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秘象貴州系列叢書:黔中護寶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1160201
- 條形碼:9787221160201 ; 978-7-221-16020-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秘象貴州系列叢書:黔中護寶記 本書特色
◆ 日本間諜與抗日英雄的智勇較量,侵略戰爭與保家衛國的民族對決,奇*的秘境,奇魅的場景,奇異的民俗,奇幻的想象,眼花繚亂的迷局,層出不窮的殺機,環環相扣的劇情,懸念迭起的情節,一旦翻開就放不下來的秘境奇幻小說,掀開《阿凡達》式的家園保衛戰。 ◆ 小說用一種全新的、獨特的方式向外界傳播貴州元素,采取了當下年輕讀者*為喜愛的懸疑、奇幻等虛構文體,將貴州民俗傳說與歷史現實巧妙結合,無拘無束地想象了貴州這一“秘境”的種種神奇與神秘,附麗于虛構之中而建構的秘象故事,讓人欲罷不能、欲說還休。
秘象貴州系列叢書:黔中護寶記 內容簡介
抗戰爆發后,故宮國寶文物皇家玉璽剛剛轉移到貴陽就被盜了。是誰鋌而走險盜走國寶?被盜的國寶又將流向何處?所有的迷局,隨著抗日英雄林偉平的到來逐漸被破解。經過周密的部署,林偉平終于抓獲盜賊,并zui終識破盜賊身份,卻又發現了另一個驚天的秘密。至此,真正的較量才開始,然而,卻不是一場棋逢對手的對決。敵眾我寡,國寶是否能被追回?誰將贏得*后的勝利?抽絲剝繭之后的真相是什么……等你來一一破解。
秘象貴州系列叢書:黔中護寶記 目錄
一 001
二 009
三 019
四 026
五 038
六 049
七 060
八 069
九 078
十 086
十一 095
十二 105
十三 116
十四 127
十五 140
十六 153
十七 166
十八 177
十九 189
秘象貴州系列叢書:黔中護寶記 節選
一 詩曰: 瘦馬輕鞭控朔風,山如列戟路如弓。窮荒未必堯封到,絕域曾勞漢使通。暴客尚存愁逆旅,奸諛不死恨英雄。玉關牢落天門遠,誰獻平蠻**功! 這詩為明代貴州衛教授王訓所作。身為貴陽人的王訓,性情豪邁、胸懷大志,十八歲即向大明宣宗皇帝朝上《保邊政要策》八篇,深得滿朝文武贊許。王訓是個博覽群書之士,且悉知兵法,曾著《孫子注解》一書。其一生雖仕途不達,壯志未酬,卻頗有貴州山民風骨。貴州山野蠻荒,地域偏僻,信息尤為閉塞,但自古不乏王訓這類熱血志士。如清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后,因反對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發起的“公車上書”事件,全國“公車”簽名請愿者602人,其中貴州就有95人,占總數的六分之一。凡民族危亡、國家危難,貴州的有識之士皆義無反顧、挺身而出,諸多故事更是可歌可泣。在此,單說一樁七十多年前,發端于貴陽城的大事件。此事仍與日本侵略中國有關。如今,時過境遷,頭緒紛繁,諸多細節尚不為人知。這事得從頭說起。且說1938年8月13日,這天,看似平靜的貴陽城發生了一件震驚國民政府的重大事件。當日上午10時許,貴陽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組織三十余人在甲秀樓集會,集會者突然打出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橫標,唱著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隊歌,前往民眾教育館向國民政府請愿。此時,距抗戰全面爆發一年有余,前方戰事吃緊,后方人流涌動,民先隊開展的抗日救亡運動,立即引起貴陽民眾關注。甲秀樓經大十字至民眾教育館,不過區區四五里路,沿途民眾皆紛紛參與,至目的地,請愿隊伍已達三四千人之眾。當然,這其中有參與游行的,也有看熱鬧的。因事情來得突然,且聲勢浩大,官方頗為緊張。為盡快平息事態,國民政府當即派出大批軍警鎮壓。軍警先封鎖了交通要道,隨后又沖散了集會隊伍,并逮捕了以小學教員張益珊為首的民先隊員及民眾五十余人。