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楊力國學養心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6637
- 條形碼:9787513246637 ; 978-7-5132-4663-7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楊力國學養心法 本書特色
楊力教授科普多年,給廣大讀者帶來了豐富的中醫知識和養生方法,為廣大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她的核心理念就是:祝全國十幾億同胞健康長壽100 歲!
楊力國學養心法 內容簡介
在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為博碩士生主講《易經》《黃帝內經》三十五年,行醫四十余年, 臨床經驗豐富,思路極敏捷且著作頗豐, 出版著作已逾三千萬字。上世紀六十年代即以一部百萬字巨著《周易與中醫學》一舉成名。現今已有中、英、日、韓、漢繁體字版等在全世界二十年長銷不衰。更有《中醫運氣學》、《中醫疾病預測學》、《楊力講黃帝內經》、《楊力講易經》、《楊力全解易經》、《周易象數學》《易經哲學大智慧》等著作奠定了她在學術屆的很好不錯地位.近十年來楊力教授遵循《黃帝內經》上醫治未病的精神, 及“只要能讓中國人多活十年,寧愿自己少活十年” 的諾言 在全國巡講巡診二千多場, 她將有五千多年歷史的中華傳統養生作了升華提煉, 提出大量養生理念,出版了以《楊力養生23講》《楊力四季養生談》《楊力抗衰老36計》等為代表的數十部養生科普書籍,引領廣大人民的養生健康, 為中國人的健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本書是楊力生命養護三部曲中的一部。
楊力國學養心法 目錄
**章 做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心理幸福人
一、5 個人中,有1 個有心理疾病 ……………………………………… 3
二、心理殤的6 大殘害,生活怎么能幸福 ……………………………… 4
三、補藥成堆,不如試試讓“心里好受些”的妙法…………………… 9
四、別把你掙錢的地方當“戰場”……………………………………… 13
五、上有老、下有小,怎樣“活得好得不得了”……………………… 21
六、10 大解救心理壓力的法寶,讓你做個大心臟的人 ……………… 22
第二章 用好中醫這把開心鎖的金鑰匙
一、心病兩大“靶器官”,一傷心來二傷肝…………………………… 39
二、《黃帝內經》“以情勝情”的治心法寶…………………………… 42
三、中醫開自閉癥的秘法………………………………………………… 47
四、“痰蒙心竅”是心理疾病的根……………………………………… 50
第三章 《黃帝內經》養神度天年之秘
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的養生真言……………………………… 57
二、百病生于氣…………………………………………………………… 61
三、“淡者壽”的故事及生命啟示……………………………………… 66第四章 《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與生命力量
一、“自強厚德”——生命的正能量…………………………………… 73
二、遠離負面心態,愿你是陽光,燦爛照耀人………………………… 77
三、心若向陽,世間何處不陽光………………………………………… 80
四、古今“正者壽”的故事及生命啟示………………………………… 84
第五章 道家“靜心不老”的秘訣
一、“靜者壽”之秘……………………………………………………… 93
二、古今道家“靜者壽”的故事與生命啟示…………………………… 99
第六章 孔子“仁者壽”的心得與長壽秘訣
一、“仁者壽”之秘…………………………………………………… 109
二、“仁者壽”的故事與生命啟示…………………………………… 116
第七章 老子“上善若水”的功德與長壽秘訣
一、“善者壽”之秘…………………………………………………… 127
二、“善者壽”的故事與生命啟示…………………………………… 133
第八章 佛家慈悲為懷的壽數
一、“慈者壽”之秘…………………………………………………… 141
二、“慈者壽”的故事與生命啟示…………………………………… 147
第九章 莊子“哀莫大于心死”的警示
一、心死則神亡,神亡則形亡………………………………………… 157
二、“心死”的故事與生命啟示……………………………………… 163第十章 孟子“人皆可為堯舜”的生命啟示
一、“志者壽”之秘…………………………………………………… 175
二 、“志者壽”的故事與生命啟示 ………………………………… 182
第十一章 老子知足常樂的生命啟示
一、“樂者壽”之秘…………………………………………………… 193
二、“樂者壽”的故事與生命啟示…………………………………… 202
第十二章 人老心不老的秘訣
一、形神合一,以神為主之秘………………………………………… 213
二、心老的奧秘………………………………………………………… 215
三、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態……………………………………………… 219
四、食療養心不可少…………………………………………………… 222
五、穴位按摩,養心防病……………………………………………… 224
第十三章 人生不易,化解從幼到老四大心理危機
一、兒童期自閉癥的危害……………………………………………… 229
