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研究/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97723
- 條形碼:9787514197723 ; 978-7-5141-977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研究/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媒體為切入點,探討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的效果及作用機制,主要結合社會契約理論、新公共管理理論、免疫系統論、公共受托責任理論、經濟監督理論、審計職能論及媒體的議程設置論等論述了媒體監督對政府審計維護財政資金運行安全的的理論基礎及作用機制。實證檢驗了政府審計的揭示功能、預防功能與抵御功能是否能維護財政安全及媒體監督能否更好的使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對拓展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財政安全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研究/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相關概念的界定
1.2.1 媒體監督
1.2.2 政府審計
1.2.3 國家經濟安全
1.2.4 財政安全
1.3 研究內容及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書的創新點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政府審計與財政安全文獻綜述
2.1.1 政府審計維護國家安全、財政安全的理論依據研究
2.1.2 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的作用路徑研究
2.1.3 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的經驗研究
2.2 媒體監督與政府審計文獻綜述
2.3 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文獻綜述
第3章 媒體監督與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作用機制分析
3.1 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經濟財政安全的理論基礎
3.1.1 社會契約論
3.1.2 免疫系統論
3.1.3 公共受托經濟責任論
3.1.4 新公共管理理論
3.1.5 經濟監督論
3.1.6 審計職能理論
3.1.7 議程設置理論
3.2 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的作用及機理
3.2.1 維護財政安全是政府審計法定職責的基本要求
3.2.2 法學理論:支撐政府審計依法評估財政安全的基礎
3.2.3 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的作用機理
3.3 媒體對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的作用機制分析
3.3.1 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需要媒體監督
3.3.2 媒體監督對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的作用機制分析
……
第4章 政府審計維護財政安全的實證檢驗
第5章 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地方財政安全
第6章 研究結論、局限與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研究/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 節選
《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研究》: 3.1.4 新公共管理理論 新公共管理理論是政府績效審計產生和發展的行政學理論基礎。20世紀70年代,西方空前的財政危機的出現,導致公眾對國家政府產生了管理危機和信任危機。為了解除該危機,“新公共管理”的政府管理模式在西方國家中呼之欲出,通過對傳統公共行政學理論批判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而政府績效審計興起的理論基礎直接源于新公共管理理論。新公共管理的理論基礎是現代經濟學,核心觀點是引入市場機制和私營部門的管理技術和手段,以市場為導向對政府行政管理進行評價,強調核算政府經營和管理的績效,通過重視消費者、鼓勵競爭等方式以達到重塑政府形象的目的。該理論是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府行為和政府管理所形成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模式,其目的是為應對當時的管理危機和信任危機,*終提高政府的效能和合法性。新公共管理理論在追求資源節約、效率提升的同時更關注質量,強調以結果為本的“講究效果的政府”。 政府審計領域包含著新公共管理治理理念,趙偉江(2004)重新定義公共審計服務,圍繞公共審計服務的有效供給主線,在公共審計服務網絡中,研究政府審計作為政府向公眾提供公共審計產品或服務的職能部門,重新界定傳統的職能界限、變革傳統的行為方式和方法。公共審計服務概念突出了政府審計的公共性,以及對公眾所承擔的說明義務,同時對政府審計的獨立性及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5 經濟監督論 經濟監督論體現了政府審計要求審計機構對政府經濟行為進行監督、修正的過程。政府審計從兩個方面對其進行監督:一方面是政府收支活動,政府收支活動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一部分,獨立的審計部門對政府活動進行監督能夠防止政府機構人員利用賦予的特殊權利進行尋租,制止軟約束行為,同時增加社會經濟價值。另一方面是行使政府職責,政府制定的相關貨幣經濟政策影響社會經濟穩定運行,獨立的審計機構能夠通過監督政策制定部門的經濟活動,可以預防由于此類部門的行為對經濟穩定的不利影響。 我國學者也對此做了大量研究:閻金鍔(1986)提出政府審計本質上是一項具有獨立性的經濟監督活動。他基于公共受托責任的角度研究國家審計問題,指出審計機關具有鑒定政府對人民和人民代表大會所承擔的公共受托責任履行情況功能,應該設立于政府之外,同時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以維護國家安全。張延民(1987)提出,國家審計執行“查證”、民間審計執行“公正”和內部審計執行“建設”監督職能這三種審計在執行監督職能是主要表現形式。邵伯岐(1990)定義了審計的基本職能,認為審計應該監督財經法規的正確貫徹實施,查錯防弊,保證經濟活動在法制的軌道上有秩序的進行。審計的監督作用分為政府審計和單位內部審計,其中政府審計的基本職能是監督,是指政府審計對社會經濟整體運作的監督作用。蔡春(1998)認為,審計的本質是“特殊的經濟控制”,是對受托經濟責任履行過程的控制。所謂“特殊的經濟控制”表現在:首先,它是“一種獨立、間接的控制”;其次,“控制對象是受托經濟責任的履行過程(或狀況),目標是保證受托經濟責任得到全面有效的履行”;*后,“控制主體具有雙重性亦即是由審計人和審計委托人(或授權人)共同構成”。劉力云(2005)把政府審計看成是政府責任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為政府審計在監督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強化政府責任的一個重要工具和手段。馬曙光(2006)認為,政府審計通過公布審計結果來約束政府的運作來進行對政府運作的監督,這是現代國家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現代民主的標志之一。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實施及完善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實際上是社會公眾參與政府管理與政府監督的一個動態博弈過程及其均衡結果的反映。 然而有些學者對政府或國家審計的經濟監督職能核心論持不同觀點。如程明華(1992)通過研究審計的起源、審計行為涉及的關系人及審計的工作方式角度,提出內部審計的基本職能不是監督,而是鑒證、評價職能的結論,這兩種職能也是國家審計的主要職能。 ……
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媒體監督政府審計與國家經濟安全研究/廣東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科系列叢書 作者簡介
張建平,女,1981年2月出生,湖北武漢人,廣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博士(后),會計師,經濟師,中國會計學會會員,美國佩斯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公司治理與審計研究。目前已主持主持教育部人文社學科學青年課題1項,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廣東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廣州市社會科學十二五規劃項目青年課題1項,教研教改項目四項,參與其他科研項目多項,并在《管理世界》、《山西財經大學學報》、《審計與經濟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EI檢索3篇;出版《媒體監督與審計師行為: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專著1部,主編《內部審計學》教材1部,參編《審計學》教材1部。論文榮獲中國會計學會2013年度會計學優秀論文二等獎,2017年會計學教育年會優秀論文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