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徐光耀小說精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44226
- 條形碼:9787559444226 ; 978-7-5594-4422-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徐光耀小說精選集 本書特色
徐光耀是令人敬慕的,他的文學之根始終扎在生活的厚土中,使得他的作品讀起來有滋有味。他所親歷的戰爭,讓他的筆墨與中華民族爭取獨立與自由的光輝歷程緊緊聯系在一起,即使題材偶有離開,他的行文間也自有一份剛健英武之氣,像挺拔的戰士,時時刻刻都在等待沖鋒。 ——鐵凝(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著名作家) 雖然《小兵張嘎》寫的是一個嚴峻的時代,有彈雨嘯嘯,炮聲隆隆,有鮮血和刀光交并,有壯烈的犧牲與殘酷的拼搏,但我們仍可感受到作者的一顆童心,他用這顆童心再現了嚴酷的歲月,卻使我們的小讀者神往而不恐懼,欣喜而不畏葸。 ——高洪波(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兒童文學委員會主任,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 《小兵張嘎》電影,近日為中宣部、國家教委、文化部、廣電部定為小學生必看片,這說明,它的思想藝術品質,還是活的。 ——徐光耀(著名作家、電影編劇,本書作者)
徐光耀小說精選集 內容簡介
《徐光耀小說精選集》是當代有名作家徐光耀的中短篇小說精選集,收錄了其小說代表作《小兵張嘎》《望日蓮》,以及《弟弟》《“心理學家”的失算》《故鄉明月》《二龍堂看“戲”》《齊又昌》等短篇小說。這些作品皆為徐光耀的經典文章,被廣為傳閱,作品寓苦澀與沉重于輕松、幽默之中,以講故事的形式寫出了一個個人物、一串串事件,承載著一代人的苦痛與記憶,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內涵,也頗具教育意義。
徐光耀小說精選集 目錄
我心中的的詩(代前言) 001
**輯
小兵張嘎 003
附錄 我并不是“小兵張嘎” 081
第二輯
弟弟 091
前前后后 106
秀燕兒 112
齊又昌 128
附錄 滾在刺刀尖上的日子——冀中“五一大掃蕩”親歷記 142
雁翎隊的故事(三則) 171
故鄉明月 180
望日蓮 196
“心理學家”的失算 215
二龍堂看“戲” 231
雙玉潭 242
徐光耀小說精選集 節選
我心中的詩(代前言) 我不是詩人,幾乎沒有發表過詩,但不是沒有寫過詩。 人們說青春就是詩。我的青春是在戰爭中度過的,當然有過澎湃的心潮,美妙的憧憬,海闊天空的幻想,激劇的靈魂搏斗……那都是詩。不同的是,那個時代更多的是鐵和血的詩。 一九四四年元月二日,約在凌晨三時,寧晉縣大隊從邸亮莊出發,在肅殺的冷風中悄然行進。忽地陳云四合,下起雪來。不一刻,天地渾茫,大地皆白。我們目的未達,照舊踏著亂瓊碎玉前進。然而,雪又猛然下小了,有即停之勢。在我們隊伍后面,銀白千里,卻留著一條鮮明幽邃的小徑。這痕跡是很危險的,四圍碉點如林,天一亮,敵人武裝便會跟蹤追來,當時的冀中根據地,絕對優勢還握在敵人手中啊!怎么辦? 立地研究的辦法是:分散前進。百多個戰士分為四隊,各自舍棄道路,漫洼里四散而行,破曉前齊集五烈霍莊,先踏亂全村腳跡,而后選地扎營。在越野跋涉中,因天明在即,大家急急兜著圈子,終于四隊復合,先后入莊。到“做賊”似的偷越垣墻,輕敲窗棱叫起“房東”來的時候,人人都外披冰甲,內渥汗水,筋疲力盡了。然而,淆亂了敵人耳目,保證了自己安全,且又快樂地過了個“大年初二”,人們洋溢著勝利的歡欣。臨到天黑,再次踏上行軍之路時,我便作了一首小詩,記述這段經歷: 雞鳴夜半**聲,雪地行軍顯路徑。 漫散集村天將曉,越墻窗下叫房東。 把這樣的二十八個字叫作詩,今天看來,當然可笑,不講它的平仄韻律不合格,便是語言、形象,也很平庸。但它是我心中的詩。它發源于生活,反映著斗爭,含蘊著我所難忘的意境。其時,正是敵后抗日根據地經受*殘酷考驗的年代(極困難的一九四三年剛剛結束啊)!天天轉移,夜夜行軍,“掃蕩”和“清剿”是家常便飯,吃著飯,子彈便從窗外打來的情況,我經歷過好幾回。可是,大家不悲觀,不喪氣,同心同德,入死出生,把拋灑熱血視為自然。我們照樣過年、說笑、嬉戲,還搞些不露光,不出聲的集體娛樂,謹慎小心地躲避著敵人的搜抄,把每次幸運的脫逃都當作勝利。正因如此,幾十年來,我一直把這小詩珍藏在心頭,陶醉在我自己才能體會的韻味中。 隔了幾個月,在另一次夜行軍中,與一位在劇社工作的同志走在一起,我附在他耳上,詐說有個他不認識的人,寫了首詩,正在征求意見,現在念給他聽聽,看是怎樣。大約我口風中流露了得意,剛剛念完,他就說:“這是你寫的吧?”一句話揭了隱秘,使我半天說不出話來,雖在夜色中,我的臉紅,也是人們能夠猜到的。