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y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y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y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y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yī)家經(jīng)驗輯
宋本《傷寒論》全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295741
- 條形碼:9787117295741 ; 978-7-117-2957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本《傷寒論》全釋 本書特色
《傷寒論》是中醫(yī)四大經(jīng)典之一,歷來是中醫(yī)教育的核心,有著很強的理論指導及臨床應用價值,對于幫助學生提高辨證論治綜合運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自金代成無己開《傷寒論》注釋之先河,至今870余年,歷代醫(yī)家對《傷寒論》進行闡釋、注釋者夥多,然多限于中十篇內(nèi)容,對前四篇和后八篇注釋者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讀者對《傷寒論》的全面研讀和理解。有鑒于此,本書以劉渡舟、錢超塵主編的《傷寒論校注》為藍本,并吸納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對宋本《傷寒論》10卷22篇808條原文,逐條進行校注、釋義。本書的編寫以內(nèi)容詳盡,通俗易懂為宗旨,是目前較全面系統(tǒng)學習《傷寒論》的權威性、實用性著作,既可供初學者閱讀,亦可供深造者參考。
宋本《傷寒論》全釋 內(nèi)容簡介
《傷寒論》是中醫(yī)四大經(jīng)典之一,歷來是中醫(yī)教育的核心,有著很強的理論指導及臨床應用價值,對于幫助學生提高辨證論治綜合運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劉渡舟教授和錢超塵教授領銜編撰的《傷寒論校注》,以明?趙開美復刻宋本《傷寒論》為藍本,對宋本《傷寒論》進行了逐條校勘、考證,由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并于2013年再版,被視為當今《傷寒論》的很好版本,深受廣大讀者喜愛。然此書研究的重點在于考察版本、校勘文字、訓注疑難、闡發(fā)奧義,并未逐條對原文展開釋義,使初學者難以全面領會其內(nèi)涵。自金?成無己開《傷寒論》注釋之先河,至今870余年,歷代醫(yī)家對《傷寒論》進行闡釋、注釋者多,然多限于中十篇內(nèi)容,對前四篇和后八篇注釋者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讀者對《傷寒論》的全面研讀和理解。本書以劉渡舟、錢超塵主編的《傷寒論校注》為藍本,并吸納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對宋本《傷寒論》十卷22篇808條原文,逐條進行校注、釋義。本書的編寫以內(nèi)容詳盡,通俗易懂為宗旨,既可供初學者閱讀,亦可供深造者參考。
宋本《傷寒論》全釋 目錄
**部分:前四篇122條
卷**
辨脈法**(1~37條)
平脈法第二(38~82條)
卷第二
傷寒例第三(83~108條)
辨痙濕暍脈證第四(109~122條)
第二部分:中十篇398條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上第五(1~30條)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
卷第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中第六(31~127條)合六十六法,方三十九首。并見太陽陽明合病法。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下第七(128~178條)合三十九法。方三十首。并見太陽少陽合病法。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第八(179~262條)合四十四法,方一十首,一方附,并見陽明少陽合病法。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第九(263~272條)方一首,并見三陽合病法。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第十(273~280條)合三法,方三首。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一(281~325條)合二十三法,方一十九首。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第十二(326~381條)厥利嘔噦附。合一十九法,方一十六首。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第十三(382~391條)合六法,方六首。
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并治第十四(392~398條)合六法,方六首。
第三部分:后八篇288條
辨不可發(fā)汗病脈証并治第十五(1~32條)一法,方本闕。
辨可發(fā)汗病脈証并治第十六(33~79條)合四十一法,方一十四首。
辨發(fā)汗後病脈證并治第十七(80~112條)合二十五法,方二十四首。
辨不可吐第十八(113~116條)合四證。
辨可吐第十九(117~123條)合二法,五證。
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第二十(124~169條)合四法,方六首。
辨可下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一(170~215條)合四十四法,方一十一首。
辨發(fā)汗吐下後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216~288條)合四十八法,方三十九首。
傷寒論後序
附 錄
附1:宋本《傷寒論》目錄與子目
附2:關于宋本《傷寒論》校勘情況的若干說明
附3:關于《傷寒論》中藥物劑量折算問題
附4:方劑索引
附5:《傷寒論》版本沿革大系表
附6:主要參考書目
宋本《傷寒論》全釋 作者簡介
李宇航 ——從事《傷寒論》研究30余年。國家“十一五”《仲景方用藥劑量古今折算標準研究》課題負責人、中華中醫(yī)藥學會仲景學說分會主任委員,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基礎學院院長。主持課題5項,獲省部級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傷寒學學科帶頭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