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中國國家地理少兒百科:消失的動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005559
- 條形碼:9787571005559 ; 978-7-5710-0555-9
- 裝幀:14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國家地理少兒百科:消失的動物 本書特色
和恐龍齊名的猛犸象、數不勝數的洛基山巖蝗、肥胖呆萌的渡渡鳥、“長江女神”白暨豚……來自捷克的藝術家用精湛的手藝,講述了41種在歷史中消失了的動物的故事。 物種滅絕,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幾個生態問題之一。和人類文明的其他眾多有害影響不同,滅絕是不可逆轉的。當一個物種滅絕時,它的經驗、記憶都消失了,這令世界變成了一個更匱乏的地方。這本圖集講述了那些早已離去的物種的故事,就讓它們的記憶,為我們提供警示與指引吧! 1. 奇妙精彩的故事。來自捷克兒童作家用細膩的手法講述了41種動物消亡的故事。這些故事中,有的展現了大自然的神奇和脆弱,有的突出了生活的偶然性和變化性。這些事件都是真實發生的,因此更具魅力,不僅觸動人心,而且引人思考。 2. 精美細膩的插圖。國際獲獎畫家用精致入微的動物插畫,讓已經消失的動物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這些精美的插畫,并不能讓動物死而復生,但它們優美的筆觸,足以提示我們:這些動物已經不會出現在我們眼前,我們必須為此保持警惕!
中國國家地理少兒百科:消失的動物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面向6—14歲兒童以及自然手繪愛好者的科普讀物。在這本書中,捷克科普作家拉德克·馬利講述了一些動物消亡的故事。除故事之外,書中還配有精美細膩的插圖。在這些奇特的故事和精美的插畫中,41種已經在地球上消失的動物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從這些插畫和故事中,我們能感受創作者對這些動物消亡的真切的惋惜之情,同時也引導讀者為這顆藍色星球的未來進行一些嚴肅的思考。
中國國家地理少兒百科:消失的動物 目錄
銘記逝者
猛犸象
巨狐猴
北方巨恐鳥
哈斯特鷹
象鳥
原牛
渡渡鳥
羅德里格斯秧雞
大海牛
羅島鞍背陸龜
藍馬羚
意大利鼠兔
馬斯卡林鸚鵡
大海雀
加拉帕戈斯象龜
阿特拉斯棕熊
福克蘭狼
斑驢
歐洲野馬
斯蒂芬島異鷯
長尾彈鼠
落基山巖蝗
圣誕島家鼠
日本狼
兼嘴垂耳鴉
旅鴿
卡羅萊納鸚哥
敘利亞野驢
石楠雞
袋狼
格氏大袋鼠
粉頭鴨
西印度僧海豹
秀麗鳉
德氏小䴙䴘
金蟾蜍
鸚嘴管舌雀
桑給巴爾豹
比利牛斯山羊
白暨豚
尼安德特人
中國國家地理少兒百科:消失的動物 節選
大海雀 Pinguinus impennis 棲地:北大西洋沿岸及島嶼 滅絕時間:1844年 這些形似企鵝的水鳥,在陸地上非常笨拙,好像生來就是為了取悅他人。考古學發現表明,大海雀曾經棲息于從俄羅斯至西班牙的廣袤區域。人們曾在西班牙的潘多洞中,發現 35 000 年前的大海雀壁畫。印第安人的墓穴里也出現過它們的骨骼,在他們的文化中,大海雀可能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尼安德特人、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和維京人都曾獵殺它們,利用它們的肉、脂肪、羽毛和蛋。雖然大海雀的整個群落是被北極熊摧毀的,但給它們的命運畫上句號的,卻是現代人類。 大海雀可能不是企鵝的親戚,但它們有相似的生活方式。它站立起來有大約 75 厘米高,重約 5 千克。過小的翅膀令它們無法飛翔,但在水下卻運動自如:大海雀能潛入水下 1千米,而且能屏息超過 15 分鐘。它們與其他海鳥一起集群生活,捕食魚類。它們每年在裸巖上產一枚卵。它們的喙特別大,上面還有凹槽,每只眼前都有一塊白斑,但繁殖季節一過便會消失。 現代歐洲人發現大海雀時,它只生活在大西洋島嶼多巖的海岸上,從這些區域入水很容易。在漫長的海洋探險時代,大海雀為水手們提供了便利的食物來源,它們甚至可以是船上活的儲備糧。到了 16 世紀及 17 世紀,大規模的遠洋漁船劫掠了大海雀的群落,奪走數十萬的鳥蛋。由于過度捕殺,大海雀漸漸減少,隨著數量減少,它們漸漸退出了位置更好的定居點,遷移到容易被食肉動物捕捉的地方,因此其數量進一步下降。另外,它們遷居的幾個島嶼又常見人類引進的老鼠,大海雀對這種生物更是毫無防御能力。 到了 18 世紀末,大海雀已經極度稀少,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館開始對它們的卵產生強烈的興趣。隨著它們變得越來越少,捕獵它們就變成了一種利潤極高的生意。*后,只剩少數幾十對大海雀生活在相對安全的蓋爾菲格拉巖島,也就是如今的“大海雀巖”上,這個島嶼在冰島附近,船只和捕食動物都難以抵達。但是接著,大自然背叛了大海雀。1830年,島嶼被一次火山噴發摧毀,迫使這里的鳥類重新遷居到鄰近的埃爾德島上,追捕它們的獵人可以乘船抵達此處。1844年6月3日,3個島民發現了一對正在繁育期的大海雀,他們的名字就像維京神話里的食人魔——西古達·艾爾夫松(Sigurdr Islefsson)、約恩·布蘭松(Jon Brandsson)和克季·克季爾松(Ketil Ketilsson)。前兩個人用棍棒打死了鳥兒,第三個人踐踏了它們的蛋,而它們是這個物種*后的成員。之后,也有幾次大海雀的目擊報告,但都沒有得到證實。大海雀的遺骸并不稀少,在全世界范圍內的博物館中,共保存有75枚蛋、24具骨架和81個填充標本。1971年,其中一個標本在拍賣會上賣出了 9000 英鎊,創下了該品類拍賣的世界記錄。 人類將一本極有聲望的美國鳥類學雜志命名為《海雀》(The Auk),就好像要承認自己的可恥一樣。他們還在埃爾德島上為這種鳥建了一座雕像。而西古達、約恩和克季還在等待屬于他們自己的雕像。
中國國家地理少兒百科:消失的動物 作者簡介
拉德克·馬利 捷克兒童讀物作家、詩人和翻譯家。著有《尋找卡夫卡》《兒童郵差風詩集》等多部作品。其中,《兒童郵差風詩集》曾被選入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榮譽作品名單。 伊日·格爾巴夫契奇 捷克畫家、插畫家。曾為《狂野西部》(Divoky zapad)系列小說的部分封面作畫。其流暢的繪畫技巧和對現實的描繪,幾乎能以假亂真。他的作品包括肖像畫、歷史遺跡畫作等。 帕維爾·德沃爾斯基 捷克畫家、插畫師。他為數十種出版物繪制插圖,其中以科學和大眾科學主題為主。他曾與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合作,通過繪畫方式重建史前世界。自2004年以來,他一直為捷克郵局設計郵票。榮獲獎項: 1979年,榮獲“年度最美圖書” 1992年,榮獲“年度最美圖書” 2001年,金絲帶獎(IBBY捷克分部) 2001年,出版社為其“動物世界”系列圖書的插圖頒發了優異證書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