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課程改革規劃新教材審計基礎與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396376
- 條形碼:9787111396376 ; 978-7-111-3963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課程改革規劃新教材審計基礎與實務 內容簡介
本書書根據中專學生的實際和培養目標編寫,立足于職業能力培養,舍棄了學習難度大、理論闡述多和在中小企業不實用的內容,根據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傳統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了簡化和改進,更適合我國中小型企業應用,也適合中職學生學習。
《審計基礎與實務》以實際工作業務流程為依據,主要內容包括:審計基礎知識、審計的基本方法、貨幣資金循環審計、購貨與付款循環審計、生產與服務循環審計、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審計報告等八個項目;每個項目后還配有能力訓練題,按項目式教學要求編寫,采用案例式講解,并配有案例討論或案例分析題,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課程改革規劃新教材審計基礎與實務 目錄
項目一 初識審計
項目導航
任務一 了解審計概念和職能
任務二 掌握審計準則和審計依據
任務三 知悉審計人員職業道德和從業要求
項目總結
項目二 審計的基本方法
項目導航
任務一 掌握審計方法
任務二 掌握審計證據
任務三 運用審計工作底稿
任務四 了解審計程序
任務五 知悉內部控制制度及評價
項目總結
項目三 貨幣資金審計
項目導航
任務一 了解貨幣資金循環的特性
任務二 掌握貨幣資金內部控制測試
任務三 掌握庫存現金審計
任務四 掌握銀行存款審計
任務五 知悉其他貨幣資金審計
項目總結
項目四 購貨與付款循環審計
項目導航
任務一 了解購貨與付款循環業務特性
任務二 知悉購貨與付款循環的內部控制及其測試
任務三 掌握材料采購審計
任務四 掌握應付賬款審計
項目總結
項目五 生產與服務循環審計
項目導航
任務一 了解生產與服務循環業務特性
任務二 知悉生產與服務循環內部控制及其測試
任務三 掌握存貨成本的審計
任務四 掌握存貨監盤與截止審計
任務五 知悉應付職工薪酬的審計
項目總結
項目六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
項目導航
任務一 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業務特性
任務二 理解銷售與收款循環的內部控制及測試
任務三 掌握主營業務收入審計
任務四 掌握應收賬款審計
任務五 掌握壞賬準備審計
項目總結
項目七 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
項目導航
任務一 了解籌資與投資循環業務特性
任務二 理解籌資與投資循環的內部控制及測試
任務三 掌握借款的審計
任務四 了解所有者權益的審計
任務五 知悉投資的審計
項目總結
項目八 審計報告
項目導航
任務一 了解審計報告
任務二 知悉審計報告種類
任務三 學會編寫審計報告
項目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 審計基礎與實務習題集
中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課程改革規劃新教材審計基礎與實務 節選
《審計基礎與實務》: 3.審計的目標 審計目標是審計行為活動想要達到的理想狀態,其本質目標是確保受托經濟責任的全面有效履行。所謂“全面”,是指全面履行“行為責任”與“報告責任”的各項內容;所謂“有效”,是指每一項責任都必須得到切實履行,都要真正符合要求。 注冊會計師為了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及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需要在明確審計總目標、了解被審計單位管理層認定的基礎上,進一步確定每個項目的具體審計目標。 “行為責任”包括:保全責任、遵紀守法責任、節約責任、效率責任、效果責任、社會責任、控制責任等。 “報告責任”包括:設計能反映行為責任內容的完整的報告體系,即受托經濟責任報告體系;按特定要求編制報告,以說明行為責任的履行狀況。報告責任的主要內容就是按公允性的要求編制財務報表。現行的受托經濟責任報告體系只有財務會計報告一類,由于它僅反映了保全責任的財務情況,即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變化,對責任的報告顯得過于狹窄。 (1)審計的一般目標,即與各類交易和事項相關的審計目標。 1)真實性。審計的首要目標是評價被審計方提供的反映其履行受托經濟責任情況的會計資料和其他有關文件資料的真實性、公允性,查明這些資料是否如實地、恰當地反映被審方財務收支及其結果以及經濟活動的真相,盡可能地防止錯誤和舞弊發生。 2)完整性。完整性的審計目標是確定已發生的交易確實已經記錄,例如企業實際發生的銷售交易,但沒有在明細賬和總賬中予以記錄,則違反了該目標。 3)準確性。準確性的審計目標是確認已記錄的交易是否按正確、真實的金額反映出來,例如企業在銷售交易中發出的商品數量與賬上不符,則違反了該目標。 4)截止。截止的審計目標是指確認接近于資產負債表日的交易記錄于恰當的期間。例如,有的企業故意將本期確認的收入推遲到下期記錄或將下期實現的收入提前記入本期入賬,則違反了該目標。 5)分類。分類的審計目標是確認被審計單位記錄的交易經過適當分類,例如將現銷記為賒銷,就是交易分類錯誤。 (2)審計的具體目標,即與期末賬戶余額相關的審計目標。 1)存在。本目標是為了確認記錄的金額確實存在,例如企業在應收賬款明細表中列入實際并不存在的應收賬款,就違反了該目標。 2)權利和義務。本目標是為了確認資產和負債歸屬于被審計單位的權利和義務。例如,將他人寄存的商品列入被審計單位的存貨中,就違反了權利目標;將不屬于被審計單位的債務記入賬內,則違反了義務目標。 3)完整性。本目標是確認已存在的金額均己記錄,例如存在某客戶的應收賬款,在應收賬款明細賬中卻沒有記錄,違反了該分類目標。 4)計價和分攤。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以恰當的金額包括在財務報表中,與之相關的計價或分攤調整已恰當記錄。 4.審計假設 審計假設是對有關審計事物產生、發展與存在的一些尚未確定或無法正面論證的前提條件,根據客觀的正常情況或發展趨勢所作出的合乎邏輯的推斷或認定。 (1)責任關系假設。認定各種受托經濟責任的確認與解除必須由獨立的第三方來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定,充當第三方的就是審計人,他所實施的行為活動就是審計活動。因此,受托經濟責任關系的存在是審計產生的基本前提。 (2)正當懷疑假設。由于沒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的責任履行過程是全面有效的,同樣也沒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提供的說明其責任履行狀況的經濟信息都是真實公允和可信的,因而必須對受托經濟責任履行狀況及其表達信息的可信性進行審計。因此,這一假設揭示了審計活動得以產生的直接原因,為審計工作明確了目標,提供了依據。 (3)可確認假設。可確認假設是假定受托經濟責任履行狀況可以通過收集和評價相關證據、驗證相關信息而得到確認。這一假設是審計準則理論、審計程序理論與審計證據理論的基礎。 (4)獨立性假設。獨立性假設是假設審計機構和審計人員始終能夠保持其地位、精神、操作及倫理上的獨立,并有能力排除各種各種的干擾與約束,進行獨立審計。該項假設的重要意義在于確立了審計的本質特征,使之區別于其他檢查活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5)有效性假設。有效性假設是假設審計人員與管理部門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利害沖突,即使有時存在,也可以避免或不至于妨礙審計行為的有效實施。 總之,責任關系假設確立了審計存在的前提,正當懷疑假設解釋了審計產生的直接原因,可確認假設提供了實施各種審計的基本依據,獨立性假設確立了審計的本質特征,而有效性假設則是實施有效審計的堅強后盾。五項假設相互聯系,結為一體,共同構成了審計推理論證的前提條件。 5.審計信息質量要求 沒有符合特定質量要求的審計信息,審計控制的目標顯然就難以實現。審計信息要求是指審計信息能夠得以發揮作用所具備的基本特征,包括可信性、真實性、相關性、有效性、公正性和可理解性等。 (1)審計信息的可信性。審計信息的可信性是指審計信息應該而且必須完全可以信賴,充分可靠。這是審計信息*重要的質量特征。 (2)審計信息的真實性。審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指審計信息必須對受托經濟責任的實際情況予以真實客觀系統的描述與反映,不得夸大、縮小、變異或修飾,要能反映出經濟活動過程*本質的特征與變化。 (3)審計信息的相關性。審計信息的相關性是指審計信息必須與受托經濟責任履行狀況及使用者信息相關。 ……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