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未名·典雅生活花.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13510
- 條形碼:9787301313510 ; 978-7-301-31351-0
- 裝幀:80g雅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未名·典雅生活花.界 本書特色
眾花養眼 文字入心 無涯之界 有心之旅 一本舍不得一下子看完的書。
未名·典雅生活花.界 內容簡介
《花·界》是一本循著花期探訪寺院的隨筆集。全書記錄了植物的遇見,山河的丈量……植物的生長衰落,山河的滄海變遷,映照著人生道途中那些微小的煩惱和歡喜,那些宏大的匯聚與告別。在這樣的道途中,我們和那些隱藏在歷史里,隱藏在山林中的人們相遇,我們或提問,或唱酬,時而沉默無語,時而心心相印。
未名·典雅生活花.界 目錄
自序
春之百花
白馬寺的四月
平城拈花
黃梅梔子香
匡廬白蓮
紫丁香開滿窗
香雪海中探法源
臥佛寺花事
玉蘭樹下默默坐
道心猶如海上花
舊時芍藥開滿山
夏之涼風
凌霄花開興教寺
香縈碧云寺
木槿榮時茶席盛
楠庭院聞花香
秋之月
桂花海在靈谷
再見五塔寺
開元木上棉
米蘭地消息
看見牡丹蓮,看見她
蝴蝶芙蓉黃檗山
冬之雪
隋梅知人心
白云滄海
云居山懷遠
太白山尋隱
光明藏里繁花開
云門山茶
曹溪水畔火炭母
鼓山木荷
后記
未名·典雅生活花.界 節選
白云隱于石,木荷開滿山 其實,廟的興廢,法的傳承,其間真諦,不離一個“戒”字。 戒行清凈,一切清凈。一人清凈,法界清凈。 然而,在此有漏③的世間,要求自己*難。 佛陀在世的時候,他的堂兄提婆達多嫉恨他,做了非常多的壞事來誹謗佛陀,佛陀觀察到累世的因果,不被他的言行干擾,專志修行;虛云和尚恢復祖庭之路,頗多考驗,有人放火,有人誣告,其間更有被人打斷肋骨,入定月余之劫………… 所有非難,大德們都一一度過了。對自己的要求,在一樁一樁難事當中完成了。 那些提婆達多,可有回頭一覺? 我們在法堂外駐足,看見有人用毛筆蘸水寫下了祝福: 新年快樂,諸事吉祥。 這是普羅大眾對于美好生活的期許,然而美好的生活愿景在實現的路程中,是否需要我們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可不為,決不可為的規則? 生活中的規則也是戒,在規則里游刃有余,才是大自由啊。 我也有話自祝: 覺者在時,擺渡救人,覺者不在,以戒為師。若不守戒,野舟自橫。一切言行,不昧因果。 就在這里思維時,女兒喚我,媽媽,你看,這個花。 我順著孩子的手指,發現了盆栽的山茶。 山茶含苞累累,嬌憨樣貌惹人喜愛。 念及自己已經走過的虛老道場,云門老和尚的舍利塔前有山茶,南華山門外有山茶,華亭更有一株復瓣山茶樹,剛才在鼓山影壁前的那棵山茶…… 老和尚是喜歡這山茶嗎? 想想又不盡然。 花兒在山上,有顯有隱。節令不同,開不同的花。仿佛佛為眾生說法,并無定法可說,來的是什么根器的人,就講適合他聽的法。 因材施教,應機說法,是佛陀在實踐教育時的方便和善巧。 花兒的開與不開,是不是也是一種善巧的寓意呢? 上山時我們看到的秀雅綠樹,那些葉子修長優美,比比皆是。當時并不了解它的來歷,仔細比對后才知道是木荷。 木荷,亦是山茶科的一種,是高大喬木,多種植于南方,夏天開白色的花,花蕊是黃色,樣貌仿佛荷花,因而得名木荷。它既是綠化和用材的優良樹種,同時還是很好的防火林種。盛夏時分,芳香四溢。 我們選擇在冬天來,見到的是山茶的幼苞、決明子的花朵、桂子的殘瓣與木荷的葉,當然,還有我們叫不出認不得的那些花兒。 花兒無言,默默表法。 你若有所領悟,便不負這花期。 就像那滿山的摩崖石刻,滄海里的白云,松濤中的云磴,眼底和心外的那些浮云,不都是隱者留下的蹤跡嗎? 虛云和尚常常以一首禪詩自勉:一池荷葉衣無盡,滿樹松花食有余。剛被世人知住處,又移茅屋入深居。 因此我們看到他在終南山獅子茅棚隱居,不堪尋隱者騷擾,遁跡太白山;我們也看到在鼓山,尚有老和尚隱居的白云洞…… 我們尋隱,不是非要找到那個人,而是要睜開心眼,看到他做過的事,聽見他說過的話,思維他的用心,對照自己仰止的大道,檢點此刻的心行…… 能做到一分,鼓山木荷的香,便已聞得一分了啊。
未名·典雅生活花.界 作者簡介
程然,編劇、作家、紀錄片導演,散文集《蓮花次第開放》獲第三屆冰心散文獎,紀錄片《12個爸爸媽媽》獲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紀錄片一等獎,著有《一心一意來奉茶》《一楣月下窗》、《空山煮茶記》等散文集,詩集《嶺上白云輕輕停》,以及《大敦煌》《酸甜苦辣小夫妻》等影視劇劇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