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說上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748250
- 條形碼:9787531748250 ; 978-7-5317-482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說上古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中華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沒有中斷、連續發展至今的文明。自黃帝姬軒轅時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了。 而所謂上古史,則是指有文字記載之前的人類歷史,在中國一般指商周之前的歷史。由于沒有可靠的文字記載,即使是后來補載的文獻資料也常以謬傳謬,使得后人對于上古人類史的認識非常模糊,甚至錯誤。因此,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大背景下,追尋中華民族的真實源頭,探尋我們究竟從哪里來,有助于激發國人的自信心和民族的凝聚力,有助于我們站在更高的角度審視人類族群和個體生命的存在意義。
新說上古 目錄
第二節 云遮霧罩的“五帝”
第三節 禪讓的美麗神話
第四節 爺倆打拼家天下
第五節 狩獵失國的國王
第六節 待機的“美女炸彈”
第七節 英雄死于溫柔鄉
第八節 一統天下的寒浞
第九節 一次快樂的旅游
第十節 去打開另一扇窗
第十一節 燎原的星星之火
第十二節 多行不義必自斃
第十三節 大夏王國的復活
第十四節 大夏的芬芳時代
第十五節 吃龍奇人姒孔甲
第十六節 絕色妖姬施妹喜
第十七節 商族的發展簡史
第十八節 不祭鬼神的后果
第十九節 奴隸轉身變宰相
第二十節 縛虎容易縱虎難
第二十一節 都是避雨惹的禍
第二十二節 國王被關了禁閉
第二十三節 伊尹死亡的真相
第二十四節 搶位游戲的高潮
第二十五節 必須老大說了算
第二十六節 強盛的武丁時代
第二十七節 走向沒落的帝國
第二十八節 紅顏并非罪太美
第二十九節 周族的成長簡史
第三十節 封建制度的創立
第三十一節 東征緣于“紅眼病”
第三十二節 姬家的黃金時代
第三十三節 草根逆襲高富帥
第三十四節 周穆王和徐偃王
第三十五節 百足蟲雖死不僵
第三十六節 被誤讀的改革家
第三十七節 無冕的天子姬和
第三十八節 伐西戎首戰告負
第三十九節 曇花一現的中興
第四十節 烽火戲諸侯的童話
新說上古 節選
《新說上古》: **節 陣容強大的“三皇” 中國的歷史,可先從遠古神話時代談起。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早見于《三五歷紀》,作者是三國時代吳國的徐整。它的情況就像《圣經》中的《創世記》,明顯是想象的產物。 而此后三皇五帝的形象,一般都是半獸半人的,因此,那個時代可稱為“半獸人時代”。 由《呂氏春秋》隆重推出的“三皇”組合,顧名思義,共有三名成員,*通行的說法是伏羲、女媧、神農。此組合陣容強大,粉絲眾多,在中國歷史上更是拿獎拿到手軟。 伏羲,三皇之首,是遠古華胥部落和大風部落的愛情結晶。他的老爸名叫雷祖,聽這名字就叫人發顫,而他的職務更牛,是大風部落的酋長。因此伏羲命很好,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之后子承父業,帶領華胥部落和大風部落,取代了沒落的燧人部落,并就任伏羲部落的首任大酋長,政治所在地為陳(今河南淮陽縣)。, 史書中的伏羲堪稱偉大發明家,歸功于他的發明主要有六件。**,發明網,捕魚捕獵。第二,發明了用火烹飪。第三,發明傳統樂器——瑟。第四,發明了原始契約合同——契。第五,首創八卦。第六,制定婚嫁之禮。 據《伏羲氏皇策辭》記載,伏羲繼承老爸的職位,是在他32歲時,又有史書記載,伏羲在位164年才去世,由此可以推測伏羲享年196歲,真正的半仙之體。這確實讓人難以置信,即使那時環境純天然,沒有霧霾,人也很難活那么久。不過,神話便是如此,信不信由你。其實,信了,才更有趣。 在中國歷史上,伏羲功績巨大,不僅被列為三皇之首,而且被稱為“人祖”。而據史載,伏羲部落是以“龍”為其圖騰的,也正是由伏羲開始,中華民族又被稱為龍的民族,所有炎黃子孫,皆稱自己為龍的傳人。 伏羲死后,他的妹妹兼妻子女媧繼任,遠古時代社會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群婚或亂婚,兄妹之間成婚也就不足為怪了。 而關于女媧兄妹成婚之事,《獨異志》中則有記載,這又是一個關于人類繁衍的傳說:據說華胥部落的成員在一次大水災中,遭受了滅頂之災,只有伏羲和女媧兩兄妹,因為坐在葫蘆里,漂到了藍田臨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于難。他們相依為命,為了人類的繁衍,兩人商議結為夫妻,又覺得羞恥,于是把自己的命運托付給上天,決定用占卜的方式來決定,他們各自點起了篝火,立下誓言,說:“上天如果不讓人類絕跡,要讓我兄妹二人結為夫妻,就讓兩堆火的煙合為一股吧;若不同意我們結為夫妻,就讓兩堆火的煙分開吧。”兩股濃煙迅速糾纏在一起,于是兩人結為夫妻。- 這原是洪水遺民再造人類的神話,情形酷似《圣經》中的“諾亞方舟”故事,流傳于西南苗、瑤等少數民族中,而《山海經》也有記載:西南有巴國。大嗥(太吳伏羲)生成鳥,咸鳥生乘鰲,乘鰲生后照,后照是始為巴人。即伏羲的曾孫后照為巴國人的始祖,可見伏羲兄妹似乎更應屬苗瑤等少數民族。 當然,此時,華夏老祖黃帝尚未誕生,故此華夏族更未形成,更無少數民族的概念了。 女媧繼任伏羲部落的第二任酋長后,功績更是遠超了伏羲,偉大得頗為荒誕,一為造人,因為不想惹達爾文生氣的緣故,在此對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不予細表。二為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據曹雪芹所說,其中一塊五色石被棄在青埂峰下,經過煅燒通了靈性,之后則跟著賈寶玉的前世——神瑛侍者投胎至人間。 女媧為何補天?因為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窟窿,天河之水注入了人間。而補天前奏曲,卻是女媧大戰共工的故事。或許從中可以將她補天的真相略窺一斑。 共工原名康回,共工是他的官職,是伏羲時期的治水重臣,因伏羲死后不服女媧而造反。上古時候,水災是危害人類生存的**大災害,精通治水之術的共工的反叛,給伏羲部落帶來了可怕的洪災。我們有理由相信,共工還會以其御水之術來反擊女媧,即水攻。 水攻的殺傷力很強,戰國時晉國權臣智伯曾水淹趙氏的晉陽,三國時期的關羽曾水淹曹操的七軍。相信開戰初始,共工的水攻一定使女媧相當狼狽,但*終女媧笑到了*后,戰勝并擒殺了共工,并弭止了水患。 女媧死后,又傳十五世,直至伏羲部落衰落。傳說中的伏羲與女媧外形怪異,都是半獸半人,即人頭蛇身。而伏羲兄妹外貌被異化的源頭,應主要來自伏羲部落龍的圖騰。 ……
新說上古 作者簡介
北軍,曾用名王偉,男,1975年生,江蘇宿遷人,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先后在南京各知名中小學執教。并曾兼任南京芒果作文、小墨硯大語文首席講師。作者主要從事文史的教學與研究,先后在《讀者》《微型小說選刊》《揚子晚報》《現代快報》等報刊發表小說與散文數十篇。近期將有《文史漫步》《我是霸王》等作品出版。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