為保持高壓勢態,次日,國民政府在貴陽城的大街小巷張貼布告,宣布:擬于8月16日,從獄中押解土匪、慣盜、流氓十人,于沙河街城外斬首。貴陽城的百姓都明白,國民政府是想以此達到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目的。沙河街乃貴陽城北入口,是個荒郊僻靜之所。那破舊的城墻下,有條專供馬車行駛的土路,土路一丈余寬,雖坑坑洼洼不太平坦,卻是北邊趕馬哥運煤入城的主要通道。因馬車馱入貴陽城的煤炭皆在此中轉,故城墻邊上東一堆西一堆,擺滿了凌亂的煤炭,賣煤的人還在此搭建了三三兩兩的簡易窩棚。天氣清明時,有出入城的趕馬哥在此歇腳飲酒。若遇趕場天,買煤的人多了,送煤的馬車也多了,加上入城購物的,土路邊便有燙粉賣面的、賣稀飯油炸粑的、賣烤豆腐干的小攤。此外,沙河街的城墻外是一大片空曠的荒草坪,住窩棚的賣煤人,在此稀稀拉拉種了幾塊菜地,法場即設于此。卻說8月16日這天,沙河街的城墻外一早就聚滿了人。辰時過得不久,城內即開出一隊黑衣警察,這隊警察在荒草坪上清出一塊空地,于四周圍出警戒線。巳時一到,問斬的犯人被五花大綁押了上來。十個犯人跪在法場上一字排開,后背整整齊齊插著問斬的木牌,每個人身后均站著一個身材高大的劊子手。一切都準備妥當,且聞一聲令下,劊子手一把拿下木牌,隨即手起刀落,十個犯人當即尸首分離,只見十顆人頭砸在地上胡亂滾動。圍觀的人群尚處于驚魂未定的狀態,瞬間又押解上兩個白衣漢子來。這兩個漢子都剃著大光頭,眾人仔細一看,那兩顆光頭上竟烙有戒疤,卻是兩個和尚。與適才問斬的犯人不同,剛才那十個犯人皆低頭伏面,跪姿綿軟。這兩個犯人個頭矮小,腦袋寬扁,臉盤寬大,兩目分離較遠,多出常人一指余寬,且兩個眼珠似乎相爭著往鼻子中間靠。這兩人腰部出奇的短,盡管也被五花大綁,押跪于地,卻欲昂首挺肚。再看二人面相,雖系和尚,卻沒有普通僧人的善相。行刑的劊子手也特別,兩個犯人只一個刀斧手。那劊子手身高五尺有余,與剛才的十個劊子手相比,身材明顯矮小,雖說也算敦厚壯實,卻長了一副白凈面目。這劊子手頭裹一襲紅色方巾,露在方巾外的烏發理得齊齊整整,洗得干干凈凈。此人鼻梁挺直,兩道臥蠶眉下,生著一雙丹鳳眼,嘴角圓潤微翹,模樣非但不惡,反有文雅和悅之色,怎么看皆不像個劊子手,倒像個讀書人。再看他那穿戴,上著一件白灰土布大卦,剪裁合身得體,布紐扣結得規規矩矩,腰扎一條魚眼寬邊帶,下穿黑色土布大襠褲,足蹬一雙三板橋麻耳竄皮草鞋。只見那劊子手將鬼頭大刀倒立過來,刀柄反握于手中,刀背貼著粗壯的裸臂,刀身延伸至肩頭。那大刀的刀片子寬過一掌,刀尖一字傾斜,刀背上還套有七個拳頭大小的鐵環。劊子手文文靜靜走到兩個犯人中間,兩腿分開,與肩齊平,若無其事般等待開斬號令。此時,人群中突然一陣涌動,時逢一個擔柴少年被擠過警戒線上,黑衣警察的槍托也就照著那少年的臉面打了過去。面對迎頭而來的槍托,那少年竟無半點畏懼,不躲也不讓。眼見槍托就要打到臉上,那少年擔穩了肩上的柴火,稍一側身,槍托便從柴火與臉面之間穿了過去。黑衣警察收回槍托,欲再擊時,那少年擔著柴火再次斜過身體,一腳插向黑衣警察的胯襠。可那一腳只出到一半,又收了回來。黑衣警察并未意識到少年的這一舉動,第二槍托仍然打了個空。兩槍托皆未占著便宜,拿槍的人一時惱羞成怒,欲對擔柴少年發飆……“住手!”此時,人群中傳出一聲低吼。黑衣警察抬眼一看,來者是個穿深藍色中山裝、頭戴禮帽的中年漢子。因為兩槍托都撲了空,黑衣警察感覺很沒面子,也不理會中年男子,掉轉槍來,咔嚓一聲,子彈上膛。那漢子不慌不忙,一步跨過,擋于槍前,掏出一個印有青天白日徽章的證件對著黑衣警察打開。漢子低聲道:“你看清楚了!我可以把你們局長的人頭取下來。若不聽招呼,好好警戒站崗,出半點差錯,老子現在就把你辦了。”黑衣警察看了證件,臉色大變,收了槍,一個立正:“是!長官!”教訓了警察,中年漢子回過頭來瞧。卻見那少年生得眉清目秀,體型是肩寬腰細,身材頎長,兩臂舒展。中年男子心里明白了八九分,肩寬者出拳爆發力強,腰細者躲閃靈活,一看就是典型的練家子,不由生出幾分歡喜。其出手相救,還有另一原因,適才少年插入黑衣警察胯下又收回的一腿,用法頗為熟悉,令中年漢子已然心動。他對少年微微一笑,十分友善。那少年并不言語,將柴火換過肩膀,也不道謝,擔著柴火轉身就走。