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中華脈訣精注精譯精解叢書脈訣匯辨精注精譯精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33729
- 條形碼:9787513233729 ; 978-7-5132-337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脈訣精注精譯精解叢書脈訣匯辨精注精譯精解 內容簡介
《脈訣匯辨精注精譯精解》以清康熙五年丙午《脈訣匯辨校釋》李氏刻本為底本,以清康熙六十一年壬寅刻本為對校本,并參校歷代中醫經典、脈學名著,對原文詳加校勘、注釋、解析、闡釋。可供中醫臨床、中西醫結合工作者及廣大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中華脈訣精注精譯精解叢書脈訣匯辨精注精譯精解 目錄
**章 脈學基礎
一、經脈與脈氣
二、部位與診法
三、五臟平脈
四、辨脈提綱
第二章 二十八脈
一、浮脈(陽)
二、沉脈(陰)
三、遲脈(陰)
四、數脈(陽)
五、滑脈(陽中之陰)
六、澀脈(陰)
七、虛脈(陰)
八、實脈(陽)
九、長脈(陽)
十、短脈(陰)
十一、洪脈(陽)
十二、微脈(陰)
十三、緊脈(陰中之陽)
十四、緩脈(陰)
十五、芤脈(陽中陰)
十六、弦脈(陽中之陰)
十七、革脈(陽中之陰)
十八、牢脈(陰中之陽)
十九、濡脈(陰中之陰)
二十、弱脈(陰)
二十一、散脈(陰)
二十二、細脈(陰)
二十三、伏脈(陰)
二十四、動脈(陽)
二十五、促脈(陽)
二十六、結脈(陰)
二十七、代脈(陰)
二十八、疾脈(陽)
第三章 諸脈主病
第四章 望、聞、問三診
一、望診
(一)面部
(二)目部
(三)鼻部
(四)血脈
(五)毛發
(六)形體
(七)死證
(八)五臟絕證
(九)診病新久
(十)詐病
二、聲診
三、息診
四、問診
附《脈訣匯辨》原文歌訣
一、經脈與脈氣
二、部位與診法
三、五臟平脈
四、辨脈提綱
第二章 二十八脈
一、浮脈(陽)
二、沉脈(陰)
三、遲脈(陰)
四、數脈(陽)
五、滑脈(陽中之陰)
六、澀脈(陰)
七、虛脈(陰)
八、實脈(陽)
九、長脈(陽)
十、短脈(陰)
十一、洪脈(陽)
十二、微脈(陰)
十三、緊脈(陰中之陽)
十四、緩脈(陰)
十五、芤脈(陽中陰)
十六、弦脈(陽中之陰)
十七、革脈(陽中之陰)
十八、牢脈(陰中之陽)
十九、濡脈(陰中之陰)
二十、弱脈(陰)
二十一、散脈(陰)
二十二、細脈(陰)
二十三、伏脈(陰)
二十四、動脈(陽)
二十五、促脈(陽)
二十六、結脈(陰)
二十七、代脈(陰)
二十八、疾脈(陽)
第三章 諸脈主病
第四章 望、聞、問三診
一、望診
(一)面部
(二)目部
(三)鼻部
(四)血脈
(五)毛發
(六)形體
(七)死證
(八)五臟絕證
(九)診病新久
(十)詐病
二、聲診
三、息診
四、問診
附《脈訣匯辨》原文歌訣
展開全部
中華脈訣精注精譯精解叢書脈訣匯辨精注精譯精解 作者簡介
孫貴香,女(1976-),湖南中醫藥大學副教授,醫學博士,博士后,碩士研究生導師,*名老中醫熊繼柏教授嫡傳弟子,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科普巡講團專家,湖南省最受歡迎的十大養生專家。擔任中華中醫藥學會亞健康分會副秘書長,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中醫健康管理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衛生協會中醫藥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診斷專業委員會委員。主持及參加各級課題研究35項,在*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49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主編及參編著作15部。
書友推薦
- >
山海經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