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西游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55844
- 條形碼:9787545555844 ; 978-7-5455-558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游記 本書特色
《西游記》以唐僧取經的真實故事為創作基礎,經過作者極具想象力的構思及描寫,塑造了唐僧師徒四人的形象,并通過對師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經的艱辛歷程的展現,贊頌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奮斗精神,鼓舞著人們永不灰心、為達到目標而奮斗不止。《西游記》是我國古代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高點。
西游記 內容簡介
《西游記》是“一部具有豐富內容和光輝思想的神話小說”,它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以積極浪漫主義手法創作的中國古代**部浪漫主義長篇神魔小說。全文講述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及白龍馬保護唐僧西行取經,師徒一行沿途歷經各種艱險,一路斬妖除魔,斗智斗勇,化險為夷,*終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作品中塑造了眾多栩栩如生的形象,將神魔世界的善惡情仇和現實社會巧妙結合,歌頌了師徒幾人不畏艱險、英勇無畏的精神,充分表現了作者現實主義的情懷,以及宣揚正義、懲處邪惡的思想主題。
西游記 目錄
第二章 龍宮借寶大鬧幽冥
第三章 孫大圣蟠桃宴闖禍
第四章 悟空智斗二郎真君
第五章 五行山從師取真經
第六章 收白龍黑風山除妖
第七章 高老莊唐僧收八戒
第八章 流沙河沙悟凈拜師
第九章 五莊觀偷吃人參果
第十章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章 力敵黃袍怪救公主
第十二章 平頂山智取金銀角
第十三章 烏雞國救主降妖獅
第十四章 火云洞大戰紅孩兒
第十五章 車遲國斗法除妖精
第十六章 孫行者斗六耳獼猴
第十七章 金光寺尋寶滅禍首
第十八章 小雷音彌勒收黃眉
第十九章 朱紫國診脈救娘娘
第二十章 盤絲洞棒打蜘蛛精
第二十一章 獅駝嶺智斗三魔頭
第二十二章 比丘國收妖救兒童
第二十三章 無底洞三探白鼠精
第二十四章 玉華城收徒降獅精
第二十五章 金平府觀燈遇犀牛
第二十六章 天竺國悟空降玉兔
第二十七章 修正果如來賜真經
讀后小測試
讀后小習作
西游記 節選
《西游記/一起快樂讀書吧》: **章 美猴王出世學絕枝 在東勝神洲,有個叫傲來國的小國。傲來國有一座山,叫花果山。滿山青松翠柏,山頂上有一塊石頭,三丈六尺五寸高,兩丈四尺方圓。千萬年來,這塊仙石感受了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漸漸地有了靈氣。有一天,只聽得震天動地一聲巨響,仙石崩裂,從里面崩出一個圓球似的石卵,化成一個石猴。這石猴非常有靈性,見風就長,五官俱全,雙眼放出兩道金光,直沖云霄。此事驚動了天上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命令千里眼和順風耳出南天門外,查看這兩道金光是怎么回事。千里眼和順風耳出了南天門,一個看,一個聽,打探清楚后,回到天宮向玉帝稟報說:“這是下界花果山上的石猴眼里放出的金光。那石猴吃了凡間的水和食物以后,眼里的金光自然就會消失。”玉帝聽說是一個小小的石猴,也就沒把他放在心上。 那石猴生下來就行動敏捷,心機靈巧。餓了就吃野果,渴了就飲泉水,白天和一群猴子一起玩耍,夜晚與猴群一起宿在石崖下邊。一天,天氣炎熱,群猴玩得渾身發熱,紛紛到山洞里去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不息,群猴不禁好奇起來,想看看這水的源頭究竟在哪兒,于是便爭先恐后地順著溪流向山上爬。爬著爬著,忽然眼前一亮,一道瀑布從懸崖絕壁上飛流而下,氣勢十分壯觀。一個老猴指著瀑布,說:“哪一個有本事的,鉆進去瞧個究竟,只要安全回來,我們就拜他為王。”老猴連喊了三聲,但眾猴一個也不敢應。這時,那石猴從草叢里鉆出來,高聲叫道:“我進去!我進去!”說完便緊閉雙眼,身子一蹲,縱身跳進瀑布。進去后,石猴睜眼一看,里面卻沒有水,只有一座石板橋,橋下的流水沖過石縫倒掛下來,遮住了橋門。