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86260
- 條形碼:9787517086260 ; 978-7-5170-862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 本書特色
一句話推薦:世上沒有熊孩子,只有不理解孩子情緒的父母。發脾氣、愛哭鬧、不講理、搞破壞、說謊話……孩子的每一種行為背后都有著特定的需求。教育專家獨創“正面回應”六步法,讓孩子聽得進、做得到、情緒好。
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 內容簡介
本書將回應分為正在發生的事和已經發生的事等幾種類型, 并通過案例對各種回應方式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使父母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回應對孩子產生的影響, 進而能夠對自己的回應方式進行反思。本書創造性地提出了回應六步法, 通過發現回應點、解碼、理解、接納、判斷, *終確定回應方式, 為父母應對孩子的各種行為指出了明確的方法, 適用于任何場景。本書對于改善親子溝通方式、建立正確的親子互動關系有積極意義。
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 目錄
回應是養育的必經之路
互動 = 回應 + 要求
回應與要求決定教養類型
不同的教養類型,培養不同狀態的孩子
孩子怎么做,源于父母的回應
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
觀念如何形成
父母的回應強化孩子的觀念
第二章 回應的兩個層面
家長在回應孩子時易犯的錯誤
溺愛型:滿足孩子各種要求,而失去了行為的界限
嚴厲型:拒絕或制止孩子行為的同時,不自覺地否定了孩子
搖擺型:在溺愛與嚴厲之間搖擺不定
冷漠型:無暇關注孩子
回應可以分為精神和行為兩個層面
精神與行為可以分離
精神和行為回應的總原則
四種錯誤回應方式的轉化
回應的流程
精神層面的回應
行為層面的回應
回應流程圖
第三章 觀念接納
接納的基礎:人類的基本需求
安全感
新奇感
意志感
社會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
達成觀念接納的障礙
障礙一:不能透過孩子的行為看到背后的心理需求
障礙二:父母自身的需求未得到滿足
接納什么
接納孩子的基本需求
接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
接納孩子的觀念
接納孩子當下的樣子
接納家長自己
第四章 技術接納
回應中的技術接納
回應的五個步驟
技術接納滲透在回應的每一步
技術接納的陷阱
技術接納的核心:傾聽
傾聽的力量
傾聽感受和需要
傾聽的方式
接納的挑戰
接納犯錯誤的孩子
接納叛逆的孩子
接納發脾氣的孩子
接納膽怯的孩子
第五章 回應“正在發生”的行為
“正在發生”行為的類型劃分
行為類型劃分依據
四種類型
回應贊許型行為
不干擾
不評價
觀察
引導
回應替代型行為
替代調整的原則
回應替代型行為的方法
回應限制型行為
用規則限定孩子的行為
制定規則的良好方式:契約
父母須知曉的家庭規則
回應制止型行為
溫柔的態度
堅定的態度、簡單明確的語言
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
第六章 回應“已經發生”的行為
“已經發生”行為的類型劃分
行為類型劃分依據
三種類型
回應贊賞型行為
不要把贊賞變成對孩子的傷害
學會贊賞
回應諒解型行為
諒解的意義
如何諒解
回應警告型行為
錯誤的制止方式
如何制止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
如何制止有意說謊的行為
如何制止“搶拿偷”行為
行為類型的轉化
家長的教育觀念決定孩子行為類型的劃分
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改變了孩子行為類型的劃分
家長如何保證教育觀念的正確性和合理性
尊重孩子的生命需求
尊重社會的規范
第七章 塑造新教育習慣
看清舊教育習慣
教育習慣:家庭教育的決定性力量
舊教育習慣是如何形成的
家長的基本需求
代際傳遞
質疑舊教育習慣
形成新教育習慣
減弱舊教育習慣的控制
與舊教育習慣共處
關注過程,重視回應
參考文獻
回應:培養孩子積極的行為習慣 作者簡介
王普華,華東師大教育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專家。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會員,山東省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庫專家,成人教育協會家長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山東教育衛視、山東衛視少兒頻道、山東人民廣播電臺親子節目特聘專家近十年來,以各種形式推廣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致力于幫助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在各地舉辦大型講座,深受家長和教師好評。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