動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出臺了一系列關于國企混改的文件。這些指導意見、政策規范、操作辦法所涉內容繁雜,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實際的執行人員都難以全面把握。 知本咨詢劉斌董事長基于大量的國企咨詢實踐,將國家下發的混改政策、法規、辦法進行梳理歸納,整理出了覆蓋7個關鍵領域、20個核心環節的100個混改問題,形成一個國企混改的全景圖。這極大地簡化了學習混改政策文件的過程,方便了混改實踐方案的設計。閱讀本書,管理者和執行者可以快速了解混改的全貌,也可以在遇到問題時查找相應的部分。 傅成玉、楊杜作序推薦。 清晰、簡明、有針對性。將復雜的混改政策、法規、辦法簡明化,梳理歸納為7個類別的100個問題,幫助企業在繁雜的政策文件中快速理清思路,基于自己的問題尋找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包含來自作者咨詢實踐的真實案例、優秀企業的實踐。
國企混改實戰100問 內容簡介
國企改革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國企通過混改的方式尋求新一輪增長的突破口,提升企業活力、效率和創造力。國家出臺的關于國企混改的政策文件內容繁多,無論是企業的領導還是企業的管理部門都很好難于全面了解和把握這些內容。鑒于此,劉斌老師將國企混改所涉及的繁雜的內容梳理歸納為七大關鍵領域、十八個核心環節,并通過100個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形成了一個國企混改的全景分析圖譜。企業在混改實踐中,可據此形成既有全局思路、又有細節考慮的混改方案;在實踐中遇到具體問題時,又可通過查閱本書,找到對應問題的清晰、簡明的解讀。
國企混改實戰100問 目錄
第1章 國企混改政策解讀
1.國企混改相關政策有哪些?相互關系是什么?
2.如何理解《關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若干政策的意見》?
3.在員工持股方面有哪幾個核心的政策文件規定?
4.《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有哪些核心議題值得關注?
5.廣大國有企業應該如何利用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方案》?
6.《國務院國資委授權放權清單》(2019年版)的特色和作用有哪些?
7.如何理解“雙百九條”里反映的國企改革政策底線?
8.“雙百九條”里推動“法無禁止即可為”,其中的創新空間在哪里?
9.科技型企業長期激勵政策如何活學活用?
10.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政策有哪些關鍵要點?
11.如何理解混改當中容錯機制的政策規定?
12.深圳國資國企改革政策有哪些新特色?
13.上海國資綜合改革政策有什么突破?
14.如何理解《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
15.如何理解“雙百工程”目的和政策空間?
16.全國各省份的混改政策都有哪些新進展?
第2章 混改戰略
17.混改設計和實施的整體藍圖是什么?要考慮哪些因素?
18.混改為什么需要從戰略規劃開始?
19.混改能夠幫助國企達成哪些戰略目標?
20.混改可能帶來何種問題和挑戰?
21.混改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2.國企應該選擇哪些業務或者下屬企業開展混改?
23.上市公司還能推動混改嗎?
24.上市公司的下屬企業如何推動混改?
25.重資產和虧損性企業推進混改有何難點?如何解決?
26.如何通過新設企業方式推動混改?
27.混改方案應該如何制定?
28.混改方案的審批程序如何遵循?
29.如何推動混改中的“職工安置”平穩進行?
30.衡量混改成敗的標準是什么?
第3章 股權結構設計
31混改股權結構設計要重點考慮哪些問題?
32.?在國資控股條件下,什么股權結構是*優的?
33.在國資參股條件下,什么股權結構是*優的?
34.如何通過聯盟型混改來建設產業生態圈?
35.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可以混改嗎?
36.哪些類型的混改股權結構設計有風險?
37.混改中國有股權比例有底線限制嗎?
38.混改后國有資本參股,還要解決哪些配套問題?
第4章 投資者選擇
39.理想的國企混改投資者應該有哪些特征?
40.現實中的投資者有哪幾類?
41.在投資者眼中什么樣的企業是混改“靚女”?
42.為什么一些企業引入投資會失敗?
43.投資者如何更好地做混改企業積極股東?
