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中國民俗故事/聶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257453
- 條形碼:9787540257453 ; 978-7-5402-5745-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民俗故事/聶楊 本書特色
◆教育部新編語文教材推薦閱讀圖書 ◆披沙揀金,歷時數年,精心整理而成 ◆一書在手,囊括中國民俗故事精華 ◆閱讀精彩紛呈的民俗故事,汲取中國民間智慧,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民俗故事/聶楊 內容簡介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數千年來傳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更是絢爛多彩。本書以傳統的時節、時令為核心,精選數十個在民間家喻戶曉的民俗故事,從鬧元宵到過中秋、從寒食節到清明節、從除夕守歲到重陽登高……作者以極具通俗性、知識性、趣味性的筆觸,一一講述,情節生動,細節深刻,引人入勝。 翻開這本書,在了解中華民族的風俗習慣之余,你將領略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感受中華文化的無窮魅力。
中國民俗故事/聶楊 目錄
1、“咬春”的由來
2、壽桃送母
3、打春牛
4、二月二,龍抬頭
5、三月三,放風箏
6、寒食節的來歷
7、清明節為什么要掃墓
8、結婚貼雙喜字的習俗
9、餛飩因何得名
10、谷雨的來歷
11、老鼠嫁女
12、抓周
13、立夏稱人
14、立夏煮蛋
15、端午吃粽子
16、鐘馗捉鬼
17、羊肉泡饃的由來
18、六月六,回娘家節
19、踩高蹺的由來
20、十二生肖為什么有雞
21、喜鵲為什么是“吉祥鳥”
22、立秋為什么要吃瓜
23、煎餅卷大蔥的由來
24、石敢當是什么
25、七夕節的傳說
26、小酥肉的起源
27、七月十五請麻姑
28、“四菜一湯”的由來
29、賞月的由來
30、月餅的起源
31、桂花樹的由來
32、忽男忽女的兔兒爺
33、八月十八觀錢塘潮
34、踩藥渣
35、寒露節的由來
36、九九重陽節
37、重陽糕的來歷
38、祭祖節的傳說
39、“女兒紅”的由來
40、虎頭鞋
41、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
42、叫花雞的來歷
43、冬至吃豆腐
44、臘八粥的由來
45、灶王奶奶和灶王爺
46、過小年
47、過年大掃除的由來
48、春節的由來
49、“福”字倒著貼
50、貼春聯
51、年糕的來歷
52、舞龍的由來
53、小孩子為什么會領壓歲錢
54、財神趙公明
55、元宵節,吃元宵
56、點花燈
57、猜燈謎
58、舞獅子
59、媽祖娘娘
60、月老的傳說
中國民俗故事/聶楊 節選
“咬春”的由來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個節氣,立春的“立”表示開始的意思,民間有句關于立春的諺語是“立春一日,百草回芽”。說的就是立春是春季的開始,從這一天起,冬天就徹底過去了,天氣越來越溫暖,草木生長,鳥語花香,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景象。 立春也被稱為“咬春”,在立春的這一天,人們要從市集上買一個蘿卜來吃,這樣做的緣由是因為蘿卜味道辛辣,正是春季當季的蔬菜,古時候的老百姓講究到什么時令,吃什么食物,吃蘿卜的深意為“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 大人將新鮮的蘿卜給孩子咬幾口,寓意著消除百病,迎接新春。這個習俗來自于一個古老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立春前夕,人們正準備收拾農具,開始新一年的耕種時,突然一種怪病蔓延開來。 得了病的人渾身無力,頭昏眼花,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模樣看起來就像是喝醉了酒一樣。人們被這種傳染病折磨得苦不堪言,四處求醫問藥,但所有大夫都查不出病因,也不知道該如何對癥下藥。 本來應該是熱熱鬧鬧的時節,因為這種奇怪疾病的傳播,人們虛弱無力地躺在家中,一個個兒病怏怏的。 