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689368
- 條形碼:9787535689368 ; 978-7-5356-8936-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 本書特色
1.瘋狂而意外的個人創作之路
橫尾忠則代表著日本設計的另外一支脈絡,他絢爛而多彩,站在傳統日式極簡風格的背面,但又深深影響著日本設計。這種獨特的風格不僅源自日本庶民階級的審美也來自對西方藝術的吸收。在本書中,橫尾記錄了自我風格逐漸形成的過程。其中充滿了瘋狂、意外,以及驚喜。
2.激蕩而豐富的時代精神呈現
1960年代到1980年代是日本文化領域*風起云涌的時代,本書近乎跟隨作者的目光,觀看了當時豐富的文化事件。通過與各個領域創作者的邂逅,立體的藝術圖譜也被作者搭建起來。通過與他人的邂逅,一個人逐漸擴散到了一整個時代,展示出有趣的交往軼聞。
3.首刷贈送紀念海報
在諸多創作形式中,海報一直是橫尾設計作品的原點,也是他1960至1980年代*廣為人知的作品。隨書附贈提取橫尾忠則設計元素的概念海報作為首刷紀念。
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 內容簡介
激蕩又自由的時代塑造出瘋狂而絢爛的設計師,這本自傳描述的就是時代與人的相遇。
橫尾忠則用日記般的記錄細細回顧自己這段如波濤洶涌般的傳奇人生,娓娓道出他與一柳慧、大島渚、土方巽、小野洋子、三島由紀夫、田中一光、寺山修司、宇野亞喜良、亨利?米勒、杉浦康平、美輪明宏、約翰?列儂、唐十郎、高倉健、細江英公、野口勇、達利、磯崎新、筱山紀信、瀨戶內晴美……等多位當代大師名家相遇相知的種種過程,以及他對藝術創作的獨特見解。
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 目錄
致中國讀者
前往東京,加入日本設計中心
蠢蠢欲動的日子
追求表現的可能性
自由接案宣言
我所崇拜的三島由紀夫
為我自己做廣告
“橫尾忠則”這媒材
紐約的伙伴們
主演電影《新宿小偷日記》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我身旁……
休息宣言
告別三島由紀夫
接連遭遇神秘體驗
印度的沖擊
女尼?瀨戶內寂聽的泳衣
荒廢的紐約
畢加索展的啟示
對于死亡的恐懼
美輪明宏的“預言”
裸體演出
洛城個展制作日記
瘋狂的影像表演
墨西哥之旅不只是天堂還是地獄
后記/文春文庫版后記/筑摩文庫版后記/解說
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 節選
興奮、狂亂。節慶般、“傳說般的一九六○年代”沖過了七十小時。 一月四日當天,新婚第二年的我和妻子離開神戶前往東京。這趟旅程 是因為一年前我加入的大阪廣告設計公司國際宣傳研究所,要求我們 員工和公司一起遷往東京。當時我二十三歲。住在東京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母親拼命祈求神明讓我實現夢想,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每天都 能聽到,甚至到了耳朵長繭的程度,所以我覺得這份愿望已經傳到天上, 只要等待神明哪天回答一聲“好”,就可以了。不可思議的事情重重累積, 偶然召喚更多偶然,出乎意料的人、事、物自然而然聚集而來,讓我 實現夢想......我發現這種共時性(synchronicity)是我的命運模式。然 而愿望達成前的過程,總是反復擺蕩在天堂和地獄之間,非常驚險刺激。 天堂和地獄簡直就像是存在于我的心里,兩者不停相互對決。
此外,我自己也總是在期待“不知道明天又會發生什么事”。我從小就很喜歡對自己的命運胡思亂想,猜想自己究竟是為了繼承何種使 命而生。不知為何,我很喜歡想象一個畫面,自己孤身一人被擱在地 球上,然而天邊卻還有另外一個我在凝視自己。我非常喜歡這種非寫 實的另一種真實,和日常生活相比,我把真實感的重心放在非日常的 世界更多一些,我是這樣的小孩。
——前往東京,加入日本設計中心 我被選為大島渚導演《新宿小偷日記》(新宿泥棒日記)這部電影的主角,這種事情我想都沒有想過。盡管心底某處確實有個夢幻的心愿, 想要在這輩子參與一次電影演出,可是完全沒料到竟然這么快就實現了。更別說是在每每引爆話題的大島渚電影里面擔任主角。制作人聯 絡我的時候,我還以為是要幫忙做電影海報或電影美術,聽到說要我 演出嚇一跳。單單想象自己的身影大量出現在電影院的屏幕上,就興 奮得全身起雞皮疙瘩。 大島渚的電影雖然我沒有全看,可是絕大多數都看過,很清楚他 的思想和風格,也知道他每次的主角都會挑些出乎意料的人而獲得成 功。然而真的找我到底會不會成功,我實在是沒有自信。我跟導演表 明我的心情,他回說:“這就交給我吧,你絕對不必擔心,沒問題的。” 可是我真的還是很不放心。不過我完全不打算拒絕,心想既然要演就要以*佳男主角為目標。
——主演電影《新宿小偷日記》
海海人生——橫尾忠則自傳 作者簡介
橫尾忠則(Tadanori Yokoo):日本平面設計師、藝術家。設計作品以拼貼、迷幻、波普風格為人所知,有“日本的安迪?沃霍爾”之稱。
其設計師身份,活躍于1960年代——1980年代,期間相繼結識細江英公、寺山修司、和田成、筱山紀信、三島由紀夫等人,開始在各類平面作品中展現驚人的創造力,在東京先鋒文化圈嶄露頭角、獲得關注。作品跨越設計、音樂、電影、戲劇等諸多領域,甚至在大島渚導演作品《新宿小偷日記》中擔任主演,與細野晴臣一起制作唱片,是那個年代日本前衛、自由的藝術圈氛圍的濃縮。1982年宣布成為畫家。
1972年在紐約近代美術館舉辦個展。后在巴黎、威尼斯、圣保羅國際美術展等出展。近年來在東京現代美術館、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金澤21世紀美術館、國立國際美術館等日本國內美術館相繼舉辦個展。小說《blueland》獲得泉鏡花文學賞。在繪畫、攝影、小說等領域自由轉換,開展多棲藝術活動。主要著作包括《海海人生》《去印度》《隱居宣言》《貓背后的目光》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