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殺人評傳之劉邦與韓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014301
- 條形碼:9787509014301 ; 978-7-5090-1430-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殺人評傳之劉邦與韓信 本書特色
作者奎文閣先生打破了歷史固有存在的敘述模式,從后人評述的多種可能性中尋找切入點,探討歷史上韓信這位能征善戰(zhàn)的戰(zhàn)神的命運歸宿。 新視角解析歷史人物,講歷史、講智慧、講人生。
殺人評傳之劉邦與韓信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上**個大一統(tǒng)的封建帝國 —— 秦, 僅僅存在了十幾年便分崩瓦解, 國土、制度、人心、基石似乎在一夜之間崩塌, 天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殺人評傳之劉邦與韓信 目錄
引 子
一個需要從頭說起的故事。大秦帝國崩塌了,群雄并起的時代開啟了,貴賤殊命的鐵律撕裂了。
一 我不想虛度年華,但我真的無事可做
韓信的這把破劍估計只具有象征意義,保不齊都是木頭削的,其精神玩具的作用遠大于殺傷功能。但是韓信所有的精神和信仰、抱負與理想都凝聚在這把破劍上,這是他的寄托。他就像一匹逡巡獨行的狼,保持著本能的警覺,時刻嗅著可能的機會。
二 即便是天才,歷練之路也是漫長的
韓信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 跟隨部隊如潮水般到處征戰(zhàn),雖然沒有什么戰(zhàn)功,但是由于腦袋靈光,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 而且保住了性命, 更重要的是, 他逐步接近了項梁,進入親兵中軍的范疇。
三 找份工作不容易,找個好老板更不容易
在那個混亂的局勢中,實力決定一切!雖然項羽贏得了巨鹿戰(zhàn)役的勝利,雖然收服了諸侯,但是問題也暴露出來,只有一個人冷冷地看清了這個問題, 沒有與項羽載歌載舞。這個人就是韓信。
四 為了光明的前途,你的頭必須比墻要硬
“非我韓信心高氣傲,無奈人生如白駒過隙, 大丈夫當建功立業(yè),不愿虛度光陰。韓信隨丞相回營不難,然漢王欲王天下,必請韓信負專征之責,韓信定當效死馬前,蕩平諸侯。若仍為末吏,非韓信不愿,實乃非韓信所長,于漢王毫無裨益。”
五 跟隨老板簡單,弄懂老板可不簡單
對老板的了解程度決定了與老板關系的好壞,以及互動的效果。一個人要想在老板手下得到*大程度的揚長避短,必須要了解老板的理想、興趣、習慣和技能結構。當然還必須時刻銘記“距離等于安全”。
六 軍中無大將,處處遭人欺
劉邦一聽張良的報告,大驚失色,慌了手腳,把正摟在懷里的咸陽宮女推到一邊, 光著腳丫子在地上來回踱步,說:“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七 飛龍騰淵,終于可以放手大干了
拜將臺上,兩面戰(zhàn)鼓被兩名彪形大漢擂得隆隆作響,交相呼應。鼓聲中漢王劉邦攝衣健步拾級而上,身后跟著的一人金盔金甲,黑色戰(zhàn)袍,腰下懸掛三尺寶劍,身材頎長,挺胸昂頭,兩人一前一后登上拜將臺。
八 勝敗尋常事,效果大不同
善謀者不戰(zhàn),善戰(zhàn)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過于煩擾。不過敗退與進攻一樣需要仔細安排,要有章有法。
九 戰(zhàn)略論戰(zhàn)與權謀博弈
世上沒有永遠的友誼,只有永恒的利益。劉邦一聽,扔下筷子,把飯吐在地上,拍著大腿大罵:“他奶奶的,臭儒生,差點壞了我的大事。” 劉邦明白,天下遠比一兩場勝仗重要。
十 我這邊干得熱火朝天,老板那邊卻處處挨打
韓信的凌厲攻勢,韓信的詭異行蹤, 韓信的縱橫捭闔,如集束炸彈一般橫空出世,投向了惶惶不可終日或者不可一世的諸侯。無論是了解韓信還是不了解韓信的諸侯,從此真正的噩夢開始了。
十一 既要低頭拉車,也需抬頭看路
君不見何謂追亡逐北?君可知何謂落花流水?那么消滅了齊國,韓信接下來該做什么呢?
