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八月七日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八月七日》寫的是人類情感中比較邊緣的傷痛——那些意外的、無邏輯的、難以被理解的災難所帶來的長期的哀傷。這個故事讓我想到醫生陶勇,想到林生斌,想到每一個這樣讓人心痛的陌生人。他們遭受了這個世界*難以被看見的惡意,而關于走出、關于和解、關于獨自消化悲傷,成了他們一生的課題。正如孟德斯鳩所講:人在苦難中才更像人。
——本書編輯 面面 這是一份堅實的關于傷痛的寫作。我們需要這樣的小說,需要這種承擔了人所能想到的*壞的噩夢,并且不是通過虛浮的猜測來進行寫作的小說。
——挪威記者、書評人Anne Cathrine Straume 比爾頓的寫作非常有洞察力,她的寫作包含了一種優秀的對于我們心靈機制的刻畫技巧——只有*好的文學才有能力做到。比爾頓在《八月七日》里發揮了她*da的優勢——用簡單的語言,觸及到了關于人性及其復雜的層面。這是一場充滿靈感的、對我們那些難以被察覺的心靈角落的考古。
——挪威小說家Odd W. Surén 比爾頓動人地寫出了在生活的一切都可控的表面之下那隱隱藏匿的巨大悲痛。
——挪威媒體Bergens Tidende
八月七日 內容簡介
2011年的挪威恐襲之后沒幾年, 索菲的女兒死于一場恐怖的青少年營地屠殺 —— 挪威歷史上*糟糕的一天。步入中年的索菲不得不和丈夫重新補起生活的碎片……
八月七日 目錄
目 錄
周四 THURSDAY 001
周五 FRIDAY 035
周六 SATURDAY 075
周日 SUNDAY 107
周一 MONDAY 155
周二 TUESDAY 189
周三 WEDNESDAY 219
八月七日 作者簡介
布萊特·比爾頓(BRIT BILDØEN) 生于1962年,挪威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兒童作家及文學評論家。曾任挪威作協文學理事會成員。1991年,比爾頓以詩歌集《Pictures of Men》初入文壇。她寫于1998年的小說《Twin Fever》被提名布拉格文學獎最佳小說、最終獲得奧斯陸文學獎和尼諾斯克文學獎。2001年和2004年分別出版的小說《Landlocked》《My Gentle Self》也在歐洲屢屢獲獎。
2009年,她在國際婦女節發表論文集《文學沙龍》(Literary Salon),探討格特魯德·斯泰因、多麗絲·萊辛、阿爾弗萊德·耶利內克等重要女作家的作品。多年來,比爾頓關注女性作家、鼓勵女性寫作,并為出版當代女性文學奔走呼號。
2018年,《八月七日》入圍都柏林文學獎。布萊特·比爾頓已被視作挪威最重要的當代作家之一。
- 主題:看似平靜的喪子之痛
塑封完好,紙張字跡均可。 是北歐文學。讀起來有點散,但是整體不亂,從夫婦二人一周的生活細節道出他們的過往和子女情況,閱讀的時候腦海中總有一種外國生活片的意味,可以一試。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