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guān)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guān)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shù)8000年
神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03879739
- 條形碼:9787503879739 ; 978-7-5038-7973-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神獸 內(nèi)容簡介
中國神獸是民間藝術(shù)家對自然界中的走獸進(jìn)行美化神化后的藝術(shù)形象。《神獸/中國傳統(tǒng)形象圖說》通過簡潔達(dá)意的文字、330余幅優(yōu)美生動(dòng)的圖稿,再現(xiàn)了60余種中國神獸的造型: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辟邪、天祿、獬豸、甪端、螭虎、鰲魚、龍龜?shù)葌鹘y(tǒng)神獸的造型愈來愈浪漫;獅、虎、象、豹、鹿、牛、馬、羊等自然界的走獸也脫離原貌走向神化之路。神獸的造型矯健生動(dòng),神采飛揚(yáng),奇譎瑰麗,是科普工作者、美術(shù)工作者、藝術(shù)院校師生以及雕塑造型、建筑設(shè)計(jì)、紡織印染、陶瓷器皿等工藝美術(shù)設(shè)計(jì)人員和神獸愛好者的理想?yún)⒖紩?/p>
神獸 目錄
民族的靈魂祖國的象征——解讀中國傳統(tǒng)形象
卷首語:中國神獸,一份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chǎn)
**章 中國四大神獸
1.青龍
2.白虎
3.朱雀
4.玄武
第二章 龍
(一)龍的程式化表現(xiàn)形式
1.坐龍
2.行龍
3.升龍
4.降龍
5.云龍
6.草龍
7.拐子龍
8.團(tuán)龍
9.雙龍戲珠
(二)龍的種類
1.夔龍
2.虺
3.虬
4.蟠螭
5.蛟
6.角龍
7.應(yīng)龍
8.黃龍
9.蟠龍
10.象鼻龍
11.魚化龍
第三章 麒麟
第四章 獅子
第五章 走獸形神獸
1.貔貅
2.辟邪
3.天祿
4.符拔(桃拔)
5.狻猊
6.角端
7.犼
8.獬豸
9.鯤鵬
10.神象
11.神豹
12.天馬
13.神牛
14.豬
15.白鹿
16.白澤
17.諦聽
18.騶虞
19.蜃
20.羊
21.猛
22.手獸
23.乘黃
24.哮天犬
25.窮奇
第六章 蟠龍形神獸
1.囚牛
2.睚眥
3.嘲風(fēng)
4.蒲牢
5.霸下
6.狴犴
7.負(fù)展
8.螭吻
9.椒圖
10.蚣蝮
11.螭虎
12.饕餮
13.鰲魚
14.龍龜
第七章 其他祥瑞神物
1.龜
2.魚
3.蛇
4.蟾蜍
5.金兔
6.金鳥
7.赤鯉
8.蝙蝠
第八章 中國神獸集萃
參考文獻(xiàn)
后記
卷首語:中國神獸,一份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chǎn)
**章 中國四大神獸
1.青龍
2.白虎
3.朱雀
4.玄武
第二章 龍
(一)龍的程式化表現(xiàn)形式
1.坐龍
2.行龍
3.升龍
4.降龍
5.云龍
6.草龍
7.拐子龍
8.團(tuán)龍
9.雙龍戲珠
(二)龍的種類
1.夔龍
2.虺
3.虬
4.蟠螭
5.蛟
6.角龍
7.應(yīng)龍
8.黃龍
9.蟠龍
10.象鼻龍
11.魚化龍
第三章 麒麟
第四章 獅子
第五章 走獸形神獸
1.貔貅
2.辟邪
3.天祿
4.符拔(桃拔)
5.狻猊
6.角端
7.犼
8.獬豸
9.鯤鵬
10.神象
11.神豹
12.天馬
13.神牛
14.豬
15.白鹿
16.白澤
17.諦聽
18.騶虞
19.蜃
20.羊
21.猛
22.手獸
23.乘黃
24.哮天犬
25.窮奇
第六章 蟠龍形神獸
1.囚牛
2.睚眥
3.嘲風(fēng)
4.蒲牢
5.霸下
6.狴犴
7.負(fù)展
8.螭吻
9.椒圖
10.蚣蝮
11.螭虎
12.饕餮
13.鰲魚
14.龍龜
第七章 其他祥瑞神物
1.龜
2.魚
3.蛇
4.蟾蜍
5.金兔
6.金鳥
7.赤鯉
8.蝙蝠
第八章 中國神獸集萃
參考文獻(xiàn)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tuán)-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