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城市網絡化與城市國際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4836
- 條形碼:9787520364836 ; 978-7-5203-648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網絡化與城市國際化 本書特色
《城市網絡化與城市國際化》在流動空間理論、城市網絡系統理論、城市國際化理論及其它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以科學的方法對相關問題展開深入研究:從城市內部空間網絡化、城市群體空間網絡化(圈域層面、區域層面、國家層面)、城市國際化網絡(區域層面、全球層面)三個維度、六個層面展開,利用量化手段社會網絡與復雜網絡分析法深層挖掘網絡結構特征,并嘗試探索“一帶一路”全新背景下我國中西部省會城市的空間聯系格局與空間發展響應。從結構決定功能這一角度,嘗試在城市網絡化與城市國際化發展過程中構建要素流動、城市互動、區際聯動的有機系統,通過研究空間組織的拓撲結構,以促進空間網絡朝著更科學、更有序的方向發展,以期為我國區域發展和空間布局提供量化分析和決策支持。
城市網絡化與城市國際化 內容簡介
本書從城市內部空間網絡化、城市群體空間網絡化(圈域層面、區域層面、國家層面)、城市靠前化網絡(區域層面、優選層面)三個維度多個層面展開研究,定性分析網絡空間的同時,利用社會網絡與復雜網絡分析法等量化手段描述網絡結構特征,并探索“一帶一路”全新背景下我國中西部省會城市的空間聯系格局與空間發展響應,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可為今后的持續研究以及與其他地區的比較分析提供參考。
城市網絡化與城市國際化 目錄
1.1 時代背景
1.1.1 知識經濟挑戰傳統地理空間概念
1.1.2 網絡結構成為更加有效的空間組織觀念
1.1.3 要素流動推動區域城市國際化進程
1.1.4 后危機時代亟須實現全球化再平衡
1.1.5 “一帶一路”激活東中西全面開放
1.2 研究綜述
1.2.1 城市網絡空間研究
1.2.2 網絡城市研究
1.2.3 城市國際化與國際化城市研究
1.2.4 “一帶一路”節點城市研究
1.3 研究目標與思路
1.3.1 研究目標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與手段
第2章 城市網絡空間系統的界定
2.1 城市網絡的界定
2.1.1 網絡節點
2.1.2 網絡連線
2.1.3 網絡邊界
2.2 城市網絡空間的系統觀
2.2.1 城市網絡空間系統的要素構成
2.2.2 城市網絡空間系統的結構演變
2.2.3 城市網絡空間系統的功能演化
2.3 世界城市網絡
2.3.1 世界城市網絡的概念
2.3.2 世界城市網絡的實證
2.3.3 世界城市網絡的研究方法
2.4 城市國際化網絡
2.4.1 城市國際化網絡概念的界定
2.4.2 城市國際化網絡分析的方法
2.4.3 城市國際化網絡分析的內容
第3章 網絡城市空間的特性
3.1 網絡城市空問的復雜性
3.1.1 網絡本身具有復雜性
3.1.2 網絡城市空間的連接及其復雜性表現
3.1.3 網絡城市的節點(nodes)及其復雜性
3.1.4 空間復雜性的啟示
……
第4章 市域層面的城市內部空間網絡化
第5章 圈域層面的城市群體空間網絡化
第6章 區域層面的城市群體空間網絡化
第7章 國家層面的城市群體空間網絡化
第8章 區域層面的城市國際化網絡
第9章 全球層面的城市國際化網絡
參考文獻
城市網絡化與城市國際化 作者簡介
鄭伯紅,廣東韶關人,中南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副院長、城鄉規劃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中南大學設計研究院(湖南中大設計院有限公司)總規劃師,中國建筑學會嶺南建筑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專項規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城鄉規劃學會常務理事、新型城鎮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省部級和市廳級重大縱向科研項目20余項。 唐艷麗,河南鄭州人,長沙理工大學建筑學院講師,工程師,博士,研究方向為城鄉功能結構網絡化與網絡城市、城鄉空間發展與控制,并先后在EI、CSCD、CSSCI等專業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9篇。
- >
回憶愛瑪儂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