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脾胃新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56575
- 條形碼:9787513256575 ; 978-7-5132-565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脾胃新論 內容簡介
本書梳理了脾胃學說的發展淵源,全面闡述了其理論內涵;根據臨證實踐與理論結合創新發展提出“因滯而虛”的當代脾胃病證治規律;并結合近年來中西醫結合方面的研究進展,從多個方面探討了脾胃學說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可能切入點。
脾胃新論 目錄
**章 脾胃學說的形成
**節 淵源于《黃帝內經》《難經》
第二節 奠基于仲景
第三節 形成于東垣
第四節 充實于葉桂
第五節 博采眾家
第二章 脾胃學說的藏象觀
**節 脾胃為后天之本的哲學觀
第二節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的生命觀
第三節 滯傷與內傷脾胃的疾病觀
第四節 運脾調五臟,和胃暢六腑的治養觀
第三章 脾胃新論的觀點探討
**節 脾惡濕更惡燥
第二節 脾陰與脾濕的辯證關系
第三節 論陰火與證治
第四節 風藥新論
第五節 因滯而病
第四章 脾胃學說的現代研究
**節 脾胃學說與腸屏障功能
第二節 脾胃學說與腦-腸軸
第三節 脾胃學說與肝-腸軸
第四節 脾胃學說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系統
第五節 脾胃學說與微生態
第五章 臨床應用
**節 Barrett食管
第二節 賁門失弛緩癥
第三節 反流性食管炎
第四節 霉菌性食管炎
第五節 食管裂孔疝
第六節 食管乳頭狀瘤
第七節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
第八節 胃潰瘍
第九節 胃息肉
第十節 潰瘍性結腸炎
第十一節 術后腸粘連腹痛
第十二節 直腸前突
第十三節 肝膿腫
第十四節 胰腺囊腫
第十五節 功能性便秘伴結腸黑變病
第十六節 腸易激綜合征
第六章 脾胃新論遣方用藥總結
**節 脾胃新論辨證特點
第二節 脾胃新論遣方特點
第三節 脾胃新論用藥規律
第四節 脾胃病證引經和定位方藥
第七章 脾胃與藥膳
**節 脾胃藥膳與治未病
第二節 脾胃病證的藥膳調理
**節 淵源于《黃帝內經》《難經》
第二節 奠基于仲景
第三節 形成于東垣
第四節 充實于葉桂
第五節 博采眾家
第二章 脾胃學說的藏象觀
**節 脾胃為后天之本的哲學觀
第二節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的生命觀
第三節 滯傷與內傷脾胃的疾病觀
第四節 運脾調五臟,和胃暢六腑的治養觀
第三章 脾胃新論的觀點探討
**節 脾惡濕更惡燥
第二節 脾陰與脾濕的辯證關系
第三節 論陰火與證治
第四節 風藥新論
第五節 因滯而病
第四章 脾胃學說的現代研究
**節 脾胃學說與腸屏障功能
第二節 脾胃學說與腦-腸軸
第三節 脾胃學說與肝-腸軸
第四節 脾胃學說與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系統
第五節 脾胃學說與微生態
第五章 臨床應用
**節 Barrett食管
第二節 賁門失弛緩癥
第三節 反流性食管炎
第四節 霉菌性食管炎
第五節 食管裂孔疝
第六節 食管乳頭狀瘤
第七節 慢性萎縮性胃炎伴腸上皮化生
第八節 胃潰瘍
第九節 胃息肉
第十節 潰瘍性結腸炎
第十一節 術后腸粘連腹痛
第十二節 直腸前突
第十三節 肝膿腫
第十四節 胰腺囊腫
第十五節 功能性便秘伴結腸黑變病
第十六節 腸易激綜合征
第六章 脾胃新論遣方用藥總結
**節 脾胃新論辨證特點
第二節 脾胃新論遣方特點
第三節 脾胃新論用藥規律
第四節 脾胃病證引經和定位方藥
第七章 脾胃與藥膳
**節 脾胃藥膳與治未病
第二節 脾胃病證的藥膳調理
展開全部
脾胃新論 作者簡介
白長川,大連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潛心于臨床教學科研50余年,善用經方治療疑難雜病及各科發熱性疾病;尤精于從仲景脾胃學說論治各科慢性疾病,如消化系統常見病及功能性胃腸病,心腦血管病,腎炎腎衰,風濕免疫病,腫瘤熱等。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月亮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