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醫主訴診療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1007
- 條形碼:9787513241007 ; 978-7-5132-4100-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醫主訴診療學 本書特色
《中醫主訴診療學》是基于以上思考和臨床實際需要編撰而成, 旨在為中醫路徑化診療提供思路和可借鑒的解決方案。
中醫主訴診療學 內容簡介
好的主訴高度概括了患者的病情,能準確、精練地反映患者本次就醫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更是醫生基本的臨床思維能力的體現。本書要研究的核心問題——主訴診療,是臨床實現診療路徑便捷化的主要思路。時至今日,我國尚未出版基于“主訴”的中醫學專著。我們綜合臨床常見疾病的中醫診療常規,抓住主訴進行縱向挖掘,同時圍繞主訴尋找相關癥狀和陰性癥狀,進行橫向挖掘。希望此書出版有利于臨床醫生,尤其是初入臨床的醫學生能夠快速掌握疾病診療的路徑要領。
本書具有科學性、實用性和一定的創新性,有較好的出版價值。
中醫主訴診療學 目錄
**章 主訴的內涵及書寫
**節 主訴的內涵
第二節 主訴的書寫規范和方法
第二章 主訴的縱向挖掘
**節 主癥
第二節 主癥的誘因/病因
第三節 主癥的加重和緩解因素
第三章 主訴的橫向挖掘
**節 癥對
第二節 癥隊
第三節 四診合參與全面診察
第四章 基于主訴的證素辨識
**節 證素辨證
第二節 病位證素
第三節 病性證素
第四節 證素間的組合規律
第五章 癥-病-證素/證之間的關系
**節 癥狀與病證的關系
第二節 癥-證素-證的關系
第三節 證與疾病的關系
第六章 治法
**節 治法的基本內涵和分類
第二節 如何確定治法
第三節 基于主訴的治法特色
第四節 證素相應的治法單元
下篇 常見主訴路徑化診治
第七章 寒熱汗出癥狀
**節 發熱
第二節 怕冷
第三節 自汗
第四節 盜汗
第五節 無汗
第六節 半身汗出
第八章 頭面五官癥狀
**節 頭痛
第二節 頭暈
第三節 口眼喁斜
第四節 咽喉痛
第五節 耳嗚
第九章 心系癥狀
**節 心悸
第二節 心痛
第十章 肺系癥狀
**節 咳嗽
第二節 氣喘
第三節 咯血
第十一章 脾系癥狀
**節 嘔吐
第二節 腹痛
第三節 泄瀉
第四節 便秘
第五節 嘔血
第六節 便血
第十二章 肝系癥狀
**節 脅痛
第二節 黃疸
第十三章 腎系癥狀
**節 尿痛
第二節 夜尿多
第三節 尿血
第十四章 形體及動態癥
**節 肥胖
第二節 水腫
第三節 腰痛
第四節 關節痛
第五節 半身不遂
第六節 震顫
第十五章 精神癥狀
**節 失眠
第二節 抑郁
第十六章 皮膚癥狀
**節 瘙癢
第二節 陰癢
第十七章 月經癥狀
**節 經期異常
第二節 經質異常
第三節 經量異常
第四節 崩漏
第五節 月經不行
第六節 痛經
方劑索引
中醫主訴診療學 節選
《中醫主訴診療學》: 第四節 咽喉痛 咽喉痛是指咽部或喉部自覺疼痛的癥狀。多由六淫、疫癘之邪侵襲,火熱上犯,或氣血痰瘀阻滯,咽喉不利所致。常見于急喉痹(急性咽炎)、珍珠喉痹、慢喉痹(慢性咽炎)、急乳蛾(急性扁桃體炎)、慢乳蛾(慢性扁桃體炎)、爛乳蛾(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喉癰(咽部及頸深部膿腫)、喉癬(咽喉結核)、急喉喑(急性喉炎)、急喉風(急性喉阻塞)、白喉、咽喉菌(咽喉部惡性腫瘤)、咽菌(扁桃體癌)、喉菌(喉癌)、空咽痛(做吞咽動作時咽痛)、頸咽痛痹(頸動脈炎)、外傷、骨鯁、莖突綜合征、舌咽神經痛、頸咽痛痹等病,其他疾病如麻疹、爛喉丹痧(猩紅熱)、時行感冒等亦可致咽喉疼痛。 臨床應對咽喉痛癥狀進行縱向和橫向挖掘,進一步明確咽喉痛的病種與證型,確立治則治法,若對導致咽喉痛的病種尚不能確定時,可以“咽喉痛待查”作為初步診斷,并進行辨證論治及對癥處理。 一、主癥的縱向和橫向挖掘 (一)縱向挖掘 癥狀表現自覺咽部或喉部疼痛。問診應詢問咽喉疼痛發生的時間、誘因、部位、程度。 1.性質疼痛若僅為咽喉干燥之感,多屬風寒襲咽證之新病咽痛;若如針刺、撕裂、放射樣疼痛,多屬熱毒攻喉證。 2.程度若疼痛劇烈,放射至耳部,多屬熱毒攻喉證;若疼痛呈持續性、間歇性,或時輕時重、時有時無,或有灼熱、異物不適感,多屬陰虛濕熱蒸喉證。 3.誘因疼痛感的產生可為自發性,亦可為激發性,如吞咽或講話時往往引起疼痛,或受冷空氣刺激、進食刺激性食物、藥物等,見于風寒襲咽證、風熱侵咽證等各類證型中。 4.病程、緩急病程短者,起病急者多屬實證,如風寒襲咽證、風熱侵咽證;病程長者,起病緩者多屬虛證,如邪戀咽喉證、陰虛咽喉失濡證。 5.存續狀態咽喉痛偶爾發作,持續時間短者,多屬病輕;發作頻率高,持續時間長者,多屬病重。 (二)橫向挖掘 結合中醫望、聞、問、切四診方法和體格檢查、理化檢查進行橫向挖掘,完善病情資料。 1.中醫四診 (1)望診 望咽喉:若伴咽部黏膜色淡紅或帶紫色,多屬風寒襲咽證;若伴咽部黏膜潮紅腫脹,或有喉核紅腫,多屬風熱侵咽證;若伴咽部顯著紅腫,甚則在喉核或喉底等部位有黃白分泌物黏附,喉痛紅腫高突或紅暈緊束,多為熱毒攻喉證。 望舌象:舌苔薄白,多見于風寒襲咽證;舌質稍紅,苔薄,多見于風熱侵咽證;舌紅,苔黃,多見于熱毒攻喉證;舌紅,苔黃膩,多見于濕熱蒸喉證。 (2)聞診若伴有咳嗽,呼吸不利,氣喘,病位多在氣管、支氣管及肺;若伴鼻音加重,多累及鼻道。 (3)問診若新病咽痛,吞咽時明顯,伴惡寒,周身不適,多屬風寒襲咽證;若新病咽痛,吞咽痛增,伴發熱惡風,頭痛,多屬風熱侵咽證;若伴咽喉痛劇,甚則痛連耳竅,吞咽困難,湯水難下,發熱,口渴,多屬熱毒攻喉證;若伴身熱困倦,胸悶、腹脹、惡心欲嘔,口渴不欲飲,多屬濕熱蒸喉證。 此外還應結合二便、睡眠情況進行診斷。 (4)切診若伴頜下淋巴結腫痛,壓之咽喉痛劇,甚則痛連耳竅,吞咽困難,湯水難下,咽喉痰涎壅盛,在喉核或喉底等部位有黃白分泌物黏附,多屬熱毒攻喉證。 此外還應結合脈象變化進行診斷。 2.體格檢查檢查咽喉部、舌根部有無紅腫、潰爛、分泌物或腐物黏附,咽喉部或頸部有無隆起、觸壓痛,頸部轉動是否自如或僵直、偏斜而呈強迫體位征。 3.理化檢查必要時做外周血象檢查、頸部x線攝片,以及其他必要的特殊檢查,如咽拭子涂片等。 通過橫向挖掘,常與咽喉痛組合的癥對主要有咽喉痛、失音;咽喉痛、咳嗽;咽喉痛、咽癢;咽喉痛、頭痛;咽喉痛、食少等。 ……
