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fā)展報告2019/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fā)展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20734
- 條形碼:9787010220734 ; 978-7-01-022073-4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fā)展報告2019/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fā)展報告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fā)展報告》是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組織靠前社會保障領域諸多知名學者共同編著的一份重要的年度研究報告,重點關注社會保障理論研究與靠前比較研究中的前沿問題,當前中國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過程中的焦點、難點和熱點問題。該年度報告已經連續(xù)出版多年,2011年起入選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fā)展報告”資助項目,社保領域僅有該年度報告入選,可以說是研究部門發(fā)布的社保領域很有影響的年度報告。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fā)展報告2019》緊扣“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時代背景,邀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暨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實務部門和高校的知名社會保障學者圍繞“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養(yǎng)老保險制度”“醫(yī)療保險制度”“工傷保險制度”“軍人社會保障”“補充保險”“婦女權益保障”“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保經辦服務體系”“慈善事業(yè)”“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等社會保障重點領域進行了系統(tǒng)的回顧、分析與展望。本年度報告既是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保障事業(yè)各方面發(fā)展的回顧和總結,也對我國社會保障事業(yè)下一步的改革與發(fā)展提出了思考和建議。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fā)展報告2019/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fā)展報告 目錄
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fā)展報告2019/哲學社會科學系列發(fā)展報告 作者簡介
鄧大松,男,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重點學科社會保障專業(yè)的學科和學術帶頭人和武漢大學公共管理一級學科負責人,珞珈杰出學者,湖北名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教育部“馬工程”首席專家,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001-2013年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首屆經濟學學科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01-2013年為教育部公共管理類學科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1-2014年為全國MP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兩屆國家企業(yè)年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專家,被青海省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先后聘為“昆侖學者”和“天山學者”,分別被美國圣地亞哥州立大學和美國內華達大學以及美國國際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鄧大松教授長期從事社會保障和公共經濟管理的教學與研究,發(fā)表論文300余篇,出版著作30余部,主持科研項目40余項,獲得科研獎勵40余項,部分咨詢報告得到中華全國總工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湖北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批示。 劉昌平,男,管理學博士,珞珈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牛津大學老齡化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現(xiàn)任北京化工大學文法學院院長、教授。近年來在國內重要報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作為第一作者撰寫學術著作3部,作為第二作者合著(編)學術著作10余部;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年度報告資助項目等科研項目9項,獲“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管理學類二等獎”等科研獎3項。主要從事社會福利與經濟發(fā)展、社會保障理論與政策、養(yǎng)老金制度與基金管理、社會養(yǎng)老服務產業(yè)研究,以及企業(yè)年金計劃設計與咨詢。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