十二 項羽,你要為你的錯誤付出天大的代價
在殺死幾百名漢軍之后,項羽也身受十多處刀傷,血染征衣,須發(fā)凝固,像一座天神一般。項羽畫戟戳地,怒目直視漢軍。
十三 沒有了戰(zhàn)爭,那我去干什么呢?
現在,戰(zhàn)爭結束了,韓信今后要以什么為寄托呢? 現在,沒有了戰(zhàn)爭,劉邦去干什么呢?劉邦忙得睡不著覺,韓信也很煩悶。
十四 能不能與做不做
歷史之所以吸引人,就是因為其“好玩”,“好玩” 的含義很大程度上是指意外事件的發(fā)生,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往往不以人的好惡為轉移,人的好惡機謀有時候真的是百密一疏或
者力有不逮。
十五 成敗興亡瞬間事
韓信輕輕打開錦盒。盒蓋開啟,韓信大吃一驚,一下跌坐在床上,隨即掩面大哭。
十六 嗚呼,這皇帝真不好干
劉邦很苦惱,比秦始皇還苦惱。秦始皇雖然苦惱,但人家很自信。劉邦不僅苦惱,而且無論如何也自信不起來。這就非常麻煩,劉邦感到煩了,其他人就只有惹麻煩上身了。
十七 斬盡殺絕,一了百了
削除隱患的*好辦法, 就是將隱患連根拔起, 化其成灰,只有斬盡殺絕,才會一了百了。劉邦咬牙切齒地下定了決心。
十八 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鋌而走險
在長安城里,人們幾乎遺忘了韓信,但長安城外沒有人遺忘他,也沒有人敢忘記他,因為忘記韓信就意味著自殺。不想在絕望中毀滅,就必須在絕望前爆發(fā)。
十九 人情本來薄如紙,相逢何必要如此
劉邦示意太子平身,父子執(zhí)手同車進城。經過城門的一瞬間,劉邦腦海里閃過一個奇怪而可怕的念頭。
二十 英布的怒吼:“皇帝算個什么東西!”
劉邦頓了頓,又問道:“不過,若韓信在世,你看他會做何選擇?”薛公心里咯噔一下,腦筋一轉,搖搖頭說:“未可知也。”
二十一 黃雀到底是誰?
通過遺詔的形式,呂雉把自己的老相好陳平推上了丞相之位。可是劉邦背地里留下了一張神秘的字條。
尾 聲
所謂“蟬鳴枝頭, 螳螂躡之, 黃雀在后, 間而乘之”,誰知道黃雀何時為黃雀?
殺人評傳之劉邦與韓信 節(jié)選
一 我不想虛度年華,但我真的無事可做 中國歷史上**個大一統(tǒng)的封建帝國———秦,存在了區(qū)區(qū)十幾年即分崩離析,天朝的國土、制度、人心似乎在一夜之間土崩瓦解,天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這個“天下”已經大大地不同于以往幾千年的“天下”了。此前幾千年間,人們對天下的理解是自以為是的,或者說存異基礎上的認同。現在的天下是被整合過的天下,不允許,甚至人們已經稍稍不習慣于自以為是了。現在的天下之亂的確是群情洶洶,其亂之深之烈?guī)缀醭搅艘酝娜魏我淮危@是因為人們**次遇到許多重大的命題。在這些大命題中,不僅僅是找不到共主皇帝,沒有皇帝并不可怕,因為之前的幾千年中沒有皇帝不也過來了嗎?況且對于這個皇帝的印象僅僅是暴戾與恐懼,雖然在群體心理上是印象深刻的,但從歷史時空上卻是短暫的,人們對皇帝的歷史性精神依賴并不強烈,事實上是淡漠的。混亂還有一個原因,偉大的氣吞山河的始皇帝嬴政把王侯、貴族、士統(tǒng)統(tǒng)打翻,把整個社會體系肢解后重新整合,原來黔首黎庶賴以生存的物質及精神柱石全部坍塌,像皇帝這個令人崇拜、恐懼、憎恨、難以理解的新事物“負責了還不到十幾年,忽然也不見了, 社會突然之間扁平起來。大一統(tǒng)的國家找不到了,六國的疆界早已不復存在,但六國的遺老遺少、殘存的意識還若有若無,如幽靈般游走在幅員廣闊的土地上。老百姓還不習慣于也還沒有體會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的深意,還沒掌握所謂的“大亂之后必然大治”的宏觀道理。人們還不清楚這**個封建帝國的發(fā)軔意義,它倒掉后,什么模式能夠代替它?創(chuàng)新的方向在哪里?