一個云游四方的道士來到村子里,他敲一敲一戶人家的木門,想要討一碗水喝,可是,他敲了半天,都沒有人開門。 道士又換了一戶人家,他一邊敲門,一邊朝院子里喊道:“家里有人嗎?打擾了,我想要碗水喝。” 過了好半天,才從屋里走出來一個中年男子,道士看到這個男子面色蒼白,腳步虛浮無力,像是生了一場重病。 “請進來吧,廚房在那邊,道長請自便。”男子說了一句話,就虛弱地上氣不接下氣,眼看要癱坐在地上。 道士連忙上前扶住男子,關切地問道:“你這是得了什么。坑袥]有去看大夫,抓點藥吃?” 男子擺擺手,“沒用的,這些天來,我們村子里的人都得了一種怪病,渾身的力氣就像被抽走了似的,大夫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道士伸長脖子,四下張望,這才覺得村子有些不對勁,實在是太過于安靜了,一個人影都看不到。 道士喝過水之后,向男子道謝,然后離開。他在村子里又走訪了幾戶人家,發現所有人都和男子一樣,虛弱無力,躺在家中無法出門。 這個道士也懂一點醫術,他給村子里的人號脈之后,發現他們所有人的脈象都很平穩,不像生病的樣子。 無計可施的道士不忍心就這樣離開,他對村民們說:“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想到救你們的辦法。” 村民們用微弱的聲音感謝道士:“如果您能治好我們的怪病,我們一定會記住您的恩情,報答您的! 道士來到村口的一棵百年古樹下,盤膝而坐,面朝南方,他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從下午一直靜坐到太陽落山。 “有辦法了。”道士一躍而起,他急匆匆離開村子,連夜趕到附近的一所道觀里,在道觀的院子里,刨出了一袋蘿卜。道士背著蘿卜,又急忙趕回村子,這時,天已經微微發白,快天亮了。 道士敲開中年男子的家門,問道:“你家有公雞嗎?” “有啊,在那邊的雞窩里!蹦凶幽涿畹刂噶酥冈鹤永锏碾u窩,他看到道士打開雞窩的門,抓起自家的大公雞,拔下雞尾巴上的幾根雞毛,扎在了地上。 道士抬頭看了看天空,又低頭看了看地上的雞毛,自言自語道:“快了,快了,馬上就可以了! “你這是在做什么?”中年男子好奇地問道。 道士笑而不語,原來,他在村口古樹下盤坐了好幾個時辰,是通過道術,向觀音菩薩求助。 觀音菩薩看道士救人心切,便告訴了他救人的辦法,便是等到立春這一天地氣通了的時候,給得病的人吃幾口蘿卜,疾病自然可以消除。 “你去通知村里的人都來這里集合,告訴他們,我找到了治病的辦法。”道士讓中年男子挨家挨戶去通知村民。 聽說怪病有辦法醫治了,大家連忙來到中年男子的小院里,可是,道士既不發藥,也不說話,只是專注地盯著地上的幾個雞毛。 就這樣靜靜等了一會兒,公雞開始打鳴,太陽慢慢從山的一邊升起,扎在地上的雞毛突然抖動了幾下。 道士驚喜地喊道:“地氣通了,地氣通了。” 隨后,道士讓大家排隊,每人啃幾口他帶來的蘿卜,果然,不出半個時辰,大家都恢復了精氣神。 “恩人哪,救了我們!贝迕窦娂娊o道士跪下。 道士連忙攙扶起村民,他說道:“這不是我的功勞,是觀音菩薩教給我的,既然大家的病都好了,我也就放心了,我要再去其他村子里看看有沒有得這種怪病的人,將治病的辦法教給他們! 說完,道士就匆匆離開了。 幾天之后,怪病消失了,人們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能夠正常生活,進行農耕勞作,大家十分感激這位助人為樂的道士,每到立春的這一天,人們就會從田地里采摘新鮮的蘿卜,吃上幾口,一來是紀念這位道士,二來是求平安,消百病。 慢慢的,“咬春”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持續至今。后來,人們也不只是在立春這一天吃蘿卜,也會吃一些新鮮蔬菜,例如唐朝的一本《四時寶鏡》中就有記載,唐朝人在立春這一天會吃什么——“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笨梢姡湃藢τ诹⒋簳r,咬春的這一次習俗有多么重視。
中國民俗故事/聶楊 作者簡介
聶楊,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與研究者,曾參與編撰多部中國傳統文化故事類書籍,致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有《中國民間故事》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