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4633
- 條形碼:9787513244633 ; 978-7-5132-446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 本書特色
王紹潔、卞菊、代薇著的《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就像書名一樣,里面的內容也簡單樸實,一目了然。全書共四大部分:**部分臨證經驗薈萃包括呼吸、消化、神經、泌尿四大系統疾病,第二、三部分為用藥經驗薈萃及經方應用體會,*后一部分介紹拔罐、穴位貼敷、針灸推拿等小兒外治療法。小兒各種常見病的證候、辨證、治法、方藥。所附的病案,既是實際應用的例子,更是理論解說的佐證,有理有據,分析細致,條理清晰,通俗易懂。兒童的常見病、多發病在這里都能找到治療、預防及護理的方法。
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 內容簡介
王紹潔、卞菊、代薇著的《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是大連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中醫生王紹潔集三十余載臨床經驗,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而成的嘔心之作。
書中囊括了呼吸、消化、神經、泌尿四大系統疾病及皮膚病。用藥經驗、經典方劑應用體會和小兒外治療法等諸方面,既有常見疾病的診治方法,也有疑難雜癥的病案解析,小兒所患,幾乎一覽無余。作者從疾病的證候、辯證、治法、方藥等方面做了詳盡介紹,條理清晰,有理有據,通俗易懂。兒童常見病、多發病在這里都能找到預防、治療及護理的方法,既具有性又有可操作性,是中醫兒科醫、患雙方推薦的實用大全。
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 目錄
呼吸系統疾病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支氣管炎
三、肺炎
四、支氣管哮喘
五、反復呼吸道感染
消化系統疾病
一、腹瀉
二、厭食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
四、便秘
五、腹痛
六、惡心和嘔吐
七、新生兒黃疸
神經系統疾病
一、多汗癥
二、睡眠障礙
三、注意力缺陷多動癥
四、多發性抽搐癥
五、驚厥
六、發作性睡病
泌尿系統疾病
一、急性腎小球腎炎
二、腎病綜合征
三、過敏性紫癜
四、遺尿癥
五、心因性多尿癥
皮膚病
一、嬰兒濕疹
二、蕁麻疹
用藥經驗薈萃
止血奇藥——炭類中藥
疏風止痙、鎮驚安神、抗過敏藥——蟬蛻
溫腎助陽常用藥——淫羊藿
兒科補虛要藥——太子參
院內制劑——千金散
經方應用體會
小柴胡湯——“和法”在呼吸系統疾病中的應用
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治療胃腸道疾病
小薊飲子——“涼血止血”治療血尿及過敏性紫癜
小兒外治療法
拔罐療法
穴位貼敷療法
針灸推拿療法
主要參考文獻
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 節選
《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 【辨證論治】 1.外感咳嗽 (1)風寒咳嗽 證候:咳嗽頻作,咽癢聲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惡寒少汗,或有發熱頭痛,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指紋浮紅。 辨證:本證有外感病史,發病較急。主要特征為咳嗽頻作,咽癢聲重,痰白清稀,兼見風寒表證。風寒犯肺,壅阻肺絡,氣機不利,則咳嗽頻作,咽癢聲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風寒之邪,束于肌表,郁遏衛陽,或郁于太陽經脈,經脈收引,則惡寒少汗,發熱頭痛,全身酸痛。類似于風寒感冒,小兒風寒咳嗽也容易從陽化熱,而見口渴咽痛、鼻流濁涕等風熱證的表現,此時應注意證型已發生改變。 治法:散寒宣肺。 方藥:金沸草散加減。常用:金沸草順氣止咳,前胡、荊芥疏散風寒,細辛溫經發散,半夏燥濕化痰,茯苓利水除痰。 寒邪較重,加炙麻黃辛溫宣肺;咳甚加杏仁、桔梗、枇杷葉止咳下氣;痰多加橘皮、茯苓化痰理氣。 (2)風熱咳嗽 證候:咳嗽不爽,痰黃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濁涕,伴有發熱頭痛,惡風,微汗出,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指紋紅紫。 