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無經筋療法(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54656
- 條形碼:9787513254656 ; 978-7-5132-5465-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經筋療法(第3版) 本書特色
《黃帝內經》中,《靈樞?經脈》的“經絡學說”與《靈樞?經筋》的“經筋學說”,是中醫學的兩大淵源學說,歷來被視為中醫的核心思想、基因組、孵化器與催化劑。經筋療法的成功發掘,使我國兩大淵源學說,獲得了并聯起來進行研究的機遇。這無疑從我國醫學的根源環節上推動了中醫學的向前發展,具有現實與深遠意義。
無經筋療法(第3版) 內容簡介
壯醫經筋療法是有名壯醫黃敬偉教授發掘中醫經筋學理論,結合壯族民間傳統經筋醫術而創立,適應于百余種臨床常見病癥的治療,并對其中數十種難治病癥的療效,優于藥物治療及其他療法,尤其對痹證、神經衰弱、慢性疲勞綜合征、兒童智力障礙等具有特殊療效。該診療方法安全實用,操作簡單,療效顯著,具有極高的臨床價值。
無經筋療法(第3版) 目錄
上篇 經筋療法史源
**章 經筋療法史源與目前狀況概述/ 3
**節 壯族歷史和人口情況/ 3
第二節 壯族地區藥材和民間防治疾病簡介/ 3
第三節 壯族醫學同中醫融合互補簡介/ 4
第四節 壯醫藥學的基礎理論簡介/ 6
第五節 壯族傳統經筋醫術簡介/ 17
第六節 經筋療法的發展和未來/ 18
第二章 中國古代經筋療法概論/ 23
**節 中國古代醫學情況/ 23
第二節 中醫學的兩大淵源學說/ 24
第三節 中醫人體學概論/ 25
第四節 古代人體十二經筋圖線產生機制/ 26
第五節 經筋圖線與經絡圖線的關系實質/ 31
第六節 “經筋學說”與“經絡學說”的有機結合對中醫發展的推動/ 33
第七節 中醫傳統醫學與壯醫經筋療法內涵及史源簡述/ 34
中篇 經筋療法理論
第三章 壯醫經筋療法人體結構學模式詮釋/ 39
**節 人體生成來源與組織分化/ 39
第二節 人體筋肉系統結構特點/ 40
第三節 人體組織滲融結構特點/ 57
第四節 人體動態活動結構模式/ 67
第四章 經筋病癥臨床表現及檢查方法/ 74
**節 經筋病癥的臨床表現/ 74
第二節 反應性經筋病癥臨床表現/ 78
第三節 經筋“筋結”病灶所致人體畸形病癥特點/ 83
第四節 經筋病癥X 線及CT 影像特點/ 90
第五節 筋性因素所致人體器官及機體功能障礙特點/ 94
第六節 經筋“筋結”病灶檢查的基本內涵/ 94
第七節 經筋“筋結”病灶檢查方法/ 95
第八節 經筋局部“筋結”病灶的檢查及各病灶分布圖/ 105
第五章 經筋“筋結”病灶的“固灶行針”施治方法/ 120
**節 固灶行針的要領及注意事項/ 120
第二節 經筋病灶“灶中灶”及“固灶行針”法/ 121
第六章 經筋辨證論治/ 128
**節 經筋“盡筋”頭經筋辨證/ 128
第二節 經筋“筋結”病灶發生機制經筋辨證/ 130
第三節 人體十二經筋的作用力特點/ 131
第四節 古代經筋學特點/ 131
第五節 人體節段經筋辨證/ 132
第六節 修身的經筋辨證/ 143
下篇 經筋療法驗案
第七章 經筋療法臨床病案/ 149
**節 偏頭痛/ 149
第二節 (筋性)眩暈癥 / 158
第三節 面神經麻痹/ 167
第四節 眼周圍神經麻痹癥/ 174
第五節 神經衰弱癥/ 186
第六節 中風后遺癥/ 199
第七節 筋性類冠心病/ 214
第八節 冷癥/ 223
第九節 慢性疲勞綜合征/ 233
第十節 不明原因性下肢軟癱/ 247
第十一節 闌尾炎/ 259
第十二節 智力障礙兒童/ 267
后 記/ 289
無經筋療法(第3版) 作者簡介
黃敬偉教授,1932年生,廣西憑祥市人。1956年2月于廣西南寧衛校畢業后留校任教;1958年9月考入廣州中醫學院(現廣州中醫藥大學)醫療系深造6年,畢業后即開始從事中醫針灸臨床和教學工作;1997~2010年受聘為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客座教授;2000~2010年受聘為北京藏醫院教授。黃 藝黃敬偉之子,經筋療法學術傳承人,2009年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民族醫藥發展關鍵技術示范研究”的子課題“黃敬偉壯醫藥醫技醫術的搶救性傳承研究”工作,課題于2011年8月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2011年受聘為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世針培訓學校客座教授。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