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國針灸名家特技叢書火針療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17682
- 條形碼:9787513217682 ; 978-7-5132-1768-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針灸名家特技叢書火針療法 內容簡介
火針療法是指將特制的針具用火燒紅針體后,按一定刺法瞬間刺入腧穴或特定部位的治療方法。其借助火力和溫熱刺激,通過溫陽扶正、祛寒散邪、疏通氣血而達到治療目的,屬于溫通療法的范圍。
火針療法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一種獨特的針刺治療方法,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施治簡便、見效快、療程短等特點,在治療頑固性病癥方面有獨特的療效。但目前在大學教材中尚未收錄火針療法,其臨床運用也不廣,因而針灸療效受到一定制約。國醫大師賀普仁教授創立“針灸三通法”理論,將火針療法提高到了應有的高度,對促進針灸療法的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針灸名家特技叢書火針療法 目錄
**章 火針療法的歷史淵源
第二章 火針療法的現代發展
第三章 火針療法的特色優勢
一、溫陽扶正
二、溫通經絡
三、祛邪散熱
四、去腐排膿,生肌斂瘡
第四章 火針療法的作用機理
一、傳統認識
二、現代研究
下篇 各論
**章 內科病癥
一、中風
二、頭痛
三、眩暈
四、面癱
五、面瞤
六、面痛
七、不寐
八、痄腮
九、咳嗽
十、哮喘
十一、呃逆
十二、嘔吐
十三、胃痛
十四、胃緩
十五、脅痛
十六、痹證
十七、痛風
十八、痿證
十九、腹痛
二十、腹瀉
二十一、便秘
二十二、淋證
二十三、高血壓
第二章 外科、骨傷科病癥
一、肉癭
二、瘰疬
三、落枕
四、頸椎病
五、肩凝癥(肩關節周圍炎)
六、背肌筋膜炎
七、肘勞
中國針灸名家特技叢書火針療法 節選
《火針療法/中國針灸名家特技叢書》: 對于痛癥病人,我們在取穴時不一定要采用“以痛為腧”的方式去止痛。譬如牙痛時,針灸醫生常取合谷,腰背痛時取委中,胃脘痛時則取足三里等都是很好的例證。烏赫托姆斯基(前蘇聯生理學家)提出的“第二優勢灶”理論指出,當疼痛發生時,在中樞神經系統內會形成一個興奮灶。針灸治療中所產生的刺激也可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建立另一個興奮灶,假如第二個興奮灶的強度超過**個興奮灶的話,**個興奮灶的興奮性將被抑制,而且被“牽引”過去,由于前者的興奮灶被抑制和“牽引”了過去,所以神經痛也就消失了。同理,疼痛程度越嚴重,針刺的強度和留針的時間或艾灸的壯數等也要相應增加。其原理就在于疼痛興奮灶的強度如果很大的話,那么另一個興奮灶的強度必須比它更強才能將它抑制和牽引過去。這樣我們就可以解釋在病人剛剛得病時,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內形成的興奮灶還較弱、較淺,所以這樣的患者只要經過一至數次治療即可痊愈,而久病的患者則需要多次的治療方可痊愈。由于火針對機體的刺激量遠遠大于毫針,其在大腦皮層形成興奮灶的強度也遠遠超過毫針,因而它對**個興奮灶的抑制與牽引作用也較強,故臨床上火針治療各種疼痛甚至頑固性疼痛有較好的療效。 人們通常將內臟引起的痛覺分為兩大類。**類是內臟真正的痛覺,即當內臟器官發生強烈的痙攣或伸展時引起的疼痛。如幽門狹窄時可以形成疼痛,這種痛感能夠使我們直接意識到是由內臟發出的。第二種是內臟牽涉性的痛覺,即當內臟有炎癥等病理存在時,由內臟發出的炎性沖動經后根傳達到脊髓直至大腦皮層,并在大腦皮層形成刺激焦點。因為皮膚感受器的刺激感受性高于內臟,故由內臟的刺激感受性低的部位通過大腦皮層向皮膚的刺激感受性高的部位形成刺激反射,于是該脊髓神經節所支配的皮膚區域內就會發生疼痛或形成知覺過敏帶,即人們常稱的“海特帶”,例如心絞痛往往在手臂內側、腋下或左肩出現疼痛。醫學上,有人利用內臟與體表皮膚之間的相互關系來影響脊髓上同一段神經所支配的內臟,使它產生血管擴張或減少其疼痛。這一機制在針灸療法中應用得更早,用華佗夾脊穴治療心絞痛、肝膽區疼痛、哮喘等胸腹腔的疾患就是很好的例證。另外,內臟痛覺反射在皮膚上所呈現的疼痛部位常常是針灸治療的選穴所在,如胃部疾患常在中脘穴附近發生疼痛與不適,而該穴又恰恰是針灸治療胃脘部疾患的主要刺激點。火針選穴方法中*常用的就是“以痛定腧”,因而,火針治療的機理也與內臟牽涉痛學說有著密切的關系。 以上是火針治療疼痛性疾病的治標性機理。火針療法的選穴組方同毫針一樣,也要綜合考慮、標本兼治,這樣療效才能持久。 ……
- >
巴金-再思錄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