既沒有現成的答案,更沒有人知道答案在哪里。 一統(tǒng)帝國的覆滅與新一統(tǒng)的重建,列國諸侯的消失與列土分封的殘喘,舊士族妄圖恢復領導地位與平民機會主義式的崛起,皇權對效忠追求的意淫與個體獨立精神操守的堅持,這些交織混雜在一起。于是天下真的亂了,亂得空前但不絕后,所謂不絕后,一如清末民初的大亂便可與之相比。 亂,是重新洗牌,但比洗牌復雜得多,破壞力巨大得多。這是一個封閉系統(tǒng)在演變過程中的階段性形態(tài)之一, 是能量與資源交互沖撞,重新配置的過程。亂,也是社會機體免疫力更新的過程,但誰又愿意為免疫力的更新付出太大的代價?社會從蠻荒中走來,人類還沒有學會掌控亂的尺度與規(guī)模,于是每次亂的直接結果是災難深重,萬物凋敝,只能在廢墟上一次又一次艱難地重建。亂,似乎不可避免,在造成巨大破壞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生的機會。那誰會有機會呢?答案是首先具有機會意識的人才可能會擁有機會。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出身平民的陳勝、吳廣的吶喊,是將機會意識理論化的一個步驟,有了理論依據辦起事來會容易些。雷電交加,斬蛇起事,是劉邦將機會意識同時賦予了理論與行動的雙重內涵,大有天命神授之意。尊崇懷王,恢復六國,這是項梁項羽叔侄搖旗鼓動的檄文。在這個亂糟糟的洪流里,魚龍混雜,各懷目的,各逐其利,一幕幕大戲就此上演,但沒有人知道自己是不是謝幕者。 雖然人們**次遇到了千古歷史的許多大命題,一時之間有些不知所措,心里眼里有些急躁躁的,手腳有些躍躍欲試,但有一個命題并不新鮮,而且這是個天大的命題,壓倒一切的命題,在當時又的確是個緊迫的命題,那就是吃飯與生存。秦之亡原因很多,筆者認為民未受其惠乃要素之一,老百姓沒有得到好處,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民不聊生,誰還會愛惜這個帝國?帝國倒塌時如一面破鼓,常言道“破鼓眾人捶”,管他有響沒響,砸兩棒子再說。韓信就是成長在這種歷史大環(huán)境里。韓信何年何月出生在何地無法考證,按生辰八字來推演他的命運已無可能。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是在大秦帝國建國之前出生的, 走進歷史視野的時候大約十五六歲,到秦亡的時候他大約二十多歲。 韓信自從出世就有一連串的傳奇伴隨他,這是先秦時期大人物出場的典型套路。所謂傳奇就是不平凡,就是不一般,就是和大眾化的事物不一樣,并不一定是神圣的或者卑賤的,但一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被口口相傳。 韓信,淮陰(今江蘇省淮陰縣西南)人士。韓信雖然與那位韓王信同名,但出身要比后者艱難多了,當真是生在窮苦人家,根不紅,苗也不正。家族圖譜不詳,沒有證據表明韓信是王公貴族的后裔,甚至沒有證據表明與王公貴族能攀扯上關系,也就是說,韓信沒有所謂先天的“優(yōu)勢基因”,所以按“龍生龍,鳳生鳳” 的理論也無法解釋韓信。后來的韓信并不避諱自己低下的出身, 不屑于偽造自己的來頭,也沒有抬轎子的人為他編織美麗的謊言。這點樸素的意識在《史記》里還保留了一些,這也是《史記》與后世史書的分野。 史載,韓信“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飲食,人多厭之者”。短短31個字勾勒出我們的主人公韓信初始的生存狀態(tài)。韓信似乎是個孤兒,從什么時候開始成為孤兒的沒人知道,其出身還不如蘇秦,蘇秦至少還有哥哥嫂子,雖然也是吃白飯,但于情于理似乎可靠些, 不至于吃了上頓沒下頓。如果將“始為布衣時”五字隱去,如果不是指明主角為韓信,“人多厭之”似乎順理成章,當時的韓信的確是個令人討厭的家伙。