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黃帝內經》針法針方講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3001
- 條形碼:9787513243001 ; 978-7-5132-430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帝內經》針法針方講記 內容簡介
本書是《黃帝內經》研究針法針方的專著,是柳少逸研讀《黃帝內經》的總結!吧僖菹壬鷥A畢生所學,驗于臨床,有《經絡腧穴原始》結集付梓。鑒于此集乃泛論經絡、腧穴之作,未能詳細地論述《黃帝內經》的針法、針方,故其另辟一徑,專論《黃帝內經》針法、針方,以翼醫經學派針術之傳承!
《黃帝內經》針法針方講記 目錄
**部分 針法
**講 針刺法則
一、刺必辨證
二、順應自然
三、補虛瀉實
四、調氣治神
五、行針候氣
六、因人而異
七、深淺、時間適宜
第二講 針刺方法
一、持針之道
二、進針姿勢
三、補瀉手法
第三講 具體刺法
一、刺絡瀉血法
二、繆刺法
三、三刺法
四、三變刺法
五、五刺法
六、九刺法
七、十二節刺法
八、五節刺法
九、異位刺法
第四講 針刺禁忌
一、刺有五禁
二、刺有五奪
三、四時之禁
四、五體之禁
五、刺胸腹之禁
六、五里之禁
七、七禁刺
八、十二禁刺
九、其他禁刺
第二部分 針方
**講 臟腑經絡論針方
一、十二經脈針方
二、奇經八脈針方
三、十五絡脈針方
四、十二經筋針方
第二講 臨床雜癥論針方
一、風病
二、熱病
三、寒熱病
四、瘧疾
五、咳證
六、喘證
七、泄瀉
八、膽癉
九、霍亂
十、脹證
十一、水腫
十二、癃閉
十三、頭痛
十四、胸痹
十五、脅痛
十六、腹痛
十七、腰痛
十八、四肢病
十九、痹證
二十、痿證
……
跋
《黃帝內經》針法針方講記 節選
十七、腰痛 腰痛為病證名,系指以腰部疼痛為主要證候的一類疾病。外感內傷均可致病,首見于《黃帝內經》。如《素問·病能》篇云:“冬診之,右脈固當沉緊,此應四時,左脈浮而遲,此逆四時,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贝硕谓浳,表述了通過脈象可知病腰痛之由!端貑·脈要精微論》云:“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贝吮硎隽四I虛腰痛的臨床特點。而《素問·刺腰痛》專篇根據經絡詳盡地論述了諸多經脈病變所致腰痛的證治! 1.足太陽脈令人腰痛方 《素問·刺腰痛》篇云:“足太陽脈令人腰痛,引項脊尻背如重狀,刺其郄中。太陽正經出血,春無見血!鄙w因足太陽脈,別下項,循肩膊內,夾脊抵腰中,故足太陽經發病,血氣留閉,脈絡痹阻令人腰痛,并引項脊尻背重著不適!佰е小保杭次。《靈樞·經別》篇云,“足太陽證,別人于腘中!保创套闾 £柦浿谐鲅。委中乃足太陽經之合穴,具激發、承接、樞轉足太陽脈氣之功,故為治腰痛之要穴,故《四總穴歌》有“腰背委中求”之驗。今名“足太陽脈令人腰痛方”。蓋因太陽合腎,腎旺于冬,水衰于春,故謂“春無見血”! 2.足少陽脈令人腰痛方 《素問·刺腰痛》篇云:“少陽令人腰痛,如以針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顧,刺少陽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獨起者,夏無見血!鄙w因足少陽脈,繞毛際,入髀厭中,故經脈中血氣留閉,絡脈痹阻,發為腰痛。因膽經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故膽絡不通,而見“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之候!俺晒侵恕,乃足少陽膽經之陽陵泉。該穴乃膽經之合穴,以其善治筋病,故又為筋之會。本穴具調達樞機,疏泄肝膽,通經活絡之功,故為治膽脈痹阻腰痛之治穴,今名“足少陽令人腰痛方”。少陽合肝,肝旺于春,衰于夏,故謂“夏無出血”! 3.足陽明脈令人腰痛方 《素問·刺腰痛》篇云:“陽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顧,顧如有見者,善悲,刺陽明于(骨行)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無見血。”蓋因足陽明脈,起于鼻,交頰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夾口環唇,下交承漿,循頤后下廉出大迎。其支別者,下人迎,循喉入缺盆,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故胃脈痹阻,而見腰痛不可顧。“(骨行)前三瘠”:即足三里穴。該穴乃足陽明胃經之合穴,為該經脈氣匯合之處,故有補脾胃,調氣血,通經絡之功,故刺之而腰痛不可以顧之證得解,今名“足陽明脈令人腰痛方”。因脾合胃,脾土旺于長夏,衰于秋,故有“秋無見血”之誡! 4.足少陰脈令人腰痛方 《素問·刺腰痛》篇云:“足少陰令人腰痛,痛引脊內廉,刺少陰于內踝上二瘠,春無見血,出血太多,不可復也!鄙w因足少陰腎經之脈,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故腎脈之血氣留滯,痹阻腎府絡脈,故“腰痛,痛引脊內廉”。復溜穴位踝上二寸,故謂“內踝上二瘠”。蓋因復溜乃足少陰腎經之經穴,具補腎益元,暢達腎經脈氣之功,故刺之,俾血氣流暢,而無痹阻之弊,今名“足少陰脈令人腰痛方”。因春時木旺水虧,故日“春無見血”! 5.厥陰之脈令人腰痛方 《素問·刺腰痛》篇云:“厥陰之脈令人腰痛,腰中如張弓弩弦,刺厥陰之脈,在腨踵魚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足厥陰脈,自陰股環陰器,抵少腹,其支者與太陰少陽結于腰踝,且“肝與膽合”“少陽屬腎”,若邪犯足厥陰經,致血氣閉留,絡脈不通,故病如是!霸诟圄~腹之外,循之累累然”,即肝經之蠡溝穴。該穴乃肝經之絡穴,有調達樞機,疏肝利膽,理氣止痛之功,故刺之,今名“厥陰之脈令人腰痛方”。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