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精)注音全譯-論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51957
- 條形碼:9787516651957 ; 978-7-5166-5195-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注音全譯-論語 本書特色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本中節(jié)選的《論語》選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選段,多達幾十處甚至上百處;取自于這部經(jīng)典中的名句和成語也是數(shù)量龐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中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經(jīng)融入中國人的思維觀念,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和習慣。本書適合文學愛好者、國學愛好者、哲學愛好者和廣大青年學生參考閱讀。
(精)注音全譯-論語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本對儒家傳統(tǒng)經(jīng)典著作《論語》進行注音、譯文、注釋的譯注作品。《論語》是四書五經(jīng)(《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詩經(jīng)》《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中的一種,是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論語》還是自南宋至清末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目。《論語》的作者據(jù)傳為孔子的弟子們,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論語》所記載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但因《論語》成書距今久遠,已歷兩千多年,其中言語及用字用詞多不同于今時今日,其中生僻字、多音字、多義字繁多,古人之修辭方式、語言習慣、語法結構也與今世不同,為方便廣大讀者誦讀經(jīng)典、了解經(jīng)典,我社特邀外研社王曉瑋老師為其全文注音、譯文并注釋。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本中節(jié)選的《論語》選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選段,多達幾十處甚至上百處;取自于這部經(jīng)典中的名句和成語也是數(shù)量龐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中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經(jīng)融入中國人的思維觀念,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和習慣。本書適合文學愛好者、國學愛好者、哲學愛好者和廣大青年學生參考閱讀。
(精)注音全譯-論語 目錄
導 言………………………………………………………………………………… 1
學而**……………………………………………………………………………… 2
為政第二……………………………………………………………………………… 10
八佾第三……………………………………………………………………………… 20
里仁第四……………………………………………………………………………… 32
公冶長第五…………………………………………………………………………… 40
雍也第六……………………………………………………………………………… 56
述而第七……………………………………………………………………………… 70
泰伯第八……………………………………………………………………………… 84
子罕第九……………………………………………………………………………… 94
鄉(xiāng)黨第十………………………………………………………………………………106
先進第十一……………………………………………………………………………116
顏淵第十二……………………………………………………………………………134
子路第十三……………………………………………………………………………150
憲問第十四……………………………………………………………………………168
衛(wèi)靈公第十五…………………………………………………………………………192
季氏第十六……………………………………………………………………………206
陽貨第十七……………………………………………………………………………218
微子第十八……………………………………………………………………………234
子張第十九……………………………………………………………………………246
堯曰第二十……………………………………………………………………………258
(精)注音全譯-論語 節(jié)選
出版說明 四書五經(jīng)是重要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西漢之后學五經(jīng),南宋之后學四書。南宋時,作為儒學集大成者的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進行注解,稱其為四書。四書成為自南宋至清末很長時間內(nèi)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目。《論語》位列四書五經(jīng),也是*為今人熟悉的一種儒學經(jīng)典,我們有必要從多種角度和視野對其進行傳承和弘揚。
《論語》的作者據(jù)傳為孔子的弟子們,該書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開創(chuàng)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因《論語》成書距今久遠,已歷兩千多年,其中言語及用字用詞多不同于今時今日,其中生僻字、多音字、多義字、通假字、異體字繁多,古人之修辭方式、語言習慣、語法結構也與今世不同,為方便廣大讀者誦讀經(jīng)典、了解經(jīng)典,我社特邀外研社王曉瑋老師為其全文注音、譯文并注釋。
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本中節(jié)選的《論語》選段,以及中考和高考中常用的選段,多達幾十處甚至上百處;取自這部經(jīng)典的名句和成語數(shù)量龐大;古人更是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中諸多名句及其思想,已經(jīng)融入中國人的思維觀念,深刻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和習慣。
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閱讀古籍時*大的難點在于其讀音和意義,故本書在經(jīng)典原文的基礎上,逐字注音、逐句譯文,并加注釋。原文和譯文左右對照,采用對開的方式排版,注釋隨附在每章譯文之后,我們的初衷是為讀者提供盡可能方便的閱讀文本。希望在這個注重經(jīng)濟、追求效果的時代,本書能幫助讀者提高閱讀效率。在能閱讀、能讀懂的基礎上,增加讀者品讀經(jīng)典的可能性。 “一”“不”在《論語》中出現(xiàn)較多,此兩字在實際誦讀中與其他音節(jié)連接時,會發(fā)生一種有規(guī)律的變調(diào),這種由于語流引起的變調(diào)現(xiàn)象,沒有影響它們的詞義和語法功用,我們在注音時仍然標其本調(diào),即“一”注為“yī”、“不”注為“bù”。多音字的出現(xiàn),則直接改變了詞義和語法功用,例如“與”字,在《論語》中有三個讀音,讀“yú”時可表語氣也可表“緩步慢行的樣子”,讀“yǔ”時可表“同意”“給予”“等待”“跟”等多個義項,讀“yù”時表“預先”“參與”等義項。
因《論語》流傳時間久遠,市面上的譯注版本較多,一個字如何讀音、一個詞如何釋義常常會有兩個甚至多個不同的說法,為了便于讀者學習,本書注音及注釋大多參照《辭海》《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這兩本權威的工具書。
這部譯注作品,適合文學愛好者、國學愛好者、哲學愛好者和廣大青年學生參考閱讀。
衷心希望廣大讀者對本書提出批評建議,以便我們加以改進。
(精)注音全譯-論語 作者簡介
王曉瑋,碩士畢業(yè)于青島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師從著名語言學家黃伯榮先生親傳弟子戚曉杰教授,研究方向為現(xiàn)代漢語語法與修辭,對古漢語也有較多探索和研究,其碩士論文《量詞研究》開創(chuàng)了《聊齋俚曲》量詞研究的先河,其論證的系統(tǒng)性、邏輯性、嚴謹性、創(chuàng)新性獲得多位專家的認可。從事漢語教學工作多年,曾任教于韓國世翰大學孔子學院,負責漢語教學和文化推廣;后任職于國家漢辦外研社培訓基地,負責漢語教師志愿者崗前培訓和管理工作;現(xiàn)任職于外研社漢語出版中心,負責漢語類工具書的普及和推廣工作。在多種報刊上發(fā)表過漢語語言類的文章,出版語言文字類圖書兩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山海經(jīng)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