大伙看看,窮急餓賴,小混混兒癟三一個,品質上連末等官吏的資格都不夠,技術上既不會生產也不會經商,謀不來生路,怎么辦?只有靠蹭飯吃,蹭來蹭去,蹭的頻率多了,蹭的人多了,臉皮再厚也該蹭得發(fā)亮了,給飯吃的人心腸再軟也該膩煩了,所以周圍的人都討厭韓信。 注意,這里隱藏著另外一層意思,韓信無法謀生,連混口飯吃的能力都沒有,是“只有” 蹭飯吃這一條路才能活下去嗎?顯然不是,還有什么路不用說大家也清楚,小混混想在社會縫隙中活下去似乎也不太難。但是韓信沒有偷盜與搶劫,這并非是由于秦朝法令嚴厲的威懾,事實上不管什么朝代,什么嚴刑峻法也好,什么仁義道德也好,都沒有將盜賊治絕過, 所以人們對韓信也僅僅是“厭之”, 而沒有“恨之”或者“患之”,或者“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厭之的意思大概可以理解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也就是說,人們對待韓信的輿論基本還是在水平面以上的。 韓信一貧如洗,但身上有兩件“長物”, 他的“長物” 可不是尋常**的錢財等物。**件是把破劍,不亮也不鋒利的劍;第二件是簫,黑色金絲箍邊的簫,似乎這支簫貴重些。韓信就這么天天腰里別著把破劍,袖管里揣著支簫, 到處游蕩, 饑一頓飽一頓地習慣性蹭飯。韓信由于身體長得高大,年輕,新陳代謝顯然旺盛,營養(yǎng)一定是不夠的,可以想見,當時的韓信一臉菜色,無精打采,就差走路打晃兒了。在淮陰這個不大的城市里,單憑“人多厭之者”這一條,就足以使韓信成為名人, 況且腰里還帶著劍, 秦帝國的法令禁止民間私藏、私用兵器,韓信的這把破劍估計只具有象征意義,保不齊都是木頭削的,其精神玩具的作用遠大于殺傷功能。但是韓信所有的精神和信仰、抱負與理想都凝聚在這把破劍上,這是他的寄托。他就像一匹逡巡獨行的狼,保持著本能的警覺,時刻嗅聞著可能的機會。韓信這套行頭和做派為他這個名人更招惹了很多麻煩,做名人難,做個有性格的名人更難啊! 韓信遇到過形形色色的麻煩,有麻煩幾乎成了韓信的常態(tài),沒麻煩反倒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韓信處理這些麻煩的方式方法是大相徑庭的,那時候的韓信還沒有經紀人,可以肯定,韓信對這些麻煩的反應應該是典型性的韓信態(tài)度。各位注意,韓信遇到的麻煩可不是粉絲與緋聞,那他都遇到了什么麻煩呢?試舉幾例以資說明。**個麻煩是關于吃飯,確切地說是關于蹭飯的態(tài)度,韓信經常到他們亭長家蹭飯,為什么經常到亭長家而不太經常到其他人家?或許是由于亭長家日子好過些吧,也或許是對這個孤兒地方組織總要負點責任吧,反正是經常。至于經常到什么頻率不清楚,但程度是清楚的,因為終于有一天亭長的老婆忍受不了了,拒絕為韓信繼續(xù)提供食物。不過亭長老婆畢竟是干部家屬,處理問題的方式還是比較委婉的。到了開飯的時間,韓信照例又來了, 可飯桌上、灶臺上、門檻上都沒有韓信的碗筷,這意思明擺著是不給韓信飯吃。韓信見此情景,居然一賭氣不吃了,不僅今天不吃了,而且永遠不來了。這是韓信強烈自尊心驅使下的表現,吃飯事小,失節(jié)事大。盡管蹭飯與討飯形式上差不多,但精神實質對于韓信來說差別卻是巨大的,蹭飯至少應該兩廂情愿才可以繼續(xù)蹭下去。否則,即刻終止。
殺人評傳之劉邦與韓信 作者簡介
奎文閣先生本名趙奎,長期從事企業(yè)管理和金融領域的工作,在資本運營、戰(zhàn)略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具有較深造詣。他同時對中國歷史文化有獨到的研究和見解,曾出版《易經本義》《五代十國》《戰(zhàn)無不勝的軍事奇才——韓信》。奎文閣先生涉獵廣泛,堅持知行合一,善于觀察思考,內懷出世之心,躬行入世之志,勤于感悟,樂于分享。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