44.投資者引進的條件如何設定?
45.投資者開展盡職調查過程中有哪些關鍵事項?
46.提升投資者引進成功率有哪些有效方法?
47.外資可以參與混改嗎?
48.混改投資者可以用哪些資產進行投資,是否可以分期付款?
49.擬混改企業通過哪些方法可以順利找到理想的投資者?
第5章 混改定價
50.混改股權定價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51.混改中有效展開審計工作有哪幾個核心要點?
52.混改中資產評估涉及哪些基本的政策規定和操作重點?
53.混改中如何選擇資產評估方法?
54.如何有效利用產權交易機構的平臺?
55.所有的國有股權交易都必須掛牌嗎?
56.如果交易公示期結束沒有找到合適投資者怎么辦?
第6章 長期激勵
57.國企開展員工長期激勵有哪些政策允許的主流方式?
58.推進員工長期激勵有哪些認識誤區?
59.員工持股中的“股權”有什么特點?
60.哪些員工可以參與持股?
61.怎么樣合理確定員工持股比例?
62.員工持股的對價如何確定?
63.如果員工持股實施中出現不愿買、買不起的現象,怎么辦?
64.員工持股方案設計要避免哪些雷區?
65.哪些公司需要謹慎開展員工持股?
66.員工持股法律形式有哪幾種?有何優劣勢?
67.員工持股過程中如何進行身份轉換?
68.項目跟投的形式和方法是什么?
69.項目跟投和員工持股有何區別與聯系?
70.科技型企業崗位分紅方案有哪些要點?
71.限制性股票激勵方案要注意哪幾個關鍵要素?
72.管理員工持股平臺的組織形式是什么?
73.對員工持股平臺的管理要解決哪些核心問題?
第7章 混改管控
74.為什么有些混改企業的管理“換湯不換藥”?
75.混改企業管控出現的核心問題在哪里?
76.如何破解混改企業的管控困境?
77.混改企業如何組建實質性董事會?
78.混改企業黨建如何推進?
79.國有控股混改企業如何開展黨建工作?
80.國有參股混改企業如何開展黨建工作?
81.如何推動授權機制的作用發揮?
82.國企混改過程中,國企集團總部如何掃除“機關化”障礙?
83.管資本模式下可能會有哪些新熱點?
84.混改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和運營公司組建可能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第8章 市場化機制
85.國企推進職業經理人制度需要什么配套機制?
86.國企職業經理人制度有何借鑒模式?
87.國企職業經理人選拔有哪些有效做法?
88.國企職業經理人需要什么樣的契約?
89.國企職業經理人實踐中的三種誤區是什么?
90.契約化經理人與職業經理人有哪些差別?
91.“三項制度”是什么制度?
92.為什么二十年來三項制度改革一直是一道難題?
93.三項制度改革的核心內容和要點有哪些?
94.有效推動三項制度改革的方法和步驟是什么?
95.市場化機制改革中的“對賭機制”如何落地?
96.市場化機制改革中如何推進“賽馬機制”創新?
97.市場化機制改革中的奮斗者機制如何實施?
98.市場化機制改革中如何利用“企業基本法”?
99.市場化機制改革中如何運用好“契約化管理”?
100.如何設計本企業綜合機制改革藍圖?
