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劉敬堂散文集:幽蘭若故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519496
- 條形碼:9787520519496 ; 978-7-5205-194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劉敬堂散文集:幽蘭若故人 本書特色
★小巷兩邊,是一家連著一家的民房,都是黛瓦粉墻;小巷的路面鋪著石板,平整、光滑,石板上濕漉漉的。我們拖在身后的影子,好像是從水中撈上來的,也是濕漉漉的,忽近忽遠地追隨著我們的腳步。 ——《姑蘇行》 ★霧更濃了,路兩邊的房舍和墻上的銘牌,都被大霧遮住了。不過,還能聽到行人的腳步聲和他們的談笑聲。我想,若在當年的歲月里,你也許會與聞一多、梁實秋、王統照、楊震聲、老舍、郁達夫、吳伯蕭、藏克家、王亞平、游國恩、卞之琳等文壇大家們,在這條路上不期而遇,聽他們談論文學;還會與蕭軍、蕭紅、方令孺、崔嵬、端木蕻良等前輩們擦肩而過;或目送他們一邊走,一邊為自己的作品打著腹稿…… ——《走在福山路上》 ★圖書館樓下的那株丁香樹,還年年開花嗎?我很想故地重游,去親眼看看,但卻心怯了,因為我怕它已經長高了,長變了,不是原來的模樣了;再說,也沒有當年的那一輪淡淡的月光了;還有,我更怕它被人砍伐了,更換成了新的樹木,只好作罷。 這一年,我剛剛過了80歲生日。 ——《丁香結與縞衣人》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剛在吃飯,他就來了,手里還挎著個柳筐。他站在食堂門口朝我擠了擠眼,把頭向邊上一擺。我放下飯碗跟著他跑了。 ——《釣蝦虎》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走著,不經意間看到遠處有位老婦人,我感到心頭一熱,那不是母親嗎?待仔細再看時,原來是一位陌生人。 ——《吾母是佛》
劉敬堂散文集:幽蘭若故人 內容簡介
巍峨的嶗山和大海的波濤,成了作者難以化解的鄉愁,而江南沉淀的文化已成了他血脈中的因子。兩種情感的碰撞,便成了這部《幽蘭若故人:劉敬堂散文集》。 作者一直堅持手寫,前期以詩歌、中短篇小說為主。1966年以前的作品和藏書,全部在“破四舊”中化為了一堆紙灰!后來他偏重長篇歷史小說的寫作,只是將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感,順著他的筆尖流淌在紙頁上,散見于報刊中。因他疏于保存,不少作品和手稿已難以收集。幸好他將部分手稿和作品贈送給了市圖書館,中國現代文學館也收藏了他的部分作品和手稿。 從這三部散文集中,能依稀看到他83年的人生軌跡。
劉敬堂散文集:幽蘭若故人 目錄
尋訪二十四橋
我心中的觀音閣
沒有桃樹的桃花島
姑蘇行(三則)
詩人與酒
旅中斷想(三則)
也說庾樓
古塔·劍池
古釣臺拾遺
汛期見聞
江南**人
龍城探龍
武昌魚傳奇
第二輯 挑燈溫史
嚴子陵是一種文化
讀《夢溪筆談》
讀韓愈《上宰相書》
從《漁家傲》到《蘇幕遮》
孔雀膽與《吐嚕歌》
讀書二則
人品與文德
詩苑往事
手札四則
劍膽詩魂
蘇海泛舟(五則)
北宋文壇三人行
第三輯 文苑軼事
男兒到死心如鐵
陸游之悲
謎一樣的女校書
李清照的改嫁之謎
才女多舛
張飛是位書畫家
蘇東坡與鄂州
蘇東坡與米芾
魯迅和他的《楊貴妃》
文壇舊聞(二則)
第四輯 芳草天涯
幽蘭若故人
美哉,梁子島
紅豆有毒嗎
九曲亭和小山亭
途中,與柳永相遇
荷花三章
蘭亭半日
悲歌田橫島
……
第五輯 鄉愁如酒
第六輯 文壇拾珠
后記
劉敬堂散文集:幽蘭若故人 節選
