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外科學/譚工/高職十三五規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8952
- 條形碼:9787513248952 ; 978-7-5132-489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外科學/譚工/高職十三五規劃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對十二五《中醫外科學》教材的修訂,是在上版教材的基礎上,汲取了以往同類教材的編寫經驗,在編寫過程中,依據“基于職業分析,構建課程體系;基于工作體系,重構教學內容;基于行動導向,改革教學模式”的課程建設模式,按照“職業崗位能力→工作崗位→工作任務,”的思路,提煉、優化,歸納形成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在廣度和深度上體現高職高專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特點,使學生通過本教材的學習,掌握中醫外科相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并注重教材的整體優化,力求體現教材的思想性、繼承性、科學性、優選性、啟發性與適用性。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外科學/譚工/高職十三五規劃 目錄
模塊一 中醫外科學發展概況
一、起源
二、形成
三、發展
四、成熟
模塊二 中醫外科范圍和疾病命名及分類
項目一 中醫外科的范圍和外科疾病的命名
一、中醫外科研究的范圍
二、中醫外科疾病的命名
項目二 中醫外科疾病的分類
模塊三 中醫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機
項目一 中醫外科疾病的致病因素
一、外感六淫
二、外來傷害
三、感受特殊之毒
四、飲食所傷
五、情志內傷
六、勞傷虛損
項目二 中醫外科疾病的發病機理
一、外科疾病與氣血的關系
二、外科疾病與臟腑的關系
三、外科疾病與經絡的關系
模塊四 中醫外科疾病的辨證
項目一 診法
一、望診
二、聞診
三、問診
四、切診
項目二 辨陰證陽證
項目三 辨局部常見癥狀
一、辨腫
二、辨痛
三、辨癢
四、辨膿
五、辨麻木
六、辨潰瘍
項目四 辨經絡部位
一、人體各部所屬經絡
二、經絡辨證的應用
項目五 辨善惡順逆
一、善證、順證
二、惡證、逆證
模塊五 中醫外科疾病的治法
項目一 內治法
一、內治法的三個總則
二、內治法的具體應用
項目二 外治法
一、藥物療法
二、手術療法
三、其他療法
模塊六 中醫外科調護
項目一 一般護理
各論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外科學/譚工/高職十三五規劃 節選
《中醫外科學(第2版 供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專業用)》: (三)望形態 主要觀察患者的外形及體態。形體健壯、發育正常者為體質強;形體消瘦、發育不良者為體質弱。肥胖之人多痰濕,瘦人多虛火。在體態方面,注意觀察患者的被動體態及功能障礙而知病之所在。如行走腳蹺者為下肢的骨關節有病;頸項強直不能轉側者為頸項部有病變;腰挺直如板,不能彎腰拾物者多為腰椎流痰;患者以手托乳房緩慢而行,多為患有乳癰。 (四)望舌 舌為心之苗,胃氣熏蒸谷氣上承于舌面而成舌苔。五臟六腑之氣秉受于胃氣,故臟腑氣血之虛實、病邪之深淺、津液之盈虧,均在舌象上表現出來。 1.望舌質舌質紅在外科急性病中多屬熱證,慢性疾病見之則多屬陰虛。舌質紅而起刺者屬熱極;舌質紅而干燥者屬熱盛而乏津;舌絳為邪熱人于營分,多見于疔瘡走黃、疽毒內陷、燒傷后期等。舌質淡而白一般均為氣血兩虛;如果淡嫩而胖,多屬陽虛,常見于,瘡瘍潰后膿出過多者,或為慢性消耗性疾病(流痰);舌胖嫩而舌邊有齒痕,多屬氣虛、陽虛,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后期或應用大量激素后常見到此舌象。舌光如鏡,舌質紅絳,伴有口糜,為病久陰傷胃虛,應用抗生素后亦可見到此舌象。青紫舌為瘀血,常見于瘀血流注。 2.望舌苔白苔見于外科疾病兼有表證,或屬寒證,或屬脾胃有濕。黃苔多為邪熱蘊結,外科瘡瘍在化膿階段多見此苔。膩苔多為濕重征象,白膩為寒濕,黃膩為濕熱。若黃膩不化,舌絳起刺,體溫升高,瘡瘍兼見瘡陷色暗,則為病情惡化或并發走黃、內陷之象。黑苔有寒熱之分:熱者是苔黑烏燥,為熱極似火,猶如火過炭黑;寒者見苔黑而濕潤,為陽虛、命門火衰所致。望舌苔時應注意因服藥或飲食而染色的假苔;另外,某些患者有刷牙時刷舌苔的習慣,尤其是舌苔與證不相符時,應注意詢問。 二、聞診 聞診包括聽與嗅兩方面的內容。聽主要聽患者的語言、呼吸、嘔吐、呃逆及瘡面音等;嗅主要包括患者的體臭及分泌物的氣味,如膿液、痰涕等。 (一)耳聞 患者譫語、狂言,多為瘡瘍熱毒熾盛而走黃或內陷之候;呻吟呼號多為瘡瘍釀膿或潰爛時的劇烈疼痛;氣粗喘急是走黃或內陷毒邪傳肺的危險證候。氣息低微是正氣不足的虛脫之象,如巖證晚期、系統性紅斑狼瘡脾腎陽虛時的久病患者。若急性患者由氣粗喘急轉為氣息低微,為病情轉危之象。嘔吐、呃逆出現在腫瘍初起且聲高有力,為邪熱熾盛;出現在潰瘍后期且聲低無力,為陰傷胃虛;‘若大面積燒傷、巖證后期見之,多為胃氣已絕,預后不良。另外,須注意聽瘡面發出的聲音。如爛疔瘡面發出捻發音;附骨疽潰后探之內有骨摩擦音,為有死骨的存在;胸腹瘡瘍透膜后可有兒啼音或氣泡破碎音。 (二)鼻嗅 有頭疽、癤、癰患者若伴有爛蘋果樣的呼吸氣味,應注意伴有消渴病;瘡瘍患者發出口臭,多為內有肺胃積熱;患者腋下發出異味為腋臭。咳唾黃色腥臭痰常提示有肺癰;肛周膿腫潰破臭穢則易成瘺管;兒童頭部糜爛結黃痂、發出鼠尿味是肥瘡;指疔損骨、脂瘤等,其膿液及分泌物多臭穢。總之,潰瘍膿液無異常氣味者容易治愈;若膿液腥臭難聞,病在深里,則較難愈。 三、問診 問診是通過醫患之間的交流以獲得病史資料的診斷方法。可以通過詢問患者或患者家屬以了解疾病的發生經過和自覺癥狀,這是診斷疾病的首要方法之一。問診包括問主訴、現病史、既往史、個人史、家族史、經孕胎產史等內容。 主訴即患者此次發病*主要的疾苦或*明顯的癥狀或體征,如“頸部結塊紅腫疼痛已2天”。現病史是指患者患病后的全過程,即發生、發展、治療經過等。此外,還要收集與現病有關的舊病、家族病史及個人的職業、經孕胎產等情況。《景岳全書》總結了問診的10項重要內容,今選取與外科有關的各項分述之。 ……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中醫外科學/譚工/高職十三五規劃 作者簡介
譚工,男,1962年11月出生,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副教授。從事本課程教學28年。全國中醫藥職業技術教學會理事;全國高職高專醫藥類教學資源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醫藥高職高專護理類“十二五”創新教材建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教育評估研究會理事;重慶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萬州區中醫藥學會理事會常務理事。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