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民法典學習百問百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12059
- 條形碼:9787521612059 ; 978-7-5216-120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法典學習百問百答 本書特色
聚焦民法典熱點問題,助力民法典學習宣傳! 1.精選200問,輕松、快速掌握民法典應知應會知識。本書從民法典1260個法律條文中,精選與百姓生活、工作聯系*為緊密的200個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廣大人民群眾輕松、快速學習民法典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 2.封面特種紙燙金,正文雙色印刷。 3.64開便攜本,內容新穎,簡單實用,是廣大人民群眾學習了解民法典知識的手頭工具書。
民法典學習百問百答 內容簡介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要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將其作為“十四五”時期普法工作的重點來抓。2020年7月,中宣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通知,部署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并作出具體要求。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廣泛開展民法典普法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宣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的通知要求,便于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學習民法典法律知識,養成自覺守法的意識,形成遇事找法的習慣,培養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和能力,我們特編寫了本書。本書從民法典1260個法律條文中,精選與百姓生活、工作聯系*為緊密的200個問題進行解答,幫助廣大人民群眾輕松、快速學習民法典應知應會的法律知識。 本書內容新穎,簡單實用,便于攜帶,是廣大人民群眾學習了解民法典知識的手頭工具書。
民法典學習百問百答 目錄
**編 總則
1.《 民法典》包括哪些內容? 1
2. 為什么說《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1
3.《 民法典》什么時候實施?2
4.《 民法典》總則編有什么作用?2
5.《 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則是什么?2
6.《 民法典》中的自愿原則是什么?3
7.《 民法典》中的公平原則是什么?3
8.《 民法典》中的誠信原則是什么?4
9.《 民法典》中的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是什么?5
10.《 民法典》中的綠色原則是什么?5
11. 胎兒能繼承遺產嗎? 6
12. 胎兒能接受贈與嗎? 6
13. 怎么判斷未成年人是否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7
14. 八周歲的孩子能用壓歲錢買玩具嗎?7
15. 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能協商確定監護人8
16. 村民委員會能夠作為民事主體對外簽訂合同嗎? 9
17. 自然人享有哪些民事權利? 9
18. 個人信息是否受到法律保護?10
19.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征地時是否應給予補償?.10
20. 法律保護網絡虛擬財產嗎?11
21. 什么是不可抗力?12
22. 因見義勇為而受傷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12
23. 出手救人給受助人造成損害的,是否承擔賠償責任?13
24. 通常情況下,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幾年?13
25.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年滿十八周歲后能否提起訴訟?14
第二編 物權
第三編 合同
第四編 人格權
第五編 婚姻家庭
第六編 繼承
第七編 侵權責任
民法典學習百問百答 節選
1.《民法典》包括哪些內容? 《民法典》共7編,1260條,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 2.為什么說《民法典》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民法調整社會關系的范圍非常廣泛,它規范各類民事主體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涉及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產經營等社會和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3.《民法典》什么時候實施? 《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4.《民法典》總則編有什么作用? 《民法典》第1條規定,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由此可知,總則編是《民法典》的序言和總綱,確立了《民法典》的基本制度、框架,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和一般性規則,統領《民法典》各分編。 5.《民法典》中的平等原則是什么? 《民法典》第4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平等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相互之間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他們的合法權益也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平等原則是民法的前提和基礎,是國家立法規范民事法律關系的邏輯起點。 6.《民法典》中的自愿原則是什么? 《民法典》第5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自愿原則,按照自己的意思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 自愿原則,也稱意思自治原則,就是民事主體有權根據自己的意愿,自愿從事民事活動,按照自己的意思自主決定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及其設立、變更和終止,自覺承受相應的法律后果。 7.《民法典》中的公平原則是什么? 《民法典》第6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公平原則,合理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公平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時要秉持公平理念,公正、平允、合理地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并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8.《民法典》中的誠信原則是什么? 《民法典》第7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 誠信原則,是指所有民事主體在從事任何民事活動,包括行使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承擔民事責任時,都應該秉持誠實、善意,不詐不欺,言行一致,信守諾言。誠信原則作為民法*為重要的基本原則,被稱為民法的“帝王條款”。 9.《民法典》中的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是什么? 《民法典》第8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守法與公序良俗原則,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在從事民事活動時,不得違反各種法律的強制性規定,不得違背公共秩序和善良習俗。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個概念構成的,要求民事主體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循社會主體成員所普遍認可的道德準則。 10.《民法典》中的綠色原則是什么? 《民法典》第9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綠色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綠色原則體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新發展理念,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創舉。 11.胎兒能繼承遺產嗎? 《民法典》第16條規定,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但是,胎兒娩出時為死體的,其民事權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民法典學習百問百答 作者簡介
中國法制出版社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主管主辦的中央級法律類專業出版社和國家法律法規標準文本的權威出版機構、法律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 中國法制出版社自成立以來,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出版方針,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堅持為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服務;堅持為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服務;堅持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