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wǎng)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新疆短時強降水診斷分析暨預報手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971892
- 條形碼:9787502971892 ; 978-7-5029-718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疆短時強降水診斷分析暨預報手冊 內容簡介
本書利用2010-2018年新疆區(qū)域1345個自動氣象站逐小時降水觀測數(shù)據(jù)、天氣雷達、風云衛(wèi)星、風廓線雷達、GPS/met水汽探測儀等資料, 給出了新疆短時強降水過程的定義 ; 從預報業(yè)務應用角度出發(fā), 系統(tǒng)地分析了新疆短時強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天氣尺度背景、主要影響系統(tǒng)、高低空天氣系統(tǒng)配置、典型探空特征及差異、中尺度系統(tǒng)特征等內容。
新疆短時強降水診斷分析暨預報手冊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新疆短時強降水氣候特征
1.1 新疆短時強降水定義
1.2 新疆短時強降水的時空分布特征
1.2.1 空間分布特征
1.2.2 時間分布特征
1.3 小結
第2章 新疆短時強降水影響系統(tǒng)及環(huán)流配置
2.1 短時強降水過程定義
2.2 新疆主要地區(qū)短時強降水過程特征
2.2.1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短時強降水過程特征
2.2.2 阿勒泰地區(qū)短時強降水過程特征
2.2.3 天山山區(qū)及北坡短時強降水過程特征
2.2.4 南疆西部短時強降水過程特征
2.2.5 阿克蘇地區(qū)短時強降水過程特征
2.2.6 巴音郭楞蒙占自治州短時強降水過程特征
2.3 短時強降水過程500hPa影響系統(tǒng)
2.4 短時強降水環(huán)流系統(tǒng)配置及環(huán)境場特征
2.5 小結
第3章 新疆短時強降水天氣環(huán)境參數(shù)特征及對流潛勢
3.1 研究資料和方法
3.2 大氣環(huán)境參數(shù)特征
3.2.1 溫濕廓線形態(tài)特征
3.2.2 新疆暖季短時強降水關鍵環(huán)境參數(shù)
3.3 新疆強降水天氣關鍵參數(shù)閾值列表
3.3.1 新疆短時強降水關鍵參數(shù)閾值列表
3.3.2 探空溫濕度廓線分類強降水天氣的關鍵參數(shù)閾值列表
3.4 結論與討論
第4章 新疆短時強降水天氣的中尺度系統(tǒng)特征
4.1 資料及方法
4.2 低空急流與短時強降水天氣
4.2.1 偏西(西南)低空急流
4.2.2 西北低空急流
4.2.3 低空東南急流
4.2.4 偏東低空急流
4.3 中尺度系統(tǒng)
4.3.1 中尺度輻合線與切變線
4.3.2 中尺度氣旋
4.3.3 地面中尺度系統(tǒng)
4.3.4 地面露點鋒
4.4 短時強降水天氣的雷達觀測特征與預警閾值
4.4.1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4.4.2 天山北坡
4.4.3 南疆西部
4.4.4 阿克蘇地區(qū)
4.4.5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4.5 典型個例分析
4.5.1 合并加強型
4.5.2 孤立對流單體
4.5.3 列車效應型
4.5.4 線狀多單體
4.6 小結
第5章 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MCS)活動特征與新疆短時強降水
5.1 新疆MCS判定標準
5.1.1 國內外研究概況
5.L 2新疆MCS判定標準
5.2 新疆MCS時空分布特征
5.2.1 α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時空分布
5.2.2 新疆MCS的云參數(shù)特征
5.2.3 南疆地區(qū)β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活動特征
5.3 短時強降水MCS的時空分布特征
5.4 新疆短時強降水個例MCS環(huán)境特征
5.4.1 2012年6月4日天山山區(qū)短時強降水過程α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環(huán)境特征
5.4.2 2015年6月26—27日西天山短時強降水天氣β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環(huán)境特征
5.5 MCS本地化判識標準在短時強降水預警中的應用
5.5.1 2012年6月4日巴州罕見短時暴雨中尺度對流云團分析
5.5.2 2015年6月9日烏魯木齊短時強降水中尺度對流云團追蹤
5.5.3 2016年6月17日伊犁河谷短時強降水對流云團特征
5.6 小結
第6章 新疆短時強降水天氣個例分析
6.1 2015年6月9日、6月27日和2016年lo月2—3日烏魯木齊三次強降水天氣過程
6.1.1 天氣實況
6.1.2 環(huán)流特征
6.1.3 水汽和熱動力條件
6.1.4 中尺度系統(tǒng)分析
6.1.5 大氣水平風場垂直結構特征
6.1.6 大氣相對濕度垂直結構特征
6.1.7 結論
6.2 伊犁河谷地區(qū)
6.2.1 2016年7月31日一8月1日伊犁河谷極端暴雨天氣過程
6.2.2 2016年6月16—17日伊犁河谷極端暴雨天氣過程
6.3 南疆西部地區(qū)
6.3.1 2014年8月30—31日和9月8—9日南疆西部兩次短時強降水天氣過程
6.3.2 2015年6月23—26日南疆西部極端強降水天氣過程
6.4 2013年6月17—18日阿克蘇地區(qū)短時強降水天氣過程
6.4.1 降水實況
6.4.2 大尺度天氣形勢
6.4.3 水汽輸送特征
6.4.4 造成暴雨的中尺度云團演變特征分析
6.4.5 模式及方案簡介
6.4.6 降水的模擬驗證
6.4.7 風場的模擬驗證
6.4.8 地面輻合線及其形成發(fā)展機理
6.4.9 輻合線的形成
6.4.10 輻合線的發(fā)展演變過程
6.4.11 地面輻合線產(chǎn)生降水的機理
6.4.12 結論與討論
6.5 2018年7月30—31日哈密地區(qū)極端短時強降水天氣過程
6.5.1 降水實況
6.5.2 環(huán)流形勢分析
6.5.3 中尺度云團活動特征
6.5.4 對流不穩(wěn)定
6.5.5 對流觸發(fā)和維持機制
6.5.6 概念模型圖
6.5.7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jīng)典常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