國企混改實戰100問 節選
深圳國資國企改革政策有哪些新特色?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賦予深圳這座中國改革之城、開放之城嶄新的定位。 正當其時,《深圳市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實施方案》(簡稱“方案”)2019年由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這份綱領性文件,集中透視出深圳本地國資監管模式和國有企業集團發展路徑的基本構想,值得細細品讀。 區域性國資國企改革,是國家選擇在東北、上海、深圳這三個典型區域,開展適應于本地、本土國有經濟布局特點和國企發展情況的深化改革試點,是進一步推動國資監管和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圳本次推出國企改革39條,正式完成了對本地國資國企改革的藍圖設計。這一整體藍圖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個“金三角”來概括。這個“金三角”一共有三個邊,代表深圳改革的三條主線。 一體兩翼 國資國企改革中面對的一個焦點性問題就是:一個地區的國有資本發展重點是什么?如何體現戰略性聚焦,如何體現公共價值,如何推動地方經濟?就此,深圳國企的答案是“一體兩翼”。 所謂“一體”,是指“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這和很多其他地區的國有經濟布局是不同的。在東北地區,國有經濟布局的核心領域是采掘、鋼鐵、裝備等行業;在河北、山東地區,化工、鋼鐵等行業的經濟成分較多;在重慶地區,也分布著眾多細分行業的制造性企業。深圳的“一體”直接指明為“基礎設施公用事業”,這標志著深圳國有經濟特點和發展方向的差異性。 在深圳市國資委監管的21家一級企業集團中,主業分布于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的企業達到9家,占接近一半的比例。這些深圳國企直接承擔了飛機、港口、地鐵等交通設施運營,水、電、熱等基礎產品供給,以及其他的公用事業職能。 深圳將基礎設施公用事業作為未來國資布局的主干,充分說明深圳認為國有資本應該首先在市場失靈的公共產品領域發揮作用,發揮基礎性和保障性功能,不是直接參與市場的競爭,而是為市場的發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這一點,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所謂“兩翼”,是指深圳要打出兩個面向未來的拳頭。其中,左翼是金融,右翼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發展的角度審視,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又是深圳國資不可缺少的產業基石。 深圳是中國幾個有規模的金融中心之一,特別的地緣優勢使得這一特點十分鮮明。但是仔細觀察,在這一金融中心里,中央部委主管的金融基礎設施較多,中央企業的金融機構較多,新興金融科技企業的金融產業延伸較多,但是本地國有的金融力量顯得不足,這個短板需要深圳加快速度補上。 同時,作為科技和創新之城,深圳可以聚集全球的資源進行先進技術的研發和創造,在本地區內也大量存在著電子、通信、互聯網、大數據、高端制造等產業集群,這也要求深圳國資有力量引導產業結構的發展和轉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做好導航員和孵化器。我想,這就是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深圳國有經濟發展另一翼的原因。 一體兩翼,比喻的是一只鳥。這種結構是能夠起飛的基本配置。深圳的“一體兩翼”,能夠充分展現出市場化的導向,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國有資本定位思想,以及充分結合本地特點的實事求是作風。 深圳的目標是,打造一批國有大型骨干企業,力爭形成1~2家世界500強企業,6~7家資產規模超1 000億元、2家市值超1 000億元的優勢企業集團。誰能成為深圳國資的**家世界500強企業?哪家上市深圳國企可以市值超過千億?深圳的環境機遇是不少,就要看國企的行動力了。 上市公司 另一個國企核心問題,是關于國企改革方向。深圳國企改革方案,有一個反復提到的主題詞——“上市公司”,它指明了深圳國企的改革未來是圍繞資本市場展開和演繹的。 方案的內容說明,深圳要“依托國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綜合運用股權、基金、資金等運作方式,推進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大力推動國有企業上市,創造條件實現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加大市場化并購上市公司力度,推動國有資產向上市公司集中,使上市公司成為深圳國有企業主要組織形式和管資本的重要載體”。“到2022年,每家市國資委直管企業原則上控股1家以上上市公司。” 深圳把國企改革和上市公司緊密連接,有歷史基礎。深圳市屬國資資產證券化率已經達到55%,深圳市國資委控股了26家上市公司,同時,深圳本地的各類上市企業多達300家,使深圳成為中國上市公司*集中的城市。這一點,我想很多內陸城市是無法效仿的。 深圳國企改革“金三角”模式,從國有資本的分布,到國有資本監管的格局,再到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比較完整地闡述了深圳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其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總體布局。
國企混改實戰100問 作者簡介
劉斌,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產業經濟學博士后。現為北京知本創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知名國企改革專家。擁有二十年大中型國企改革的咨詢經驗,帶領團隊為包括中海油集團、華能集團、國家開發銀行在內的數十家中央企業和地方國企集團提供成長與改革的咨詢服務。劉斌老師的社會職務包括國企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和戰略委員會主任。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