中醫主訴診療學 作者簡介
周小青(1957一),男,湖南瀏陽人。博士,二級教授,2000年被授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稱號。1978年湖南中醫藥大學醫療系畢業留校任教。1980年攻讀中醫診斷學碩士后一直在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研究所從事教學、科研、醫療與管理。主要從事計量診斷、心腦血管疾病研究:中醫計*診斷理論與方法研究,獲湖南省自然科學二等獎;基于計量與微觀化的中醫診斷客觀化、規范化研究,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二等獎;血管性癡呆瘀阻腦絡證機理及活血通絡法為主干預作用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獲湖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著有《老年癡呆癥》《實用中醫診斷學》等。 黃惠勇,男,醫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湖南省衛生計生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國家重點學科中醫診斷學學術帶頭人,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首批醫學學科帶頭人,湖南省“藥食同源”功能性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抗腫瘤中藥創制技術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2011數字中醫藥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主編,《湖南中醫雜志》主編、編委會主任委員,《DIGITALCHINESEMEDICINE》(數字中醫藥)英文期刊執行主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診斷學專業委員會會長,國際數字醫學會數字中醫藥分會會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終審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等。黃惠勇主要從事中醫辨證學與數字中醫藥研究、特色優勢中藥材種植技術及民族醫藥開發研究等。先后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3項,研究發布試行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1項。發表學術論文90余篇,主編和參編著作10余部,獲國家專利7項,獲2013年第八屆全國先進生產力理論與實踐成果獎,全國先進生產力杰出人物獎等獎項。 劉旺華(1973-),男,湖南桃江人,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師,兼任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診斷信息分會常務理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診斷學分會委員,湖南省中醫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函審專家。1999年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醫療系畢業,2002年湖南中醫藥大學中醫診斷學碩士畢業后參加工作,主要從事中醫病證規范化、心腦血管疾病證候本質與診治研究,主持國家自然基金等科研項目10項,發表論文55篇,主編著作有《老年癡呆癥》《中醫熟汜50種證型》。獲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湖南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獲湖南省高校多媒體教育軟件大賽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湖南省教育教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參與制訂中華中醫藥學會團體標準《中醫健康管理服務規范》1項。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