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好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3216
- 條形碼:9787513243216 ; 978-7-5132-432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好文選 內容簡介
《中醫好文選》以中醫臨床醫生為主要讀者對象,兼顧其他相關人員,以提高其綜合素養為宗旨。內容以高質量,貼近讀者需要為準則,涵蓋中醫專論、基礎理論、方藥研究、臨床各科、各家學說、名醫經驗、醫史文獻、氣功與養生等方面,并以方藥獨到應用心得、疾病有效防治經驗為重點。每篇好文加簡要按語,畫龍點睛,提示價值所在。《中醫好文選》擬分綜合卷和專題專號卷兩種,交叉不定期地連續出版。每卷字數控制在10~15萬字以內。
中醫好文選 目錄
走出中醫看中醫
中醫現代化的瓶頸與前景
論中醫理論能否以及如何有效進入實驗室
觀點
關于“辨證論治”之我見
關于“有是證用是方”的反思
治病要有層次
談談扶脾陽與養胃陰
經驗
夏仲方治療腎炎一得
治療慢性腹瀉的臨床經驗體會
門純德老中醫臨床治驗三例
關于糖尿病的若干問題答讀者問
董廷瑤老師運用仲景方心得
耳鼻咽喉科運用經方的點滴經驗
方藥
談選藥金壽山
《傷寒論》方在雜病中的應用
桂枝湯及其加減法的臨床體會
小柴胡湯加減方證的應用
談談桂枝新加湯證
己椒藶黃丸的臨床運用
咽喉效方六味湯
方劑對改善體質的意義
辨方證的臨床體會
醫史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
《傷寒論》研究的一個新切入點
江爾遜陰陽營衛血氣津液一體觀學習札記
……
大家
中醫好文選 節選
《中醫好文選(第1輯)》: 1.辨證論治的定義 目前公認的辨證論治的定義:是理、法、方、藥運用于臨床的過程,為中醫學術的基本特點。即通過四診、八綱、臟腑、病因、病機等中醫基本理論對患者表現的癥狀、體征進行綜合分析,辨別為何種證候,稱為辨證;在辨證基礎上,擬定出治療措施,稱為論治(《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5~1716頁)。按照這個定義,辨證論治是由辨證與論治兩個步驟組合而成的。但筆者認為,這還不足以闡明辨證論治的全部含義。其原因在于,首先,望、聞、問、切四診是中醫的診斷手段和技能,不宜把它包括在中醫基本理論中;其次,“辨證論治”里的“辨”“論”二字的實質,即是臨床思維能力的運用,離開了這種能力,就沒有辨證論治的存在! ∶總臨床醫生的辨證論治水平是由其掌握的四診技能、基本理論和臨床思維能力等三個因素決定的。其中四診技能與臨床思維能力尤為重要。四診是后天學習中獲得的能力,思維是一種天賦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必須在實踐中加以鍛煉和發展。因此,學習中醫必須早臨床、多臨床,在臨床實踐中不斷提高和發展這些能力。除此之外,直到現在還沒有發現有別的手段。如果這些能力得不到發展和提高,那么把辨證與論治的理論背得滾瓜爛熟也是無濟于事的。 再有,論治即是“治則”的運用。“治則”本來就是基本理論的一個內容,不宜把它置于基本理論之外。治則的運用是否確當,也是離不開臨床思維能力的。因此,把辨證論治的定義簡單地分作前后兩個步驟來解說是值得商榷的! 」P者認為,辨證論治的定義應該包括四診、基本理論、臨床思維三個要素和辨證與論治兩個步驟。這種縱橫結合才是完整的定義。 2.辨證論治理論的體系 我們從現存的中醫文獻中看到,在反映先秦時期醫學的《內經》里,就已經有了關于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形神等在生理與病理狀態下產生的陰陽、寒熱、表里、虛實等不同現象的論述。此后,歷代醫家在《內經》基礎上續有發揮,在醫療實踐中對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化,從不同的角度總結出多種形式和內容各不相同的辨證方法。但是,明確提出“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以及“氣血津液辨證”等等名詞,則是清代以后的事情。因此,民國年間,由著名中醫學家謝利恒先生主編、于1921年問世的《中國醫學大詞典》里,就不曾有這些辨證方法以及“辨證論治”的條目。今天被學者們看作一切辨證論治方法的總綱的“八綱”二字,在清代雍正十年(1732年)問世的《醫學心悟》里不稱八綱而叫做“八字”,“八綱辨證”是由擅用附子而名噪上海灘的祝味菊先生在1950年問世的《傷寒質難》中首次提出來的。這些情況對于現在初學中醫的年青學者來說,也許會感到驚奇,甚至不敢相信,然而歷史事實的確如此!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