辨證:本證有外感病史,發病較急,可由風寒咳嗽化熱而來。主要特征為咳嗽不爽,痰黃黏稠,不易咯出,兼見風熱表證。風熱犯肺,肺失宣肅,則咳嗽,鼻流濁涕;熱為陽邪,易傷津液,則痰黃黏稠,口渴咽痛;邪在衛表,衛氣不暢,則發熱頭痛,惡風,微汗出。 治法:疏風肅肺。 方藥:桑菊飲加減。常用:桑葉、菊花疏散風熱,薄荷、連翹辛涼透邪、清熱解表;杏仁、桔梗宣肺止咳,蘆根清熱生津,甘草和中。 氣粗、口渴加生石膏、天花粉清熱生津;肺熱重加黃芩清肺;咽紅腫痛加土牛膝根、玄參利咽消腫;咳嗽重加枇杷葉、前胡清肺止咳;痰多加浙貝母、瓜蔞滌痰止咳。 2.內傷咳嗽 (1)痰熱咳嗽 證候:咳嗽痰黃,稠黏難咯,面赤唇紅,口苦作渴,或有發熱、煩躁不寧,尿少色黃,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指紋色紫。 辨證:本證因小兒肺脾虛弱,氣不化津,內有郁熱,煉液成痰,痰熱互結而成。主要特征為咳嗽痰黃,黏稠難咯,兼里熱證。熱重者,則面赤唇紅,口苦作渴,或有發熱、煩躁不寧,尿少色黃;痰重者,則咳嗽痰多。 治法:清肺化痰。 方藥:清金化痰湯加減。常用:桑白皮、前胡、葶藶子肅肺降逆,浙貝母、桔梗止咳化痰,黃芩、魚腥草清肺解熱,甘草和中。 痰多色黃,稠黏咯吐不爽加竹瀝、膽南星、海浮石清肺化痰;胸脅疼痛加郁金、川楝子理氣通絡;心煩口渴加梔子、黃連、竹葉清心除煩。 (2)痰濕咳嗽 證候:咳嗽重濁,痰多壅盛,色白而稀,胸悶納呆,舌苔白膩,脈濡。 辨證:本證因小兒脾常不足,若喂養不當、飲食失節易致脾運失健,影響津液輸布運化而釀生痰濁水濕。主要特征為咳嗽重濁,痰多壅盛,色白而稀。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痰濕貯肺,阻塞氣道,肺失宣降,故咳嗽重濁,痰多壅盛,色白而稀;痰濕壅盛,氣機不暢,故胸悶;痰濕困阻中焦,故納呆食少。 治法:化痰燥濕。 方藥: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常用:陳皮、半夏理氣化痰,茯苓、甘草健脾化濕,蘇子、萊菔子、白芥子肅肺化痰。 濕盛加蒼術、厚樸燥濕健脾,寬胸行氣;咳甚加杏仁、百部、枇杷葉宣肺化痰止咳;胸悶嘔吐加陳皮、枳殼理氣寬胸。 (3)陰虛咳嗽 證候: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癢聲嘶,手足心熱,或咳嗽帶血,午后潮熱,舌質紅,舌苔少,脈細數。 ……
王紹潔中醫兒科臨床經驗集要 作者簡介
王紹潔,女,1983年畢業于遼寧中醫藥大學。現為大連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中醫師,大連醫科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大連市名中醫,享受市政府津貼,獲首屆“大連十大民選名醫”稱號。長期從事兒科疾病的中西醫臨床及教學工作。 擔任世界中醫藥聯合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理事、治未病分會常務理事,遼寧省及大連市中醫藥學會兒科分會副主任委員及主任委員。 參與國家課題3項,主持省級1項,市級5項,發表論文30余篇;主編《在家看圖做艾灸》,率先在大連地區落實兒童治未病理念。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常見病,尤其擅長小兒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疾病和疑難雜癥。 卞菊,女,醫學碩士,2012年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兒科專業,同年7月進入大連市兒童醫院中醫科從事中醫兒科工作。擅長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過敏性咳嗽、支氣管哮喘、小兒肺炎、過敏性鼻炎、腺樣體肥大、小兒腹痛等。同時擅用推拿、貼敷等外治法治療小兒常見病。參與科室的多項科研課題,多次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 代薇,女,河北石家莊人,中醫師,醫學碩士,中華醫學會、北京中醫藥學會成員。畢業于大連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專業兒科方向,曾跟從大連市兒童醫院中醫科主任王紹潔教授學習,參與“槐杞黃顆粒治療過敏性紫癜”等課題的研究,并發表多篇論文。目前工作于北京市肛腸醫院(北京市二龍路醫院),擅長兒科常見病、多發病的中西醫診療。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