《幽蘭若故人:劉敬堂散文集》: 鄂州的庾樓,亦叫鼓樓,也稱南樓、玩月樓。 我**次看到鄂州的鼓樓時,心中便生出了一個念頭:這座鼓樓中,一定會藏著許多故事!到底是些什么故事呢,我不知道。那是在54年以前。 我當時在鄂城縣總工會工作,總工會的工人俱樂部就在鼓樓旁邊,去俱樂部必定要經過鼓樓。我總想登上樓去一探究竟,但當時的鼓樓歸屬縣銀行,金融重地,閑人免進!這正如屹立在長江波濤之中的觀音閣,當時也是“閑人免進”的禁區,因為閣上是生資公司的炸藥倉庫! 當時的鼓樓是縣城的中心,被人踩得光溜溜的石板路兩側,是一家挨著一家的雜貨鋪、副食店、小飯館,以及出售蔬菜、瓜果、竹器、農具等的商販小攤。有一次,全縣的物資交流大會會場就設在鼓樓附近,貨物眾多,人流如潮。我曾在鼓樓樓洞里買過一只剃須刷,五毛錢,木質的把柄,白色的毛刷,至今仍在使用。 鼓樓,是建在城闕上的樓房,內置大鼓,按時擊鼓報告時辰,亦有警戒作用。屹立于西安城西大街的鼓樓,巍峨氣派;建在杭州吳山東麓的杭州鼓樓,始建于南朝,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歷史;寧波城中的鼓樓,始建于唐代,距今也有1100余年的歷史;北魏時期建于臨汾平陽的鼓樓,蒼勁古樸;南京的鼓樓,分上下兩層,是南京的標志性建筑;建于明代永樂年間的北京鼓樓,是一座典型的殿堂式建筑,紅墻朱柱,雕梁畫棟,是著名的人文景觀…… 以此類推,大凡建有鼓樓的城市,必定歷史悠久,它們見證了一座城邑的變遷,已經成為當地不可替代的文化遺產,理所當然受到了人們的重視和愛護。 鄂州的這座鼓樓,亦是如此。 鄂州的鼓樓,乃東晉重臣名將庾亮所建。史料載:他容貌俊美、善于言談、氣度峻整、講究禮節、愛好《老子》《莊子》,在晉元帝時歷任丞相、參軍、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等要職,被封為都亭侯。后因討平叛亂有功而封為開國公。又因平定蘇峻等人的叛亂,詔為平西將軍、征西將軍,是為東晉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三朝元老。他在任江、荊、豫三州刺史時,其治所就在今天的鄂州。 庾亮曾鎮守鄂州八年。縣志上說,他“崇修學校,高選儒官”,德行可嘉,政績顯著,是位頗得人心的封疆大吏。他任征西將軍時,十分器重宰相王導的侄兒王羲之,并讓他做了自己的參軍。他還上疏朝廷,推薦王羲之“清貴有鑒裁”。后來,王羲之先后任過寧遠將軍、江州刺史、護軍將軍、右將軍、會稽內史等職。 庾亮鎮守鄂州時,常在幕僚們的陪同下登樓賞月,故有“庾樓”之名。樓以人名,這在中國眾多的鼓樓中十分鮮見,可見此樓在當時的聲望之高和影響之遠了。 史書載:庾亮在鼓樓上賞月時,坐在胡床上與部屬們說笑吟唱。他的幕僚殷浩在場作陪,而殷浩又是王羲之的同僚和摯友。我想,作為書法大家的王羲之也應在場,他若在場,或許會揮筆作書,若作書,其墨跡將會留在樓中,若留在樓中,將是庾樓之幸,亦是鄂州之幸! 奇怪的是,王羲之在鄂州生活了整整六個年頭,即便未在庾樓留下墨跡,也會在其他地方留下墨跡。但令人不解的是,鄂州至今尚未發現他留下的片言只字,甚至沒有一方石刻! 難道他的作品已被兵火所毀?被歲月和風雨所蝕? 值得今人慰藉的是,庾樓尚在。 ……
劉敬堂散文集:幽蘭若故人 作者簡介
劉敬堂,出生于1937年,筆名嶗子,青島人,湖北省鄂州市原文聯主席、作協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鄂州文藝》主編。曾在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600余萬字。 小說《迷路》曾獲全國短篇文學征文一等獎,散文《春滿鄂城》曾編入湖北省中學語文課本。已出版散文集《海之戀》《西山采靈芝》;短篇小說集《海之心》;中篇小說集《野人之謎》;長篇小說(含合著)《盛唐,狂人也寂寞:李白傳》《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柳如是傳》《珠箔飄燈獨自歸:李商隱傳》《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李煜傳》《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傳》《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辛棄疾傳》《蘇東坡別傳》《辛亥忠魂彭楚藩》《名相晏嬰》《孫權別傳》《非常追殺》《文天祥別傳》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