可我并不后悔,因為我的詩寫的是戰士,唱的是斗爭。 四四年是環境逐漸好轉的一年,夜行軍時,悄悄話說得更多了。但斗爭仍然慘烈,戰斗還很頻繁,倒在血泊中的同志并不見減少;油印小報上,悼念烈士的文章時有刊登。生不見抗戰勝利,死后能在小報上留名,便是人們的一種愿望。平時較接近的幾個人,便在說悄悄話時互相約定:不論誰先死,后死的一定要為他寫悼文。八路軍不貪財,不要官,背著一身虱子死在戰場上,生者表一表對他心靈品德的敬仰,寄托一點同志間的哀思,這是大家都樂于承擔的——然而,死者已矣,我卻幸存下來。長年累月,時日消流,背著一身債的感覺始終如芒在背,長眠地下的人雖不能向你要了,可還是不行,良心哪里容你安靜啊! 在朝鮮戰場采訪的時候,碰到過一位副教導員,我請他談談自己營里的英雄,他嘆一口氣說:“唉,英雄嘛,都打掉了。剩下些半英雄不英雄的人物,倒都出了名……”我聽了,只感到酸楚、辛辣,和深深的慚愧!是的,死過多少好同志啊!常常眼睛一閉,就能看到:李文忠,英俊活潑,意想恢宏,十八歲就當了指導員,跟他的戰士們相比,他是小弟弟,專愛跑到上級機關去“調皮”,可戰士們尊敬他像父親;就在他率隊沖鋒的時候,一顆子彈飛來,倒盡他滿腔熱血。乾云清,地區隊隊長,經過長征的“南方蠻子”,快四十歲了吧,沒有結過婚,據說在戰斗中打掉了生殖器,人們議論起來便覺得可憐。可他蹲在高粱稞下,耍著個擲彈筒出洋相,把受敵包圍的戰士們逗得大笑。他在一次已經打勝的戰斗中,突然中彈犧牲。邵先,白面書生,近視眼,做宣傳工作,我聽過他的文化課,講地球是圓的,可拿不出證據來,憋得滿頭大汗。他犧牲在“五一掃蕩”中。宋謙,一個小攝影干事,二十歲剛出頭,長得文雅秀氣,笑起來特別甜。他結婚很早,妻子是個分區一級的勞動模范,我們羨慕他,又拿他取笑,他總是拿兩個笑渦回答我們;可我從來沒見他回過家。我懂得的一點攝影術,還是他教的呢。本來已經熬過了八年抗戰的這個“小宋”,解放戰爭中卻受傷被俘,他當面大罵敵人,被國民黨裝入麻袋,沉進了大清河…… 這樣的單子開起來很長,讓人受不住,心上會崩開口子。還有更多的人,我根本叫不出他們的姓名,又如何開得出?比如,趙縣前大章戰斗中的那位班長,他突然向掩在墻角后面的我招手說:“你瞧,敵人就藏在那兒……”我剛剛扒住他的肩頭探看,一顆子彈打進他的額角,仰栽在我的懷里。比如,定興攻城時候的南關,半夜背下一個傷員來,同我挨擠著睡在一個土坡上,睡到天明,沒有氣息了。令我驚詫的是:半夜之久,竟沒有聽見他呻吟過一聲半下…… 五星紅旗仍在高高飄揚,上面就飛著這些人的鮮血。見了這面旗,我便充滿無限的戀情和崇敬,因為上面有無數的精靈在歌唱。呵,他們,我決不會忘記他們的!歡樂的時候,苦痛的時候,憂傷的時候,我都會想到他們!他們生是戰士,死是強者。他們始終在激勵我,教育我,警醒我,他們的尸骨占據著我的心靈,他們的精神滾動在我的血液中。在心中有詩、要寫點什么的時候,怎么會不獻給他們呢? 就是一九四四年的那個時候,就是寫那首不像樣的小詩的時候,我已經在學著寫作了。小詩并不表明我的才能,只表明我的情感和興趣。情感、興趣和斗爭結合,鼓起我執筆的勇氣。在墻報上,在日記里,在通信中,甚至在家書里面,我開始用文字歌唱那些生者和死者。我寫新聞、報道、通訊,也發表悼文。盡管文化很低,修養極差,簡直不懂得什么叫文學,但我不能也不敢不寫。我要寫我心中的詩,死去的,力求使他們活過來(可我的筆是多么笨拙,多么的力不從心啊),活著的,我知道他們冒過死,沒有害怕過死,若碰巧一顆子彈打上頭,他們便也死去多時了。就是今天才死,我也應該給他們寫悼文,讓人們知道,他們曾為祖國、為人民、為階級的事業、為共產主義理想,是沒有怕苦、怕難、怕死過的!我要不遺余力地宣揚他們,宣揚一輩子!只有對那些的確變壞的人,變得喪失黨性的良知,成了蛀蟲或官僚,變成騎在人民頭上的尊神和作威作福的人,我才不去理睬他們!——不,我還要批評或者揭露他們! 一九八一年二月
徐光耀小說精選集 作者簡介
徐光耀(1925~ ),河北省雄縣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家。曾任河北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等職。1938年參加八路軍,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47年在解放區《冀中導報》發表短篇小說《周玉章》。1950年出版長篇小說《平原烈火》,被譯成日、捷克、英、蒙等多種文字。1958年創作完成中篇小說和電影劇本《小兵張嘎》。新時期出版了短篇小說集《樹名和鶯花》和《望日蓮》,中篇小說《冷暖災星》以及榮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的散文集《昨夜西風凋碧樹》。另有三部劇本被拍攝成電影,即《新兵馬強》《望日蓮》和《鄉親們哪》。
- >
山海經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