石猴走上橋頭,只見橋那邊是一個山洞,中間有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一行楷書大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洞內十分寬闊,有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真是極佳的安身之地。石猴一陣驚喜,自言自語道:“想不到這里還有如此美妙的一個地方,正好給我們做安樂窩了。”想到這里,他急忙轉身跳到水簾外,把里面的情形對眾猴說了一遍。眾猴聽了,個個歡喜,都說:“有這樣的好地方,我們還不趕快去占了!”石猴于是招呼大家說:“你們跟我來!”說完,又閉上雙眼,把身子一蹲,縱身跳進瀑布。那些猴子中膽大的也學著他的樣子,跳了進去,膽小的躊躇了半天,*后也還是跟著進去了。眾猴鉆進石洞后,有的搶盆,有的奪碗,有的占灶,有的爭床……一眨眼的工夫,一個神仙境地便變為了猴窩。眾猴為了感謝石猴,就按照先前的約定,一個個拜伏在地,拜石猴為王,號稱美猴王。 一天,群猴正在歡宴,美猴王卻獨自悶悶不樂,淚珠兒也滾了下來。眾猴慌忙拜問:“大王,我們現在占據了這么個地方,正是享受的時候,您為什么事兒煩惱?”猴王說:“眼前我們確實非常快活自在,但是遲早都要年老病衰。一想到將來會死,想到如此快活的日子總有不能享受的時刻,叫我怎能不煩惱?”一番話,說得眾猴都傷心起來。這時,一個通背猿猴跳出來,高聲叫道:“大王不必煩惱!我聽說大千世界古洞仙山之中,多有佛祖、神仙,他們都有長生不老的本事。大王可以拜他們為師,煉成長生不老之身后再回來傳授給我們,這樣大家就可以永享快樂了。”猴王聽了,滿心歡喜,說:“既然如此,明天我就辭別你們下山訪仙學道。”第二天,眾猴砍樹伐竹,編了個渡海的筏子,又采來桃子等水果,為猴王送行。猴王告別眾猴,跳上筏子,獨自向大海中漂去。 猴王乘著木筏,在大海中漂啊漂啊,也不知漂了多少天。這天,木筏終于漂到了一個淺海岸邊。猴王丟棄了木筏,爬上岸一看:這里山清水秀,風景秀麗。“這地方不比我花果山差,想來定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猴王一邊高興地想著,一邊沿著山間小徑往山里走去。 走了不遠,猴王聽到樹林里傳來一陣歌聲: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這一定是位神仙!”猴王一陣驚喜,循著歌聲尋去。 ……
西游記 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4-1582年),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江蘇淮安人。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明代杰出的小說家。其代表作有《西游記》,其余作品還有《禹鼎志》,但已散佚,另有《射陽先生存稿》。 吳承恩出生于一個由學官淪落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貧寒。他自幼聰明過人,少年得志,喜歡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因文才出眾,在故鄉受到人們的賞識與好評,認為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載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因科考的屢次失敗,生活的窮困潦倒,加深了他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現實的認識,促使他運用神怪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內心的痛苦與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為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鑒戒寓焉。” 吳承恩大約40歲才補得一個歲貢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職,沒有被選上,由于母老家貧,去做了長興縣丞,終因受人誣告,兩年后“拂袖而歸”,晚年以賣文為生,大約活了將近80歲。《天啟淮安府志》評價他“性敏而多慧,博極群書,為詩文下筆立成,清雅流麗,有秦少游之風復善諧謔,所著雜記幾種,名震一時。”不過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創作豐富,但是由于家貧,又沒有子女。作品多散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莉莉和章魚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