二、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危機…………………………………………… 232
三、更年期抑郁癥的高發危機………………………………………… 236
四、老年期“退休綜合征”的危害…………………………………… 239
五、調好心神,你就能有顆喜悅的心………………………………… 242
六、自己動手,除去心病交好運………………………………………… 246
楊力國學養心法 節選
二、百病生于氣 氣,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指的是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斷運動且無形可見 的極細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本原。在人體中,氣是活力很強、運 行不息的極精微物質。 腎藏先天之精,其所化生的先天之氣是人體之氣的根本。正如《素問·金 匱真言論》中所說:“夫精者,身之本也。”《靈樞·營衛生會》中說:“人受 氣于谷,谷入于胃,以傳于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人體之氣來源于水谷精 微,被人體吸收后化生為水谷之氣。《黃帝內經》中的“天氣通于肺”則說明 來自自然界的清氣需要依靠肺的呼吸功能和腎的納氣功能才能吸入體內。先 天之氣、水谷之氣和自然界的清氣共同形成了人體的一身之氣,即《黃帝內 經》所說的“人氣”。氣布散全身,無處不在,正如《類經·攝生類》所說:“人 之有生,全賴此氣。” “百病生于氣”出自《黃帝內經》,意為各種各樣的疾病都是因為人體氣機的失調所致。原文為“余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 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1. 氣機失調的病機 氣機失調指的是氣的升降出入失去了原本的協調平衡。氣機失調有各種 不同的表現,比如氣機不暢、氣虛、氣逆、氣脫、氣有余等。 (1)氣機不暢 氣機不暢是指氣的運行受到了阻礙而不能暢通無阻地運行。如果把人體 看成是一臺發動機的話,氣機不暢指的就是發動機管道堵塞的情況。情況嚴 重時,局部阻滯不通,則稱為“氣滯”。 情志抑郁、體內有痰濕、瘀血、食積時都會導致氣的運行受阻。天氣寒 冷時,血流運行速度減慢,相對應地,氣的運行速度也可能會減慢。受到外 傷時,人身體的很多經脈也會出現運行受阻的情況。某一部分氣機不暢或者 氣滯,可見脹痛,也有可能導致某些臟腑生理功能失調。比如脾胃氣滯可見 消化不良,胃腸氣滯可見腹脹疼痛等。 所以,在冬季或者氣溫低的時候,要注意保暖,保護人體的陽氣。增強 防范意識,避免受到外傷。心情煩悶時,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轉移一下注意 力,不要在一件別扭的事情上糾纏太久。 (2)氣虛 當氣的量減少至不能維持人體的正常活動時,稱為氣不足,也可以說是 氣虛。氣虛的實質是肺脾腎功能失調,導致氣的生成不足。長期的用腦過度、 過度勞累、長期節食、缺乏運動等都容易導致氣虛。氣虛體質的人很容易被 下面這些問題困擾,如沒有食欲、消化不良、抗病能力下降、身體虛弱、換 季時容易生病、面色萎黃或淡白。 有一個詞語叫“尊榮人”,指的是養尊處優缺乏運動的人。這類人因為 缺乏體力勞動,導致不耐寒熱、氣不足。這類人的肥胖則是氣虛型肥胖。林黛玉多愁善感,患上肺癆,使氣的生成不足,衰弱而死。中醫認為,“悲則氣 消”,悲傷的情緒是導致氣消散的一個因素。 日常生活中,要學會精神養生,不要熬夜,遇事不要思慮太久。可以選 擇一些傳統的健身項目如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來調理陰陽、養氣、 補氣。但要避免過度運動,選擇有氧運動,如慢跑、爬山、瑜伽等。 (3)氣逆 氣逆指的是氣的上升太過或下降不及的病理狀態。每個臟腑都有自己的 特點,如肝氣、脾氣主升,肺氣、胃氣主降。升降出入之間必須保持協調平 衡,太過或者不及都會出現氣逆。 肺氣上逆會發生咳喘;胃氣上逆會有惡心、嘔吐、噯氣等表現;肝氣上 逆則頭痛而脹。胃氣主降,胃虛失降也會導致臟腑之氣上逆。發怒、情志抑 郁等都會導致氣逆。 不生氣、不上火,做到“恬淡虛無”,保持心境平和,便可以減少疾病發 生的機會。 (4)氣脫 大失血的病人,氣也會隨之大量喪失,此時氣的外出太過而不能內守, 稱之“氣脫”,又因血液也大量失去,這在中醫上稱為“血隨氣脫”。 (5)氣有余 有余與不足是相對的,有余指的是氣的供應太多,已經超過了人體所需 的正常范圍。當這些多余的氣無法消散時,就會在人體內堆積,會出現平時 我們所說的“上火”,古人云“氣有余便是火”。 每天大魚大肉,營養過剩會出現氣有余的情況。人體在吸收自己所需的 養分后,剩下的物質無處消耗,便會導致此類情況的發生。缺乏運動,沒有 將體內多余的能量消耗出去,也會導致氣有余。除此之外,經常發怒生氣的 人,體內的惱怒情緒會變成火氣,也會使氣有余產生。遇到事情時不要著急,靜下心來想辦法才是解決之道。凡事盡量保持心境平 和,說不定就會“柳暗花明又一村”,發現更多解決的方法。注意飲食,少飲 酒、少吃辣,多吃清淡的食物。平時即使再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鍛煉身體。 以上是氣的運動失調后所出現的病理情況,由于“百病生于氣”,接下來 我們來介紹調氣的方法,來減少疾病的發生,以更好地養生。
楊力國學養心法 作者簡介
楊力,著名中醫學家,《黃帝內經》研究專家,著名心血管病專家,著名易學家,國學專家,著名作家,中國醫易學創始人,中國象數科學提出者,中醫疾病預測學開創者,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