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護理學導論/高占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9119
- 條形碼:9787513249119 ; 978-7-5132-491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護理學導論/高占玲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護理學導論》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和課程特點編寫而成。分別介紹了護理學的基本概念及其發展史、護理人員在衛生保健體系中的角色功能、護理理論、護理相關理論、護理程序、整體護理與臨床路徑、健康教育、多元文化與護理、護理與法律等。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護理學導論/高占玲 目錄
項目一 護理學的發展史
一、護理學的形成與發展
二、中國護理學的發展
三、護理學術團體介紹
項目二 護理學概述
一、護理學的基本概念
二、護理學的任務
三、護理學的性質與范疇
四、護理工作方式
模塊二 護士與患者
項目一 角色
一、角色的基本概念
二、角色的特征
項目二 護士角色
一、歷史上護士的角色
二、現代護士的角色
三、護士的權利與義務
項目三 患者角色
一、患者角色特征
二、患者角色適應中的問題
三、影響患者角色適應的因素
四、患者的權利與義務
項目四 護患關系
一、護患關系的性質
二、護患關系的基本模式
三、護患關系的發展過程
四、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對護士的要求
項目五 護士的基本素質及其行為規范
一、素質的概念
二、現代護士應具備的素質
三、護士行為規范
模塊三 護理學支持理論
項目一 系統理論
一、系統的基本概念
二、系統的分類
三、系統的基本屬性
四、一般系統論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項目二 需要理論
一、需要的概念
二、需要層次理論
三、需要層次理論的基本觀點
四、需要層次理論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項目三 溝通理論
一、溝通的概念和要素
二、溝通的類型
三、常用的溝通技巧
四、影響溝通的因素
項目四 壓力與適應理論
一、壓力概述
二、塞里的壓力與適應學說
三、對壓力的防衛
四、對壓力的適應
五、壓力與適應理論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項目五 成長與發展理論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學說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學說
三、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學說
……
模塊四 護理學理論
模塊五 護理程序
模塊六 健康教育
模塊七 護理職業道德與倫理
模塊八 多元文化與護理
模塊九 護理與法律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護理學導論/高占玲 節選
《護理學導論/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 二、中國護理學的發展 (一)中醫學與護理 我國醫學歷史悠久,早期醫、藥、護是合為一體、密不可分的。中醫學理論中“三分治,七分養”中的“養”,實質指的就是護理。在歷代的醫學書籍中記載了許多與護理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如《黃帝內經》記載了疾病與飲食調節、精神因素、自然環境和氣候變化的關系,如“腎病勿食鹽”“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并提出要“扶正祛邪”,即要加強自身的抵抗力以防御疾病;同時也提出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觀點。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中宣傳了不可與人通用衣服、巾、枕的預防觀點,并創造了以細蔥管導尿的導尿法。宋朝陳自明所著《婦女大全良方》記載了不少婦女產前、產后護理的資料。 (二)中國近代護理 1.西方護理的傳入及影響中國近代護理始于鴉片戰爭前后,隨著各國軍隊、宗教和西方醫學的進入,中國的護理事業漸漸起步。1835年,英國傳教士巴克爾(P.Parker)在廣州開設了**所西醫院,這所醫院以短訓班的形式開始培訓護理人員。1887年,美國護士麥克奇尼(E.Mckechnie)在上海西門婦孺醫院開辦護士訓練班。1888年,美國護士約翰遜女士(E.Johnson)在福州醫院創辦了中國**所護士學校。 2.中國近代護理的發展1909年,中國護理界的群眾性學術團體——中華護士會在江西牯嶺成立(1936年改名為中華護士學會,1964年改名為中華護理學會)。1920年,護士會創刊《護士季報》。1920年,北京協和醫學院開辦高等護理教育,學制4~5年,畢業學生授予理學學士學位。1922年,中華護士會加入國際護士會,成為國際護士會第11個會員國。1931年,在江西開辦了“中央紅色護士學校”。 1934年,教育部成立護理教育專門委員會,將護理教育改為高級護士職業教育,招收高中畢業生,護理教育納入國家正式教育體系。1941年,在延安成立了“中華護士學會延安分會”。毛澤東同志于1941年和1942年兩次為護士題詞:“尊重護士、愛護護士”“護理工作有很大的政治重要性”。 至1949年,全國共有183所護士學校,3萬多名護士,當時的人口為6億,護士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醫療保健及人民健康的需要。 (二)中國現代護理(1949年至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中國衛生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護理事業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 1.護理教育體制逐步完善 (1)中等護理教育:1950年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屆衛生工作會議,將護理專業教育列為中級專業教育之一,制定了全國統一的教學計劃,并編寫統一教材,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中等專業護士。1966~1976年“文革”期間護理教育基本停滯。直到1978年,護士學校才開始陸續恢復招生。 (2)高等護理教育:1980年南京醫學院率先開辦高級護理專修班。1983年,教育部和衛生部(現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召開會議,決定恢復高等護理教育,同年天津醫學院(現天津醫科大學)首先開設了五年制本科護理專業,學生畢業后獲得學士學位。1985年,全國11所高等醫學院校設立了護理本科教育。此后其他院校也紛紛開設了四年制或五年制的本科護理專業,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1年中國本科護理院系有200多所,高職高專教育院校有400多所。 (3)碩士護理教育:1992年,北京、上海等地開始了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1994年在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的資助下,國內多所大學與泰國清邁大學聯合舉辦了護理研究生班,為我國各院校培養碩士畢業護理人才123名。目前全國已有百余個護理碩士學位授予點。2011年教育部批準開設護理專業研究生教育,目的是為中國培養更多的應用型高級護理人才。 (4)博士護理教育:2003年第二軍醫大學成為我國**個護理學博士學位授予點,2004年首屆招收護理學博士研究生。 (5)崗位教育及繼續教育:自1979年起,各醫療單位陸續對護士進行了崗位教育,教育手段采取邀請國內外護理專家講課,選派護理骨干到國內先進的醫院進修學習及組織編寫相關材料供護理人員學習。1997年,衛生部繼續教育委員會護理學組的成立,標志著我國護理學繼續教育正式納入了國家規范化的管理。 2.護理管理體制逐步健全 (1)建立健全護理行政管理體系:1950年,各醫院實行科主任負責制,曾一度取消了護理部,使護理質量下降,1960年又恢復護理部對醫院護理工作的管理。但“文革”期間,又再次取消了護理部,取消了醫護分工,提倡“醫護一條龍”等錯誤做法,使護理質量下降,護理管理水平下降。 ……
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職業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護理學導論/高占玲 作者簡介
高占玲,女,副教授,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副主任,參與編寫教材多部,曾擔任《基礎護理技術》《護理學導論》《常用護理技術》等的主編。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