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單玉堂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講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0192
- 條形碼:9787513240192 ; 978-7-5132-4019-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單玉堂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講稿 內容簡介
《單玉堂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講稿》是我國現代針灸學家、有名子午流注專家單玉堂先生全面系統論述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按時取穴的一部學術專著。上篇系統論述了子午流注的源流,子午流注與五運六氣的關系,五運六氣干支體系述要,子午流注的概念、組成與臨床應用等。下篇著重介紹靈龜八法的源流、概念、組成與臨床應用。并分別收錄單老子午流注、靈龜八法醫隸。補篇介紹了飛騰八法的原理、組成與臨床應用,更列專章介紹單老臨床常用的針刺補瀉手法,繪圖標明其獨到的補瀉經驗。
單玉堂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講稿 目錄
一、謹度病端,與時相應
二、閉時開穴,順應天度
三、補瀉應手,療效卓著
四、單老治驗病例
后記
上篇 子午流注
**章 緒論
**節 子午流注源流
第二節 子午流注與五運六氣的關系
一、天文背景
二、天干五運
三、地支六氣
四、“天門地戶”解
第三節 五運六氣干支體系述要
一、天干化合五運
二、地支化合六氣
三、地支相沖相生
第二章 子午流注的概念與組成
**節 子午流注的概念
一、子午代表地支
二、子午代表陰陽
三、子午代表時間
四、子午代表寒熱
五、子午代表經脈
第二節 子午流注的干支配屬
一、干支配陰陽
二、天干配五行
三、地支配五行
四、地支配三陰三陽六氣
五、天干五行配合十二經
六、天干五行配合五輸穴
第三節 子午流注的組成
一、十二經與天干配合
二、十二經與地支配合
三、干支陰陽屬性與時間對應
四、五輸穴與五行的關系
……
下篇 靈龜八法
補篇 飛騰八法與針刺補瀉
單玉堂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講稿 作者簡介
單玉堂先生(1902-1983)是我國現代著名針灸學家,子午流注專家,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元老,學院派研究子午流注第1人。其所創立的“井經滎合輸納規律”,恰當地解決了被歷代子午流注研究家稱為“天然之缺陷”的閉時無穴可開的學術難題,填補了自明朝以來“子午流注納甲法之閉穴”領域的一項空白,從而使子午流注按時取穴內容完整無缺,標志著人體氣血流注無有終時之意。這一理論成果已編入全國高等醫藥院校《針灸學》教材,為當代諸家所認可。 單玉堂先生系遼寧丹東人,自安東省立師范學校(今丹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后,師從丹東市易學家李愛濱老先生學習中醫內科,熟讀《易經》《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經典。后又拜黑龍江省訥河縣(今訥河市)針灸專家陳文會為師,學習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并目睹陳翁屢屢用針起死回生的情景,從而激發起強烈的鉆研針灸學的愿望。 因其扎實的中醫功底,先生于1922年順利通過訥河縣中醫考試并執業,在訥河縣行醫時即聲名鵲起,被當時的縣長崔福坤看中,準許參加留學選拔考試,三試均中首額,遂公費東渡日本留學,深造針灸學術。先后在東京高等針灸醫學校、東京針灸醫學研究所、日本醫師會等學習,由于成績好,曾獲金質學習獎章一枚和銀質學習獎章兩枚,于1936年8月學科修滿畢業。他的老師柳谷素靈先生(日本近代著名針灸學家)曾挽留他繼續深造,但他還是決定回國。回國后在安東市(今丹東市)行醫講學,并被推選擔任安東市中醫學會研究會長及編輯長、中醫講習班傷寒論講師。 “七七事變”后,日軍全面侵華,已成為淪陷區的東北,更是民不聊生。先生居無定所,輾轉多地,不得不中斷行醫與教學,竟一度以賣字為生養家糊口。他目睹日軍在我們國家土地上耀武揚威,滿腔憂憤不能直言,不甘做亡國奴的良心驅使他又不能不言,于是他借醫論政,借“人體十二官”以言國事,撰寫并發表了《人身一小國家說》,勇敢表達了心系國家、強國如強身的愿望:“主權既失,外患必乘,真火消滅,生氣將息,國權之不振,內憂外患,相繼而生,豈不殆哉!”主張國家必須上下合力,抵抗外敵。“猶如道德忠義,而為一國之真精神也!” 1949年底,先生由沈陽遷入北京執業;新中國成立初期,先后受聘于中國人民大學醫院、北京市耳鼻喉科醫院(后合并于北京同仁醫院)。1953年1月當選北京市針灸專門委員會委員;同年11月受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派遣參加抗美援朝針灸醫療隊,從事醫療培訓與教學工作。1954年11月被北京衛協醫師會針灸醫師班聘為針灸講師。后由北京市政府衛生局核準,在北京東四十條開辦古典醫術針灸傳習班,共八期,授徒約六百人,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針灸醫生短缺的客觀狀況。 1956年9月,單玉堂先生加入中國農工民主黨;同年12月奉調北京中醫學院,任針灸教研組副組長,參與組建針灸教研組,并參加編寫新中國成立以來第1部高等醫藥院校《針灸學講義》,主抓教學與臨床工作。 1957年,先生在中醫研究院(今中國中醫科學院)經絡研究所做了題為“針灸子午流注閉穴變開穴”學術報告,首次提出“井經滎合輸納”(簡稱一四二五三零)閉穴變開穴規律。 單玉堂先生針灸配穴豐富而靈活,堪稱“配穴體系”,且針刺手法獨特,對子午流注、靈龜八法有很深的學術造詣,已為中醫界人所共知。在其60年的中醫生涯中,針藥并行、學驗俱豐,在教學中講授《傷寒論》《中醫內科學》《針灸學》《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且著述頗豐:編著《針灸圖鑒》一部,繪制《十四經新針灸總圖》兩大幅,繪制《中國針灸正、奇經穴及生理解剖臨床取穴教學圖》一冊,編述《經外奇穴圖解》、《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合纂》(正編、補編)、《子午流注啟鑰》、《傷寒論輯要與針灸處方》、《子午流注靈龜八法古法新解》、《竇太師針經指南“標幽賦”新釋》《針灸鈞陶》等多種論著。曾發表論文《子午流注在臨床應用的規律》《針灸配穴法》,以及方藥論文如《汗的辨證及處方》《六味地黃湯臨床加減應用》《我對眩暈證治療的臨床體會》《中國經典醫學的哲學原理》《醫易學說整編》等,有頗多獨到見解。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