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1157733
- 條形碼:9787201157733 ; 978-7-201-1577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 本書特色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他們應該有屬于他們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如今,與打擊式教育相對的“正面管教”,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認同。但剛開始接觸正面管教的家長,難免遇到各種問題。《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結合當下流行的“正面管教”的理念,列出了100招正面管教孩子的全面、有效的方法,摒棄了傳統(tǒng)的打罵、批評、嬌慣等教育方式,以全新的理念幫助父母管教孩子,培養(yǎng)孩子。通過該書的學習,使新手父母學會正視榜樣的力量,學會與孩子溝通,為孩子設立規(guī)矩,同時讓孩子改掉一些壞習慣,學會學習、獨立、做人,讓孩子變得更優(yōu)秀。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 內容簡介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從積極的角度教育孩子,強調的是在孩子出現(xiàn)問題時,家長該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需要靈活地轉換角色,目的只有一個:讓孩子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能夠獨立、樂觀地面對自己的生活。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 目錄
第1招 “低分貝教育”有助于和孩子溝通
第2招 讓孩子生活在融洽的家庭氛圍中
第3招 用身教去克服言教的疲軟
第4招 讓孩子自己從地上爬起來
第5招 適度的魔鬼訓練有益成長
第6招 駁倒那些無理的要求
第7招 不在孩子面前議論他人
第8招 不打罵也不溺愛
第9招 父母一起教育孩子
第10招 讓孩子真正獲得人生的修為
第二章 有教養(yǎng)的孩子才有出息
第11招 培養(yǎng)孩子的孝心
第12招 讓孩子有一顆感恩的心
第13招 適度培養(yǎng)孩子的謙卑心態(tài)
第14招 教會孩子禮義廉恥
第15招 贈給孩子仁愛的心
第16招 讓孩子從教訓中學會反省
第17招 傳授孩子“節(jié)儉圣經”
第18招 教會孩子懂得社會職責
第19招 告訴孩子凡事都要講原則
第20招 給孩子無盡的精力和勇氣
第三章 教會孩子管錢
第21招 “粒粒皆辛苦”不過時
第22招 讓孩子明白生活的艱難
第23招 赤字生活未必很遠
第24招 教會孩子管理零用錢
第25招 孩子購物中精打細算
第26招 切莫讓孩子學會騙錢
第27招 偶爾也讓孩子當當家
第28招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第29招 讓孩子學會理性消費
第30招 杜絕炫富行為
第四章 家長要與孩子多交心
第31招 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
第32招 發(fā)現(xiàn)孩子與眾不同之處
第33招 能聽得進去孩子的批評
第34招 把孩子培養(yǎng)成*忠誠的粉絲
第35招 勇于向孩子認錯并道歉
第36招 有空多陪陪孩子
第37招 敢于和孩子推心置腹
第38招 在教育中加入幽默元素
第39招 用肢體語言和孩子交流
第40招 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和鼓勵
第五章 提高孩子的情商
第41招 讓孩子學會調節(jié)情緒
第42招 讓孩子擁抱自信
第43招 讓孩子學會控制沖動
第44招 逼迫孩子迎著炮火沖鋒
第45招 做事有計劃,遇事不慌
第46招 教會孩子辨別是非
第47招 教導孩子愛世界
第48招 別讓孩子動不動就發(fā)火
第49招 把孩子獨自留在所要面對的世界
第50招 幫助孩子甄別語言的“真假”
第六章 讓孩子養(yǎng)成獨立人格
第51招 讓孩子用奉獻精神完善人格
第52招 給予孩子理解和信任
第53招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
第54招 讓孩子全面地認識自我
第55招 培養(yǎng)孩子的適應能力
第56招 促進孩子的協(xié)作意識和能力
第57招 教導孩子在人生的賽場上具備體育精神
第58招 拒絕一切拖沓行為
第59招 讓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是強者
第60招 在孩子頭腦發(fā)熱時正確引導
第七章 指導孩子獨立解決問題
第61招 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第62招 幫助孩子如何與朋友相處
第63招 鼓勵孩子當選班干部鍛煉能力
第64招 激發(fā)孩子的危機意識
第65招 賜給孩子一顆包容心
第66招 培養(yǎng)孩子博覽群書的習慣
第67招 緩解孩子的年輕氣盛
第68招 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世界觀
第69招 訓練孩子的談吐和氣質
第70招 引導孩子培養(yǎng)自己的主見
第八章 鼓勵孩子敢于擔當責任
第71招 自己的賬自己結
第72招 堅決不聽孩子的所謂理由
第73招 從小監(jiān)督
第74招 樹立孩子的慈善情結
第75招 鼓勵、支持孩子參加社會實踐
第76招 弱化孩子的依賴心理
第77招 讓孩子認識真正的社會
第78招 灌輸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第79招 自己的事讓他們自己做
第80招 告訴孩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九章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81招 讓孩子養(yǎng)成自學習慣
第82招 誘發(fā)孩子的獨立思考欲望
第83招 正確看待孩子的奇思妙想
第84招 讓孩子拓寬視野
第85招 激活孩子探知世界的好奇心