此時,法場上審判官正在宣讀公審文書:“盜竊犯趙五、趙六兄弟,于民國二十七年四月,在貴陽縣六廣門盜取國家重要文物,‘鳳麟州寶’皇族玉璽,兩犯拒不承認,亦拒不交代國寶去向,時至今,國寶仍未追回,其罪大惡極。經本院核準,現予正法。”宣斬令既出,卻并不見那劊子手舉刀。眾人正在納悶,只見那劊子手突然一足后退,臉上瞬間露出一線兇光,拉一個低低的弓步,左手環伸過去,協助右手反背握緊刀柄,刀葉貼緊手臂。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那劊子手胳膊肘一曲,腕肘使力,刀片凸出部分隨著手肘曲力猛然切向犯人的脖頸。眾人聞得刀背上的鐵環—咣的一聲脆響。只此一下,劊子手便收了刀。眾人尚未明白過來,只聽—卟的一聲,右邊犯人的頭掉了下來,但喉結處還連著兩指寬的皮肉,把個腦袋吊在胸前搖晃。敢情那劊子手的刀鋒,是順著犯人脖子的頸椎縫切下的,并不曾碰著骨頭。那犯人仍直挺挺地跪著,隨即,又聽得—哧的一聲,脖頸里竄出一股鮮血,那血一噴,濺至三尺多高。眾看客唏噓聲未落,那劊子的刀旋即換至左手,依舊兩手抱牢刀柄,看也不看跪在左邊的犯人,手臂再一曲,又聞—咣—卟—哧三響,左邊犯人的頭瞬間也吊在胸前搖晃。做完這個動作,劊子手目不斜視,逍逍遙遙收腿站立。待那劊子手站穩了,兩邊的犯人才慢慢倒將下去。倒下的犯人仍然保持跪姿,雙手反剪,脖子立在地上,屁股朝天撅著。此刻,劊子手恢復了一臉和悅之相,懶懶散散收刀退下。 日照當空,未時過后,犯人的尸體已通知家屬認走,唯兩個和尚無人收領,交由土公子洗禮后,拉至亂墳山葬了。這土公子,專做收尸的營生,盤弄個尸首輕車熟路,幾下就折騰好了。法場雖清理完畢,但人流卻不見少,粉面攤前、臭豆腐攤后,都坐滿了人。看過砍頭,看客們就著粉面、烤豆腐吃上一杯小酒,嘴里談的自然與法場有關。被斬的趙五、趙六者何許人?有人說了:那兩個犯人根本不姓趙,系日軍間諜,盜得國寶后,在轉運途中被捕。因為兩人拒不開口,盡管官方動用了種種刑具手段,*終審訊無果,迫于無奈,只得將其就地正法。劊子手又是何許人?其刀法如此了得?又有人說了:此人系衛城鎮人,頗有來頭,其祖上是明代朱元璋調北征南的軍漢。卻說朱元璋大破元軍,建立了大明王朝,忽必烈的第五個兒子梁王把匝刺瓦爾密仍然盤踞云南,幾經談判未果,朱元璋震怒,發動了一場調北征南的戰爭。剿滅云南梁王后,朱元璋的大軍改調北征南為調北鎮南,三十萬大軍就此駐鎮云貴,其中一支人馬入駐鎮西衛,鎮守一方大明疆土。崇禎三年,威清衛又設鎮西衛,此鎮西衛即衛城鎮,該劊子手姓鮑名道興,諢名人稱一肘紅,其行刑只需一肘過命。原來這鮑道興的祖輩,在朱元璋的軍隊里掌管著軍規,并專伺處決軍犯、俘虜的刑罰,這門殺人營生便代代相傳。懂行的人又問了:這“鳳麟州寶”皇家玉璽乃故宮博物院鎮館之物,何以在貴陽六廣門被盜?趙五、趙六何以盜得?既然國寶去向不明,尚未追回,案件就不算了結,為何急于將兇手正法?也有人說了:這趙五、趙六和日本人沒有任何干系,日本人離貴陽城遠著呢。這趙五、趙六因父母早亡,無處投身,早年即落草為寇,此次盜了軍需倉庫,惹怒了軍方。所謂國寶,純屬子虛烏有,北京皇城與貴陽邊城相隔十萬八千里,哪來的宮中國寶。只是那軍方非取二人性命不可,軍威不可冒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那劊子手也沒這么厲害,只是個普通村夫而已,不過就是個玩猴的,只因猴子的身體結構與人相同,玩久了,這劊子把猴兒脖子上的算盤珠看透了、盤熟了,改行做了劊子手。沒有什么奇怪的。總之,說法種種,莫衷一是。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天殺了十二人,前面斬首的十人不曾有人提及,話題皆落在后斬二人身上。
秘象貴州系列叢書:黔中護寶記 作者簡介
王劍平 作家,中國作協會員,貴州省作協理事,貴陽市作協副主席,貴州省文史館特聘研究員,文筆老辣。他自幼習武,書中所述武功,一招一式皆有根源,非一般武俠小說之臆想胡編可比。本書內文輯錄之招式,為作者結合當年習武時的種種感受、軼事,可窺貴州民間武事之一斑。著有短篇小說集《城市形狀》、散文集《荒謬的眼睛》。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