第86招 教給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
第87招 始終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88招 不以成績論英雄
第89招 帶孩子出去玩耍
第90招 訓練孩子有計劃地學習
第十章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導師
第91招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性別
第92招 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細微變化
第93招 理智對待孩子的叛逆
第94招 適當包容孩子的破壞性
第95招 讓孩子適當哭泣
第96招 正確看待孩子之間的爭吵和打架
第97招 生活需要點“冒險精神”
第98招 在孩子面前有點“眼力見”
第99招 引導一只幼小的“歧路亡羊”
第100招 認識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 節(jié)選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第1招 “低分貝教育”有助干和孩子溝通陋習點評現(xiàn)在很多家長似乎都崇尚“搖滾教學法”,就是當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喜歡提高聲音、改變聲調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犯了錯,然后用不斷增加分貝的方法增強所謂的教育力度。實際上,這是一種很主觀地追求震撼教育效果的方法,也和很多家長的說話方式和習慣有關系,也就形成了我們經常能夠看到的教育孩子的場景:高聲地呵斥,連珠炮彈般地訓導……以孩子大哭為高潮,以哭聲減弱為結束。有些年輕的父母每逢此時,就覺得自己完成了一項教學任務。不過,這種方法真的有效果嗎?效果肯定有,卻不是家長們想要的那種效果。大吼大叫式的教育,其本質上和罵街沒什么兩樣,對孩子本身并無實質的觸發(fā)作用,充其量讓他們感到恐懼而已,而這種恐懼無外乎有兩種結果:一個是極大地挫傷他們的自尊心,一旦再次犯了錯誤就會渾身發(fā)抖,生怕父母“引吭高歌式”地教育自己;另一個就是訓練出面對多大噪音都能坦然處之的強大心理素質。無論哪一種,都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沒有任何好處。教法隨想教育子女是一項任重道遠的“靈魂工程”,它將全面考察父母的綜合素質,所以一個有志于將孩子塑造成人才的家長,不應該采用粗暴的方式去教育下一代,那樣的結果只能塑造出粗糙的人性和粗陋的心靈。因此,作為家長,要在教育孩子時變成一個環(huán)保衛(wèi)士,用低分貝去傳達你的批評和指導性建議,以低污染的標準避免孩子產生心理陰影——讓孩子在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氛圍中成長。現(xiàn)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倡溫和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哪怕是對待一個野性難馴的“臭小子”,也不提倡用聲音壓制對方,或用氣勢去逼倒對方。其實說到底,所謂的低分貝、低污染,就是讓暴怒的父母首先抑制住自己的情緒,將心中所有的焦慮迅速緩解,然后用心平氣和的語言去和孩子溝通。當然,有的家長會覺得“路見不平一聲吼”在關鍵時刻對孩子是具有一定的震懾作用的,如果采用低分貝教育法恐怕力度太弱效果太差。我們當然不排除生活中會出現(xiàn)一些緊急情況,但那畢竟不占多數(shù),而且作為父母要想一想為什么你會覺得“很緊急”,是因為你在氣頭上,你認為這個時候不教育孩子就會養(yǎng)成一種壞習慣或者培養(yǎng)出一種不健全的人格。事實上,我們身處的絕大多數(shù)場合并不需要立竿見影地讓孩子心服口服,因為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項慢功夫,沒有一定的耐性自然就出不了巧活兒。所謂的一聲怒吼,頂多能起到一時間讓孩子受到警示的作用,那根本不能稱之為教育,只能算作“臨時性規(guī)勸”。事例解讀一天,明明拿起了書架上的一個花瓶擺弄起來,剛剛進屋目睹這一場景的媽媽立即大聲喊道:“把花瓶放下,別給弄碎了!”沒想到正是這一聲怒吼,嚇了明明一跳,失手將花瓶打碎在地。面對這一地碎片,媽媽更是怒不可遏,劈頭蓋臉地對孩子展開了連珠炮式地呵斥。本來,媽媽發(fā)出吼聲的原因是為了讓明明小心對待花瓶,結果卻加速了這個花瓶的毀滅。然而真正被毀滅的并非是花瓶,還有遭受了媽媽“怒吼+呵斥=眼淚嘩嘩”的明明。可以想象,被媽媽接連訓斥的明明,當然會對這一次失手打壞花瓶記憶猶新,但是我們假設這樣一種場景:某天,當媽媽讓明明幫她擦拭一個花瓶的時候,或者讓他移動一個花瓶的時候,明明很可能會因為上一次的事故而對這一類易碎品心有余悸,甚至會產生逆反心理,你不是不讓我碰嗎?那我就不碰!反正打碎了我還是要挨罵的!事實上,如果媽媽在看到明明拿起花瓶之后,走過去從孩子手中輕輕接過來或者柔聲告訴孩子輕拿輕放的話,孩子自然會懂得家長是在讓自己注意愛惜家中的物品。而且,當媽媽用溫和的方式向明明講道理時,孩子也能夠集中注意力去傾聽,*終接受。作為一個家長始終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當我們對孩子發(fā)出怒吼的時候,孩子因為處于弱勢只能做出服從或者反抗兩種反應。如果孩子不情愿地服從了,家長很可能會繼續(xù)采用這種方式,結果孩子將來極有可能變成一個唯唯諾諾的人。還有一種反應是,孩子表面雖然服從了,但是內心卻形成了抗拒感,隨著時間的積累,終將在某一時刻突然爆發(fā),而一旦爆發(fā),吼叫的教育方法將隨之失效,而這時你再用心平氣和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已經接受不了了。……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給孩子正面管教的100招 作者簡介
陳瓊,資中二中高級教師,2006年評為省級骨干教師,多次評為內江市優(yōu)秀學科教師、縣政府表彰的先進教師。所任教班級的孩子品行和成績都有突出表現(xiàn),因此深受學生愛戴和家長好評。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巴金-再思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